太阳帆卫星联合仿真及轨道推进控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1.9;V448.2;V411.8
【图文】:
1.3.1太阳光压模型逡逑由于帆卫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比较远,所以一般研究光压力对帆面的推力问题逡逑时,都假设太阳光为平行光子流入射,如图1.1所示。逡逑光子流逡逑/逦\太阳帆面逡逑^帆面法线逡逑图1.1太阳光子流入射示意图逡逑图中,光子流入射方向与帆面的法向夹角a为太阳光压力入射角。太阳光压力是逡逑由于太阳光子撞击在太阳帆表面所产生的。逡逑在光子撞击的过程中,太阳光子流除了一部分被帆面反射回去外,还有一部逡逑分被吸收,另外一部分穿透太阳帆而过,如图1.2所示。在图1.2中a为光子被逡逑吸收情况,b为光子穿透帆面,c为光子镜面反射,d为光子发生漫反射。逡逑实际的问题分析过程中,一般假设太阳帆航天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则可逡逑以假设光子的穿透系数&=0。上式中光子在反射过程中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逡逑由图1.1、1.2可以得⑴:逡逑Pa+Pr+Pp^逦(1.1)逡逑Pr=Ps+Pj逦(1-2)逡逑式中:■、/V、分别为光子的吸收系数,反射系数,穿透系数;A、分逡逑别为太阳光子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系数。镜面反射光子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漫逡逑反射是各向同性的。在某一方向上的发光强度等于这个面垂直方向上发光强度与逡逑帆面法向的矢量积
图1.2太阳光子撞击帆面情况逡逑1.3.2太阳帆悬浮轨道简介逡逑图1.3和1.4分别为日心悬浮轨道和地心悬浮轨道M。图1.3由于太阳帆距逡逑离其他行星的距离非常远,只考虑太阳的引力,所以可以假设太阳帆卫星只受到逡逑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光压力作用,则可以通过调整太阳帆姿态角改变帆卫星的轨道逡逑高度h,进而得到太阳帆的轨道半径p。图1.4为太阳帆悬浮在地心轨道上,当逡逑不考虑其他摄动力的影响,只考虑太阳引力、地球引力以及太阳光压力作用时,逡逑卫星悬浮在地心轨道上,本文在第2章分析的太阳同步悬浮轨道就是这种情况,逡逑10逡逑
图1.3日心悬浮软道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琛;;请勿再给应试教育推波助澜[J];中小学校长;2017年07期
2 K.A.Ennix ,M.Coleman ,吴素珍;一次性使用/空间运输系统火箭轨道转移级的液体推进技术[J];上海航天;1988年03期
3 费景高;轨道转移计算中的逐次消元迭代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8年05期
4 T.Ito;王向阳;;日本不载人轨道飞机(HOPE)研制概况[J];国外导弹与航天运载器;1989年02期
5 郑越;泮斌峰;唐硕;王洋;;混沌多步控制在地月轨道转移中的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年01期
6 张万里;王常虹;夏红伟;解伟男;;航天器气动力辅助轨道转移轨迹优化问题研究[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0年03期
7 任远;崔平远;栾恩杰;;最优两脉冲行星际轨道转移优化算法[J];航空学报;2007年06期
8 D.G.Fearn;杜祥盛;;未来轨道转移技术的展望[J];国外导弹技术;1984年11期
9 顾大可;;空间飞行器有限推力轨道转移优化设计[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8期
10 唐文国;杨博;;基于电火箭推进的地-月轨道转移自主导航研究[J];航天控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瑾;王天舒;;柔性太阳帆日心极地轨道转移任务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肖福根;;月球任务的轨道转移方式[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张进;罗亚中;李海阳;唐国金;;星座补给任务的多航天器遍历交会规划[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代洪华;岳晓奎;;高精度时域配点变分法及其在轨道转移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5 徐明;徐世杰;;Halo轨道转移及中途修正问题研究[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胡定坤;龚胜平;李俊峰;;航天器多脉冲快速交会对接轨道优化设计方案[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7 吴志刚;彭海军;谭述君;;连续小推力Halo轨道转移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林书宇;马雪阳;;电推进卫星轨道转移优化策略综述[A];第二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尚海滨;崔平远;栾恩杰;;基于平均法的小推力转移轨道优化研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文生辉;马雪;邬树楠;吴志刚;;水星环绕轨道的电推进变轨控制方法[A];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理事 董宝瑞;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N];河北日报;2011年
2 杨宇光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委员;各国频频探火为哪般?[N];中国航天报;2014年
3 本报通讯员 余水兵;春来江水绿如蓝[N];黄冈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刚;飞行器轨道交会和轨道转移的两点边值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张文博;循环飞行方案的轨道设计与优化[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万里;轨道转移飞行器的轨迹优化与制导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晓明;基于能观能控理论的航天器自主导航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张鹏宇;空间拦截最优轨道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符俊;AOTV在轨维护GEO卫星的轨道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张瑾;大柔性太阳帆航天器姿轨耦合动力学与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英波;太阳帆卫星联合仿真及轨道推进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高泽天;高轨航天器近距离交会任务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刘二江;GEO目标接近轨迹规划与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孙俞;平动点交会轨道设计与误差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赵凯;基于DSP的铁路轨道绝缘在线测试系统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6 Okonkwo Sylvester Emeka;基于次优模型预测静态规划的小推力轨道转移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相宇;基于不变流形的小推力地-火轨道转移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梁伟;基于同步轨道转移任务的多模态电推进系统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月明;天基运输平台高精度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曾宪琳;有约束的能量最优轨道转移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6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4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