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列式双旋翼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79;V249.1
【图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研制工作的中流砥柱。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关于纵列式直升机的工作以改型为主,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作战要求。最具代表性的机种就是CH-46和CH-47直升机[7]。这两个型号通过不断地改型,形成了经典的纵列式直升机系列。美国作为纵列式直升机研制改进的主体,纵列式直升机应用研究又以CH-46及CH-47这两个系列为重心。到现在,CH-47以及该型号仍在不断改进与完善[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研制工作的中流砥柱。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关于纵列式直升机的工作以改型为主,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作战要求。最具代表性的机种就是CH-46和CH-47直升机[7]。这两个型号通过不断地改型,形成了经典的纵列式直升机系列。美国作为纵列式直升机研制改进的主体,纵列式直升机应用研究又以CH-46及CH-47这两个系列为重心。到现在,CH-47以及该型号仍在不断改进与完善[8]。
以及U8等无人机,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正在研发的“绝影”新概念高速旋翼无人机。“海鸥”号作为我国首架双旋翼无人直升机,于1993年9首飞成功。“海鸥”号主要应用于军事情报侦察与战场监视,如图1.3所示,质量为300kg,其发动机功率可达58.8kw。机上有飞行控制导航与制导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主飞行和遥控飞行。由中航工业所研制的U8无人直升机于2011年试飞成功,这是我国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的一款无人直升机,其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疏导、农业作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守照;朱彦菘;魏春燕;蒋晓亮;;直升机强跟踪自适应变稳控制器设计[J];控制与决策;2014年01期
2 贾秋玲;韩圣洁;张福凯;;无人直升机QFT控制及基于RTX的半实物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年12期
3 刘幸;刘潇;;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1年07期
4 黄水林;林永峰;黄建萍;招启军;李明;;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流场及性能试验[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李国知;曹义华;钟国;;旋翼结冰模型与纵列式直升机平衡特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6 张文明;代冀阳;吴剑;;采用LQR方法的纵列式直升机悬停控制与仿真[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25期
7 于琦;占瑾信;吕春雷;;国外纵列式直升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直升机技术;2010年01期
8 吴林波;陈平剑;李春华;招启军;;基于动量源方法的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机身干扰流场分析[J];直升机技术;2009年03期
9 李国知;曹义华;;纵列式直升机悬停飞行品质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5期
10 于琦;;纵列式直升机与单旋翼直升机的对比分析[J];直升机技术;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春华;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建模及非线性控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魏源源;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2 谢建国;新型涵道无人飞行器飞行控制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张亚飞;纵列式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及平衡、稳定性和操纵性计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吴林波;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机身流场的CFD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沙虹伟;无人倾转旋翼机飞行力学建模与姿态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丁锐;无人直升机飞控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8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6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