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飞机发动机尾部喷口转向机构的EHA设计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12:00
【摘要】:航空发动机是一种精密的机械,其性能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性能,尾喷管为发动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机械式发动机尾喷管动力机构主要液压机构构成,其工作过程是通过电液伺服阀来控制液压缸或者液压马达的运动来实现的。电液作动器是一种作动稳定、易于集成化、模块化的机电液作动系统,同时具有液压伺服系统与机电作动系统的优点,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应用。本课题的任务是完成电液作动器的结构设计,分析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的因素,并对其控制展开研究。本文对电液作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完成增压油箱、集成阀块及作动器等主要元件的设计与选型。针对电液作动器的各部分,分别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在AMESim平台搭建了液压部分的模型。利用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了电液作动器的位置控制仿真。并分析了系统模型,结合仿真分析,找到了影响系统动态响应的因素,并提出了建议。针对系统滞后的问题,本文将前馈控制引入到电液作动器位置控制过程,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结果。此外,本文还设计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增量式PID控制器,并应于系统仿真中,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利用MATLAB环境下的Simulink Real Time完成了系统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系统的响应特性,验证了部分影响系统动态特性的因素,给出了提高系统动态性能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33
【图文】:

原理图,伺服单元,原理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 国内外发展概况1.2.1 电液作动器国外发展概述二十世纪初,容积式控制的雏形已经出现,但由于电机发展不成熟,因而发展缓慢,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伺服电机的迅速发展,使得电机驱动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得以实现,并在节能高效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许多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工程领域当中[6]。日本是对 EHA 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图 1-1 为日本油研公司研制的利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定量柱塞泵的 IH 伺服控制单元原理图,它实现了速度、位置、压力的闭环数字控制,具有小型化、低噪音、节能高效的特点[8]。图 1-2 是日本第一电气株式会社研制的电动静液作动机构,该结构采用闭式回路,结构紧凑节能效果明显。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研发了变频伺服电机控制大流量高压力变排量的柱塞泵,实现了高精度控制。

原理图,株式会社,二十世纪,日本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 国内外发展概况1.2.1 电液作动器国外发展概述二十世纪初,容积式控制的雏形已经出现,但由于电机发展不成熟,因而发展缓慢,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伺服电机的迅速发展,使得电机驱动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得以实现,并在节能高效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许多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工程领域当中[6]。日本是对 EHA 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图 1-1 为日本油研公司研制的利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定量柱塞泵的 IH 伺服控制单元原理图,它实现了速度、位置、压力的闭环数字控制,具有小型化、低噪音、节能高效的特点[8]。图 1-2 是日本第一电气株式会社研制的电动静液作动机构,该结构采用闭式回路,结构紧凑节能效果明显。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研发了变频伺服电机控制大流量高压力变排量的柱塞泵,实现了高精度控制。

原理图,样机,株式会社


具有小型化、低噪音、节能高效的特点[8]。图 1-制的电动静液作动机构,该结构采用闭式回路,结构工业株式会社研发了变频伺服电机控制大流量高压力精度控制。IH 伺服单元原理图 图 1-2 日本第一电气株式会社设世纪末,一些 EHA 产品已经可以应用于世纪设备之上经进行了较长的时间的研究、试验、发展及应用,新在 F-18、F-16 等战斗机上进行了应用,并将其装备到民于 F-18 样机中的 EHA 模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电液手册[J];重型机械;2017年04期

2 朱鹏程;程浪;蔡栩;;基于伪微分算法的电液稳定平台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年10期

3 颜晓辉;何琳;徐荣武;廖健;;电液步进缸的跟随特性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5年01期

4 唐岳;罗红平;吴明;孙涛涛;尹潇靓;;电液束加工的发展与应用[J];电加工与模具;2015年S1期

5 黄淑杰;张红;滕俊波;;电液锤运行中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及液压油维护[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3年12期

6 王守华;;蒸汽锤改造为电液锤的应用[J];热加工工艺;2011年19期

7 周炯光;;锻压生产中电液锤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8 孟凡武;贺鸣;康建伟;;电液锤液压系统的泄漏分析及控制[J];液压与气动;2006年08期

9 汪国荣;浅述电液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4年12期

10 宋万明;提高电液锤可靠性的方法探讨[J];锻压技术;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磊;金侠杰;邢科礼;张国贤;;基于FPGA的电液比例控制器的设计[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程大伟;邢科礼;金侠杰;;电液比例控制器的设计[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贾淑绒;黄玉平;;一类电液开关伺服系统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宋贵森;;机械液压调节系统及电液调节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分析[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5 谷彦鹏;高英杰;牛宝锋;党旗;李会敏;杨志宇;;可编程多功能电液组合阀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益群;王燕山;;电液力控制研究的进展[A];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7 任燕;阮健;贾文昂;;新型电液振动台振动参数的分析[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施文轩;张明岐;;电液束加工技术的新发展[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施文轩;张明岐;;电液束加工技术的新发展[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李阁强;韩建海;张彪;袁锐波;赵克定;;正开口阀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家驹;节能高效的电液锤技术亟待推广[N];中国工业报;2003年

2 北京异辉机电有限公司;应用电液锤技术改造蒸——空锤[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3 记者 李松战;由“汽”改“电”降耗70%[N];洛阳日报;2009年

4 顾定槐;阀门控制用电液式泵站面世[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记者 赵志伟;亚洲最大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在洛投产[N];洛阳日报;2015年

6 苗成标;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之路[N];中国矿业报;2004年

7 胡平 沈伟彬;华机厂批量承接电液吊机订单[N];中国船舶报;2006年

8 记者 刘京青;亚洲最大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投产[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5年

9 邓天富;质量求生存 诚信谋发展[N];四川政协报;2005年

10 蔡墉;首台电液锤隔振装置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利华;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李伟荣;高频单轴电液振动台振动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潘宁;紧凑型电液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4 任燕;高频电液激振器的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汤裕;电液振动与加载混合试验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贾文昂;2D阀控制电液激振器及在疲劳试验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7 贾智;电液锤生产线连杆毛坯锻造工艺研究及缺陷预防[D];重庆大学;2013年

8 李建英;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及其δ规则神经网络控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9 朱旭;高速大流量电液配流系统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靳宝全;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均亚;基于飞机发动机尾部喷口转向机构的EHA设计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陈帅杰;负载中含变刚度的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稳定性探讨[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3 马良玉;碳纳米导电液与聚酯纤维相互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4 MOTASIM MASOOD(莫塔西);基于电液直驱技术的人工踝关节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罗剑;基于电液直驱技术的动力人工脚踝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向小玲;电液角振动测试台综合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7 王盼;电液力加载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8 王彬;蓄电池轨道车的电液混合驱动系统设计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9 路发帅;重型商用车电液式馈能悬架设计与仿真[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10 曹钧凯;内置伺服阀式电液步进缸的改进设计与仿真[D];东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5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85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e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