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直升机防撞线系统电力线位置和相对速度探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1 16:56
   直升机因具有可在较小空间区域实现起降、可进行空中悬停、机动灵活等优良的飞行性能,无论在军用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军用领域,通常利用武装直升机对敌方的军事设施进行打击。在直升机靠近目标时,为了防止过早地暴露自己,飞行员通常采用低空飞行的方式躲避敌方雷达的探测。在低空飞行时,由于低空存在的高压电力线不易被发现,很可能发生撞线的事故。此外,在民用领域,尤其是在抗震救灾等自然灾害中,通常使用直升机搜救、转运伤员,运送救灾物资和设备等,这些工作也需要直升机在低空条件下开展,低空飞行碰撞电力线的事故屡见不鲜。本文围绕直升防机撞线系统电力线位置的确定和预警时间的测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本文首先对防撞线系统涉及到的探测距离,波束扫描的俯仰角、方位角等参数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对不同半径、不同频率和不同长度情况下的电力线的雷达截面积RCS进行了仿真,根据仿真的结果计算出了毫米波雷达能够探测空中电力线的有效长度。提出了空中电力线探测的总体方案,对天线波束扫描过程中出现的栅瓣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多普勒效应在测量雷达和电力线之间的相对速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相关公式的推导,针对测速过程中出现的盲速和频闪问题,给出了重频参差等相关的处理方法。利用Matlab软件仿真了毫米波雷达探测电力线获取的空间随机离散点,针对难以处理的三维空间直线拟合问题,利用投用投影的方法将三维空间直线的拟合问题转化为平面直线拟合的问题。利用Matlab仿真得到的离散点,分别基于最小二乘法和整体最小二乘法对空间直线进行了拟合并对两种方法的拟合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离散点数据的标准差较小时,两种方法具有相同的拟合效果,随着标准差的增大,基于整体最小二乘法的拟合效果优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拟合效果。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275.1
【部分图文】:

高压电力线,灾区


此外,在很多情况下,军事行动往往在夜间或可视条件比较差的环境下进行。因此,高压电力线对武装直升机低空安全飞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图1-1 低空密集的高压电力线另一方面,即便是在民用领域,高压电力线对直升机的威胁也不容小觑。在 2008 年的汶川地震中,直升机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地震的影响,桥梁坍塌,道路受阻,通讯中断,灾区的受伤群众生命垂危、亟待求援。由于交通的中断,外面的救援人员和大型的机械设备很难进入灾区。在这种危急情况下,直升机为灾区人民架起了空中安全通道,利用 M-26 直升机可将重达 13.2 吨的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通过吊运的方式运达灾区,为道路的疏通、受伤群众的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8]。利用直升机可将专业的救援人员以及大批的救援物资在第一时间运送至灾区,同时也可将灾区的受伤人员迅速地向外转移

武装直升机,雷达技术,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


无线电对目标进行探测和测距。雷达技术的出现最早可追溯的 19 世纪,1864年,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见电磁波的存在。1886 年,赫兹通过实图1-2 武装直升机电缆切割器-4-

RCS测量,电力线,型号,工程硕士学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a) 探测结构示意图 b) 探测实物图电力线(长度:1200mm)计算机 76GHz雷达旋转控制器距离:10m抛物面反射器天线(76GHz时功率增益40dBi,半功率波束宽度:1.3°)入射角θ图1-3 76GHz 电力线 RCS 探测结构示意图和实物图[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韬;;直升机动作场面的拍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2 程广新;邹勇;;高速直升机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年08期

3 岳军;赵辉;;浅谈直升机指标的统计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19年12期

4 于宝成;仲伟红;王哲;何建政;董魁星;郑利星;岳宝玲;;陆航直升机飞行人员睡眠质量调查[J];空军医学杂志;2016年06期

5 王萌;;直升机飞行术语的特征及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5年04期

6 贺小青;;汪滔:无人机载着梦想飞[J];求学;2016年47期

7 袁立明;;缔造绝美画面的航拍神器[J];地球;2017年06期

8 徐生伟;温翔宇;;直升机飞行员如何火线逃生?[J];时代报告;2017年03期

9 炮火;;“黑鹰”之前:中国直升机的首次进藏之旅[J];航空世界;2017年06期

10 冯敏超;;南征北战俊“山猫”[J];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志春;;国产直升机维护的实战性分析[A];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8年

2 张国龙;王开辉;;直升机飞行人员损伤性脊柱疾病调查及预防对策[A];第九届全国软组织疼痛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软组织疼痛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俞东锋;;基于某型直升机试飞的不可超越速度有效性分析[A];2107年航空智能装备学术论文集[C];2017年

4 李红金;李鲲;许丽人;徐幼平;;直升机飞行大气环境数据模型研究[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沈军;畅杰;高延达;吴蕾;;陆军直升机清洗防护需求及技术发展综述[A];2017第四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论文集[C];2017年

6 孙智;孙建红;赵璇;郭星;;直升机-浮筒组合体气动干扰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C];2019年

7 董明荣;许学忠;施燕梅;;某型直升机飞行噪声传播规律研究[A];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罗雪丰;;直升机驾驶舱智能化及关键技术研究[A];2018年军工装备技术专刊论文集[C];2018年

9 胡传东;倪先平;孙健国;;直升机飞行与动力装置综合控制技术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余文斌;蒿东献;郑学文;;直升机飞行帽有源消声设备的研制[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克杰;政府救险不宜轻言浪费和收费[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于琦;高速直升机引领直升机发展新潮流[N];中国航空报;2019年

3 范磊 本报记者 钱晓虎 韩成;眺望直升机的“未来面孔”[N];解放军报;2019年

4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李阳;年费365元“呼”直升机急救 通航下血本培育市场[N];重庆商报;2018年

5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郑三波;重庆通航集团董事长黄勇:两款自主生产直升机将亮相西洽会[N];重庆商报;2019年

6 实习生 季天宇 记者 张晔;南京科技周:邀你探秘直升机实验室[N];科技日报;2019年

7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裴楠;蓝天上的忠诚卫士[N];中国青年报;2019年

8 宋烨;俄罗斯高速直升机项目回顾[N];中国航空报;2019年

9 通讯员 牛新海;昌飞直升机试飞监控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N];中国航空报;2019年

10 ;承载蓝天使命 让中国直升机耀舞苍穹[N];中国航空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逊军;主减速器引起的直升机舱内宽频噪声主动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吉洪蕾;直升机舰面起降风限图与驾驶员操纵负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3 周华志;直升机抗坠毁吸能结构设计、分析与优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4 陈仲生;直升机旋转部件故障特征提取的高阶统计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5 沈国际;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在直升机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陈文兵;仿生感知机器人实验平台相关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李攀;旋翼非定常自由尾迹及高置信度直升机飞行力学建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宝梁;直升机着舰过程中的驾驶员操纵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陈坚强;基于神经网络的直升机涡环告警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吕宏政;基于非接触测控系统的直升机旋翼桨叶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4 刘方毓;直升机滑油热量回收系统设计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5 吴文韬;直升机舰面起降飞行特性及起降风限图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6 李丰波;直升机变速传动摩擦离合器及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7 戴兴安;复合式共轴双旋翼高速直升机飞行边界安全保护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8 吴益超;复合式共轴高速直升机建模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9 陈铭杰;直升机旋翼桨叶弯矩与变形分布式光纤智能监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10 董晨;一种常规构型复合式直升机飞行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10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10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8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