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高速飞行器大动态多普勒环境下的多普勒分集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18 09:47
   近几年,高超声速飞行器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可靠测控通信技术作为其飞行时的“耳目”也成为重点关注技术之一。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速机动飞行时与地面测控通信站径向之间存在高速相对运动,致使接收信号带有极大的多普勒频偏及多普勒一次变化率。高超声速飞行器以10~25马赫的速度在Ka通信频段下高速飞行时,产生的多普勒频偏可高达453 kHz~1.133 MHz,多普勒变化率可达100 kHz/s,大动态多普勒将给现有的测控通信体制带来巨大挑战,进而导致测控信息正确解调和飞行器执行任务的失败。本文主要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测控通信中大动态多普勒带来的挑战,探索了与常规方法不同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多普勒分集与多普勒频移快速粗捕相结合的快速传输方案和整体思路。该方案具体思路为:首先通过快速粗捕获对大多普勒频偏及其变化率进行粗略的估计,经补偿将多普勒频偏缩减至多普勒分集处理能力范围之内,然后将携带残余多普勒频偏的信号交给多普勒分集系统处理,最后完成数据准确解调。相较于传统锁频锁相环捕获跟踪方法高精度、易失锁的缺陷,本文所提方法的好处在于降低多普勒捕获精度的要求,大量节省捕获时间,使用多普勒分集取代锁频锁相环的实时跟踪,巧妙的避免了复杂度高及多普勒频偏动态变化时引发的失锁问题。在总体方案和思路指导下,本文进一步探索了两种具体的多普勒分集传输实现方法。(1)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偏搬移的多普勒分集接收方法。该方法对带有残余多普勒频偏的补偿信号进行频偏搬移,产生多支路信号副本,通过合并来增强信号能量获得多普勒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快速粗捕方法在低信噪比(-5 dB)条件下能够对多普勒频偏及其变化率均可完成100%粗捕获。残余多普勒频偏在1 kHz的条件下,降低归一化多普勒频偏至0.01,将此时的频偏搬移量修正为0.4/T,能够获得更优的多普勒分集性能。故本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相较于传统捕获跟踪方法,将多普勒频偏粗捕获至1 kHz以内,就可以更快的完成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测控通信。(2)提出了一种预编码联合块反馈均衡的多普勒分集传输方法。针对多普勒分集接收方法系统性能受信道估计误差影响而较差的问题,本方法进一步通过对发送和接收联合设计以提升系统性能。该方法通过发送预编码将每一个符号信息扩散到整个传输块上,利用基于软判决块反馈均衡器通过迭代的方式,对整个数据块搜集每个符号信息,获得多普勒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当残留多普勒频偏为1 kHz时,通过5次迭代能够使误码率性能达到10~(-3),相较于多普勒分集接收方法系统性能得到改善。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351.36;V556
【部分图文】:

衰落信道


快衰落慢衰落图2.1 衰落信道的分类电波信号的传播需要凭借一定的媒质空间,其在媒质空间中会产生反射、衍射和散射,使得电波信号产生衰落。如图 2.1 是衰落信道的分类。信道衰落通常情况下分为大、小尺度两种衰落。其中,大尺度衰落是在相对路径很大的情况下,由于路径损耗以及阴影效应产生的,其导致接收符号功率均值大幅衰减。一般不同地形的传播路径产生不同程度的路径损耗,另外,发送功率在长距离的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扩散也带来不小的路径损耗,而阴影效应通常是指无线电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遇到山体、建筑

时域,频域


90 图2.6 时域串行捕获流程图基于 FFT 的频域并行捕获方法,利用时频变换关系,能够将时域相关搜索变换到频域相乘搜索,其捕获过程如图 2.7 所示。首先,让本地生成的扩频序列与中频信号相乘,对解扩的信号做 FFT 变换转换到频域,通过平方操作可以消除未知的码元信息,然后在频域进行谱峰搜索,若本振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近,则在所有谱峰中会得到一个最大的峰值,则该峰值所在位置的频率就认为是捕获到的多普勒频偏。该方法通过并行搜索大幅降低了搜索次数

流程图,并行捕获,频域,流程图


频域并行捕获流程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长安;;短波广域分集接收系统设计讨论[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年11期

2 李文君;孙建国;潘志刚;焦中科;;采用四重分集接收技术抑制信号衰落[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8期

3 李岗;;分集接收技术在水下通信中的研究[J];通信技术;2007年11期

4 吴健,唐海,冯志超;光分集接收中的孔径效应[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5 邬法o[;;采用分集接收的技术经济效果分析[J];北京邮电学院学报;1963年S1期

6 李坚;骆曹飞;;用于猝发通信的短波分集接收技术[J];通信对抗;2008年03期

7 罗万团;方旭明;程梦;赵亚军;;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多天线分集接收方案[J];通信学报;2014年06期

8 谢俊国;;多天线智能分集接收系统的设计[J];电脑与电信;2014年07期

9 余顺园;;基于多天线分集接收的信号调制识别[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10 Philip Pratt;;可调高效多通道高性能分集接收机[J];电子产品世界;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诚训;;大容量数字微波中频同相合成成型空间分集接收[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2 陈迅轶;;基于空时分集接收抑制GSM干扰影响的方法[A];2013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刘伟;张海林;刘增基;;利用分集接收改善Turbo乘积编码OFDM系统的性能[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锁光辉;李光球;;MRC分集接收CE-OFDM系统性能分析[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晨;李光球;;威布尔信道上MRC分集接收的GH-MQAM性能[A];浙江省电子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杰令;易克初;杨宏;;多用户STBC块传输系统中基于联合均衡的频域多径分集接收机[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李保国;雷菁;;联合匹配滤波合并与软输出MLSE检测的方法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8 孙一峰;王青;;干涉型光纤光栅传感器抗偏振衰落报警算法[A];第十七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深圳 王秀军;带分集接收的DAB+汽车收音头[N];电子报;2015年

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无线通信研究室主任 杨恒;合理配置资源 建设经济3G网[N];中国电子报;2006年

3 山东 高安全 马存兵;SDH微波传输信道的衰落及对策(下)[N];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紫微;移动多用户通信环境下的空时分集软处理[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2 曹志华;空时分集接收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李东武;协作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兆训;双瑞利衰落下分集接收和中继系统性能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郑霖;脉冲超宽带通信中的多用户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马驰翔;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的基带同步算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秋菡;基于时频联合处理的扩频分集接收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张超;高速飞行器大动态多普勒环境下的多普勒分集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陈铸;数字分集接收机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张睿;数字分集接收机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穆柏新;移动OFDM分集接收与多普勒频移估计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6 汪忠伟;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选择式分集接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7 李康;基于分集接收的短波数字多通道信道化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8 施鹄;DD-OOFDM城域传输系统中SSBI/SSMI等损伤抑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涂秀梅;OFDM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李_迠];CMMB分集接收天线及基站阵列天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1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21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1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