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式空气涡轮冲压发动机部件匹配及性能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8:42
【摘要】:膨胀式空气涡轮冲压发动机(Air Turbo Ramjet of Expander cycle,ATREX)能够从海平面直接起飞工作至30km,Ma5.0状态,无需模态转换,并且在飞行轨迹上可保持较优的比冲与推力,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装置的一种技术途径。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形成ATREX发动机热力循环及变工况性能计算与分析方法,为开展ATREX发动机整机调节规律及部件匹配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首先讨论了预冷型组合动力发动机工质、部件及热力循环建模方法。基于亥姆霍兹自由能状态方程及变比热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工质模型,通过化学平衡方法模拟循环中离解、燃烧反应,根据组合动力发动机各部件匹配及约束关系,建立了预冷 ATR-GG(Air Turbo Rocket gas generator)发动机、PCTJ(Precooled TurboJet)发动机、SABRE(Synergetic Air Breathing Rocket Engine)及 ATREX 发动机热力循环模型。基于所建立组合动力发动机热力循环模型,分析了化学反应产物组分对地面状态及Ma5.0状态下发动机总体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预冷ATR-GG发动机、PCTJ发动机、SABRE及ATREX发动机热力循环性能,参数化研究了压气机压比、燃空比及涡轮前温度等关键循环参数对发动机循环性能的影响,获得了ATREX发动机关键循环参数选取规律,阐述了 ATREX发动机性能特点,揭示了 ATREX发动机对于高速动力的适应性。基于换热有效度-NTU(Number of Transfer Units)方法建立了考虑换热有效度随发动机工况变化的预冷器模型,采用压气机、涡轮特性图插值方法获得其变工况性能,根据部件特性及部件间匹配关系完成了 ATREX发动机变工况建模。根据ATREX发动机关键循环参数选取规律选取了部件设计点参数,基于所建立的ATREX变工况模型,阐述了通过增大燃料泵压比、燃料流量及缩小尾喷管喉道使压气机压比沿等物理转速线增大的调节规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ATREX发动机飞行轨迹上推力、比冲,首先针对NSGAⅡ(Improved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算法在拥挤距离函数中存在的缺陷,加入基于个体优化目标间直线距离的筛选函数,改善优化结果的分布度;然后基于改进的NSGA Ⅱ算法建立以ATREX发动机推力、比冲为优化目标,发动机物理转速、涡轮前温度及压气机工作点位置为优化变量的多变量、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通过该模型获得了给定飞行条件下关于发动机推力、比冲的最优解,有效提升了给定飞行条件下发动机最大推力与最大比冲。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35.21
【图文】:
的ATREX发动机最大推力为5150N,最大比冲为14400N-sec/kg[25]。由于在研逡逑发碳-碳材料的叶尖涡轮上遇到氧化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在2000年前后,该种逡逑涡轮结构被放弃,改为使用传统的后置涡轮(图1-2所示),涡轮前允许温度由逡逑1470K降至1200K[26,27,28,29],在2001年以后的地面试车试验中,研究人员注意到逡逑预冷管道的结冰问题,采用在预冷器前端注入甲醇气体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3叱逡逑Precooler逦Tip邋Turbin*邋Heat邋Exchanger逡逑\_邋,二邋/邋,逡逑Air邋Intake邋\逦,逦/逦|逡逑?逦-■逦f逦p,ug邋N0zzJe逡逑LHg-^邋sMi邋CombusUon邋Chamber逡逑Turbo邋Pump逡逑a)
---^^COMPRESSOR邋TURBINE邋NOZZLE逡逑INLET逡逑图1-1使用ATR-GG发动机的巡航导弹逡逑ATREX发动机则是由日本航空航天研究局(Japan邋Aerospace邋exploration逡逑Agency,邋JAXA)下属日本宇航研宄院(ISAS)研宄人员提出,在早期的ATREX方逡逑案中,尝试了使用碳-碳材料的叶尖涡轮结构,目的是为了降低涡轮重量,提高发逡逑动机紧凑度,提高发动机推重比。在1990至1992年度,利用1/4缩比的ATREX逡逑发动机一共进行了邋30次累计时间1190s的地面试车试验(该阶段叶尖涡轮材料逡逑为泰坦合金),成功测得了邋ATREX发动机的重要数据,试验所测得最大比冲为逡逑1400s,最大推力为460kgf,该阶段实验并未有安装预冷器p4]。在1995年进行的逡逑地面试车试验中,ATREX发动机安装了预冷装置,而在1996年进行的试验中,逡逑改进了预冷装置,并且采用回热冷却技术改进了燃烧室,在这两次试验中所测得逡逑的ATREX发动机最大推力为5150N
动机循环原理图,发动机由变几何进气道、预冷器、核心机、加力燃烧室及变几逡逑何尾喷管组成,从图中可看出PCTJ发动机采用低温氢燃料,部分氢燃料直接进逡逑入主燃烧室中与压气机出口空气反应,另一部分氢燃料进入预冷器中冷却自由来逡逑流空气,预冷器出口氢工质对加力燃烧室壁面冷却后进入加力燃烧室中进行加力逡逑燃烧[33]。而从相关文献中可知,该发动机存在两套冷却方案,第一套方案采用燃逡逑料直接冷却,即上文所述;第二套方案则采用双重冷却系统,包含氢/氦换热器及逡逑氦/空气换热器,第二套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但更加安全[34]。逡逑2004邋年日本国家航空航天实验室(National邋Aerospace邋Laboratories)Taguchi邋团逡逑队开始研制lkN等级PCTJ发动机(Sub-scale邋engine,邋S-engine);邋2008年以液氢为逡逑燃料及冷质的PTCJ发动机成功进行了地面试车(试验用结构简图如图1-4中所逡逑示);2009年在秋留野研宄中高度测试设施内进行了飞行前的验证试验;2010年逡逑9月开展了邋Ma2.0的飞行试验[35],PCTJ发动机在Ma2.0状态点火,并持续工作逡逑了邋20s[36];邋2014年2月,在JAXA角田航天中心冲压发动机测试装置内进行了逡逑Ma4.0邋—级的风洞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验证了邋PCTJ发动机的风车起动性能[34,37,38]。逡逑Precopier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35.21
【图文】:
的ATREX发动机最大推力为5150N,最大比冲为14400N-sec/kg[25]。由于在研逡逑发碳-碳材料的叶尖涡轮上遇到氧化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在2000年前后,该种逡逑涡轮结构被放弃,改为使用传统的后置涡轮(图1-2所示),涡轮前允许温度由逡逑1470K降至1200K[26,27,28,29],在2001年以后的地面试车试验中,研究人员注意到逡逑预冷管道的结冰问题,采用在预冷器前端注入甲醇气体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3叱逡逑Precooler逦Tip邋Turbin*邋Heat邋Exchanger逡逑\_邋,二邋/邋,逡逑Air邋Intake邋\逦,逦/逦|逡逑?逦-■逦f逦p,ug邋N0zzJe逡逑LHg-^邋sMi邋CombusUon邋Chamber逡逑Turbo邋Pump逡逑a)
---^^COMPRESSOR邋TURBINE邋NOZZLE逡逑INLET逡逑图1-1使用ATR-GG发动机的巡航导弹逡逑ATREX发动机则是由日本航空航天研究局(Japan邋Aerospace邋exploration逡逑Agency,邋JAXA)下属日本宇航研宄院(ISAS)研宄人员提出,在早期的ATREX方逡逑案中,尝试了使用碳-碳材料的叶尖涡轮结构,目的是为了降低涡轮重量,提高发逡逑动机紧凑度,提高发动机推重比。在1990至1992年度,利用1/4缩比的ATREX逡逑发动机一共进行了邋30次累计时间1190s的地面试车试验(该阶段叶尖涡轮材料逡逑为泰坦合金),成功测得了邋ATREX发动机的重要数据,试验所测得最大比冲为逡逑1400s,最大推力为460kgf,该阶段实验并未有安装预冷器p4]。在1995年进行的逡逑地面试车试验中,ATREX发动机安装了预冷装置,而在1996年进行的试验中,逡逑改进了预冷装置,并且采用回热冷却技术改进了燃烧室,在这两次试验中所测得逡逑的ATREX发动机最大推力为5150N
动机循环原理图,发动机由变几何进气道、预冷器、核心机、加力燃烧室及变几逡逑何尾喷管组成,从图中可看出PCTJ发动机采用低温氢燃料,部分氢燃料直接进逡逑入主燃烧室中与压气机出口空气反应,另一部分氢燃料进入预冷器中冷却自由来逡逑流空气,预冷器出口氢工质对加力燃烧室壁面冷却后进入加力燃烧室中进行加力逡逑燃烧[33]。而从相关文献中可知,该发动机存在两套冷却方案,第一套方案采用燃逡逑料直接冷却,即上文所述;第二套方案则采用双重冷却系统,包含氢/氦换热器及逡逑氦/空气换热器,第二套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但更加安全[34]。逡逑2004邋年日本国家航空航天实验室(National邋Aerospace邋Laboratories)Taguchi邋团逡逑队开始研制lkN等级PCTJ发动机(Sub-scale邋engine,邋S-engine);邋2008年以液氢为逡逑燃料及冷质的PTCJ发动机成功进行了地面试车(试验用结构简图如图1-4中所逡逑示);2009年在秋留野研宄中高度测试设施内进行了飞行前的验证试验;2010年逡逑9月开展了邋Ma2.0的飞行试验[35],PCTJ发动机在Ma2.0状态点火,并持续工作逡逑了邋20s[36];邋2014年2月,在JAXA角田航天中心冲压发动机测试装置内进行了逡逑Ma4.0邋—级的风洞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验证了邋PCTJ发动机的风车起动性能[34,37,38]。逡逑Precopier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丛敏;;涡轮冲压发动机[J];飞航导弹;2005年11期
2 黄熙君 ,张津;空天飞机用涡轮风扇-冲压组会发动机的设计研究[J];推进技术;1988年01期
3 刘菊艳;;固体燃料燃气发生器空气涡轮冲压发动机[J];飞航导弹;1988年11期
4 龙玉珍;超级计算机应用于空气涡轮冲压发动机研究[J];推进技术;1986年06期
5 马振;;美国正在发展空气涡输冲压发动机[J];飞航导弹;1986年05期
6 李成;蔡元虎;屠秋野;孙泽晖;;液氢推进剂预冷却空气涡轮冲压发动机性能模拟[J];航空计算技术;2010年06期
7 李平;柳长安;何国强;南向谊;;基于ATR动力的飞行器性能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年06期
8 王永寿;利用凝缩性物质减轻空气预冷器结霜的研究[J];飞航导弹;2005年04期
9 王永寿;小型高推力空气涡轮冲压发动机[J];飞航导弹;2003年05期
10 李锋;尚守堂;郭瑞卿;唐正府;吕付国;陈骏博;;串联式涡轮冲压发动机加力/冲压燃烧室设计及流场计算[J];航空发动机;201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奉明 雷友锋 姜嘉琪;最理想的“筋斗云”[N];解放军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晨;膨胀式空气涡轮冲压发动机部件匹配及性能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q
本文编号:2747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4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