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细胞星的整星质量特性辨识与细胞星安装位姿确定

发布时间:2020-08-31 11:38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其载荷天线等往往有很大的制造成本,并且系统寿命很长,而卫星上的控制系统往往容易出现故障,如果无法对载荷实现重新利用则会造成很大损失。近些年提出了细胞卫星概念,单个细胞卫星只承担卫星的分系统功能,实现了低成本,模块化及可集成化,细胞卫星可以实现在轨组装,也可以实现故障模块的替换。对于载荷没有失效但是控制系统失效的航天器,可以采用细胞卫星对被服务航天器进行姿态接管控制,以实现载荷的再利用。基于细胞卫星的被服务航天器姿态接管控制依然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如被服务航天器与细胞卫星结合后,航天器质量特性发生了变化,需要对组合航天器进行质量特性在线辨识。细胞卫星相对被服务航天器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矩阵无法确定,需要在线确定细胞卫星相对于被服务航天器的安装位置及安装矩阵。基于批量细胞卫星的星间通讯问题,需要设计细胞卫星交互的拓扑结构,以减小星间通讯压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对于被服务航天器为非合作目标(如太空垃圾)的情况,我们无法获取其外形结构,质量特性等相关参数,也不了解被服务航天器本体坐标系的定义,无法在被服务航天器本体坐标系内进行质量特性辨识。针对这类航天器,考虑到我们并不需要对航天器进行维修以及修复,只是希望改变其原有的姿态及轨道,或者通过降低非合作目标的轨道,使其在大气层内销毁,达到清理太空垃圾的目的。因此本文建立了细胞卫星参考坐标系,将细胞卫星的测量及输出参数进行坐标系统一,进而在参考坐标系内进行航天器质量特性辨识。对于被服务航天器为控制系统失效的合作目标的情况,考虑到航天器载荷、天线、太阳能帆板等仍然可以工作。我们希望能够利用细胞卫星依附于被服务航天器进行姿态接管控制,实现被服务航天器的在轨维修,延长被服务航天器的工作寿命,达到资源的再利用。这种情况下,希望获取细胞卫星相对被服务航天器的安装位姿确定,进而在被服务航天器参考坐标系内进行航天器的质量特性辨识及控制。本文合理假设被服务航天器其本体坐标系的定义,航天器整体的外形结构以及质量特性已知。采用点云配准原理,将参考坐标系下细胞卫星的安装位置与被服务航天器的结构外形进行配准,确定被服务航天器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位置与姿态,进而确定细胞卫星相对被服务航天器的安装矩阵以及安装位置。考虑到细胞卫星数量众多,细胞卫星传输数据接口有限,单个细胞卫星计算能力有限,选取中心节点接受数据并进行辨识与配准计算的方法不再适用。因此设计分级的拓扑结构,设计细胞卫星交互式质量特性辨识方法以及航天器位姿配准方法。减小信息传输压力和细胞卫星的计算压力。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448.2
【部分图文】:

示意图,卫星,可重构,细胞


计制造成本高,主要由于无法实现批量化生产,存在大量况,因此实现卫星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及批量化生产是势。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微纳卫星。然而,微纳卫星是以,难以满足许多任务需求。为了克服传统模式卫星的在文献[4, 5]中提出了细胞卫星的概念,将星上的各个分系化,模块化,可集成的细胞卫星。细胞卫星可以实现批量成本并且缩短研发周期。细胞卫星设计成标准化结构和统了装配和维护的难度。细胞卫星相较于普通的模块化卫星,可以在入轨之后分离重构完成不同的任务,还可以完成可以依附于其它受损的航天器,代替受损的元件及分系统废弃航天器的重新利用。另外在战争、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及时的更换替补细胞卫星对受损的被服务航天器进行抢修功能的载荷细胞卫星提高了卫星完成任务的灵活性,同时制造周期[7]。图 1-1 为可重构细胞卫星装配示意图。

模块图,卫星,细胞,模块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3.细胞卫星(Satlet),Satlet 作为卫星平台以及载荷的组成部分,每个 Satlet均承担卫星的不同分系统功能,Satlet 需要设计标准化接口,而且不同 Satlet 之间不仅需要进行数据的传输,还需要保证热控系统互联以及结构的稳定性,将其集成到一起,完成完整卫星的功能。该项目由 DARPA 分配给了不同的公司开展研究工作,分别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Space Systems/Loral)、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以及极光飞行科学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负责研究细胞卫星的质量、大小、搭载发射问题,细胞卫星的接口问题以及细胞卫星的设计及集成。并且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对他们提高控制设计及推进器技术支持。由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负责软件开发及测试问题。如图 1-5 至 1-7 分别介绍了 HISat 模块,智能组装机器人以及 HISat装配集成示意图。

示意图,智能,公司,细胞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3.细胞卫星(Satlet),Satlet 作为卫星平台以及载荷的组成部分,每个 Satlet均承担卫星的不同分系统功能,Satlet 需要设计标准化接口,而且不同 Satlet 之间不仅需要进行数据的传输,还需要保证热控系统互联以及结构的稳定性,将其集成到一起,完成完整卫星的功能。该项目由 DARPA 分配给了不同的公司开展研究工作,分别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Space Systems/Loral)、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以及极光飞行科学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负责研究细胞卫星的质量、大小、搭载发射问题,细胞卫星的接口问题以及细胞卫星的设计及集成。并且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对他们提高控制设计及推进器技术支持。由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负责软件开发及测试问题。如图 1-5 至 1-7 分别介绍了 HISat 模块,智能组装机器人以及 HISat装配集成示意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质量君;;质量常识100题(一)[J];中国纤检;2017年06期

2 余瑾;;加强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探析[J];标准科学;2017年08期

3 刘宏;;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在质量链中的重要作用[J];电子质量;2007年01期

4 何益海;唐晓青;;基于关键质量特性的产品保质设计[J];航空学报;2007年06期

5 张军,潘尔顺;基于田口方法的多质量特性优化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年05期

6 翁建忠;;厂丝的质量特性与真丝绸质量的关系[J];江苏丝绸;1998年06期

7 张志英,罗振华,邱惠兰,杨哲,吴伟斌;ISO9000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二)试论医疗质量特性[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7年06期

8 胡金龙;试探“质量特性分级”的应用[J];企业标准化;1994年01期

9 罗炽勋;关于质量特性方面的一些标准[J];企业标准化;1994年06期

10 冯继民;作为具有质量特性概念的数据[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俐言;于东林;;基于多重望大型质量特性的产品质量评价[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杨美花;;基于药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特性研究[A];中国药学会第四届药物检测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7年

3 卢黎波;;以质量特性和流程规范为核心的飞机数字化设计质量控制模式研究[A];使命与责任—以质量方法促转型升级——第五届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上)[C];2012年

4 李亚平;刘思峰;方志耕;徐雷;;基于田口质量观的多质量特性产品参数设计随机灰靶模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1系统工程[C];2014年

5 徐小芳;宋海靖;郭毓文;;从飞行试验看飞机通用质量特性研制现状[A];“测试性与智能测控技术”——2018年中国航空测控技术专刊[C];2018年

6 李建萍;;浅谈关键过程与特殊过程及其控制[A];第三十一届中国(天津)2017’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7 杨汉祥;;R方法的容差设计[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8 汪泉发;;从顾客满意到顾客愉悦[A];使命与责任—以质量方法促转型升级——第五届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2年

9 杨爽;;SPC在印刷企业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潘暑风;;从分级管理角度看核电设备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A];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核电质量保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专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沈洪;提供通用质量特性“一站式”服务[N];中国质量报;2018年

2 韩虞梅 韩锦平;食品的质量特性与控制要点[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3 张凤鸣;从WTO/TBT协议反欺诈条款看纺织品的质量特性[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1年

4 韩虞梅 韩锦平;食品的质量特性与控制要点[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5 景平;包装的质量特性[N];中国包装报;2003年

6 温德成;质量的内涵[N];中国质量报;2005年

7 张亚平;抓住标准精益化的关键点[N];东方烟草报;2016年

8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人怀;创建质量管理新模式 推动工业实现“三个转变”[N];中国电子报;2014年

9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冯 惠 李韵琴 王宝艾;软件产业需要规范引导[N];计算机世界;2004年

10 白广义;魅力质量赢得忠诚顾客[N];中国质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化强;面向复杂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高一聪;面向关键质量特性的大型注塑装备保质设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岸达;基于特征选择算法的复杂产品关键质量特性识别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4 闫伟;基于数据挖掘的复杂产品关键质量特性识别的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冉琰;机电产品元动作单元建模及关键质量特性预测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马义中;减小和控制多元质量特性波动的理论和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王颖;基于TOPSIS法的多元质量特性优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吕杰;基于过程能力的装配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9 庞继红;复杂机电产品设计质量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于秀娟;加工过程的质量异常预测与诊断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姝;基于细胞星的整星质量特性辨识与细胞星安装位姿确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林海奇;三轴气浮台质量特性优化设计及其参数辨识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马婉玉;组合体航天器质量特性辨识和自适应姿态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李丹阳;三轴气浮台质量特性辨识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朱才松;复杂产品制造过程关键质量特性识别与最终质量水平预测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6 王克伟;面向前桥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郭映霞;丝锥质量特性的稳健设计[D];太原科技大学;2018年

8 郑召礼;丝锥质量特性分析及评价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6年

9 谢荣琦;复杂产品关键质量特性识别问题的数据挖掘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徐述礼;多质量特性复杂产品的选择装配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8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08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6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