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涡轮叶片干摩擦阻尼器动力学特性及减振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2 12:49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由于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叶片振动故障时有发生。研究叶片的振动特性、排除叶片的振动故障、抑制叶片的振动以提高其工作安全性是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关键环节。给叶片附加干摩擦阻尼器是一种有效的减小叶片振动的方法,深入研究干摩擦接触特性、涡轮叶片干摩擦阻尼器振动特性及其减振设计技术,将叶片的振动应力水平降低到允许的范围之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理论推导、数学建模、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带干摩擦阻尼器叶片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相关非线性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用移动载荷来模拟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和摩擦力,建立了更加精确的模型来模拟阻尼器和缘板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有限元法和模态叠加法来求解叶片缘板阻尼器系统的动态响应,提出了求解带有非光滑摩擦接触的缘板阻尼器系统稳态响应的数值方法。给出了用Matlab实现数值计算的流程图,并且运用所建模型对叶片缘板和阻尼器之间的三种不同振动状态和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正压力的增加,阻尼器从完全滑动状态变为粘滑状态,最后当正压力很大时变为完全粘滞状态。当正压力很大时,阻尼器与叶片缘板组成一个新系统。存在最优正压力使减振效果最好,且最优正压力存在于粘滑运动阶段。最优正压力随着外激励幅值的增加而增加。(2)考虑离心刚化效应及相邻叶冠间的碰撞和摩擦,建立了成组带冠叶片的集中质量模型。推导了不同运动状态下成组带冠叶片的运动方程,确定了相邻叶冠间粘滞-滑动-分离的边界条件。应用这个模型研究了刚度比、旋转速度和气流激振力幅值对振动响应的影响以及刚度比、初始间隙和接触角对减振效果的影响。定义了一个标准化的能量密度作为减振效果的量度。结果表明:随着刚度比的变化,参考叶片可以经历周期1,周期3,周期5,周期9和混沌运动。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参考叶片会出现周期1,周期3和准周期运动。随着激振力幅值的增加,参考叶片的运动先从周期1运动变化到周期3运动,然后再转化到准周期运动,最后转变到周期3运动。当初始间隙相对较大时,刚度比对能量密度的影响很大,但当初始间隙小于等于某一值时,刚度比对能量密度几乎没有影响。当刚度比小于某一值时,叶冠之间才会出现接触碰摩,能量密度随着初始间隙的增加而增加,即初始间隙越小,减振效果越好。随着接触角的增加,能量密度先减小后增加,存在最优接触角使减振效果最佳。(3)采用更符合实际的线性弹簧和立方非线性弹簧来描述冠间接触刚度,采用适用于固体表面之间干摩擦接触状态下的一个指数型的动态摩擦模型来模拟摩擦力,考虑离心刚化效应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非线性弹簧和碰摩复合作用的自带冠叶片二维弹簧质量模型并推导了其运动方程,研究了叶冠间隙和非线性刚度比以及气流激振力对自带冠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带冠叶片在不同的非线性刚度比和间隙比下会出现周期1,周期2,周期3和混沌运动。对称间隙下,随着间隙或者不同的气流激振力的变化,自带冠叶片会出现周期1,周期3和混沌运动。自带冠叶片出现周期p(p=1,2,3,4)运动的原因是存在一个碰摩周期是激振力周期的p倍。间隙不对称会导致自带冠叶片的振动特性更加复杂。混动运动出现在被一定范围的p周期运动分离开的特定的参数范围。(4)提出了一种分析二维耦合平面摩擦的方法。介绍了用来确定动静摩擦力向量分量的摩擦力方位角的概念,给出了二维耦合平面摩擦下阻尼器粘滑运动的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二维耦合干摩擦振子确实存在粘滑运动。在x方向和y方向的激励频率和相位角均不相同时,振子的振动特性会更加复杂。(5)对附加缘板和叶冠干摩擦阻尼器的平板叶片的振动及减振特性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将所得实验结论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正压力的增加缘板阻尼器由从完全滑动状态变为粘滑状态,最后当正压力很大时变为完全粘滞状态,这与数值模拟的结果是一致的;随着激振力幅值变化,带冠叶片的叶尖响应有激振频率高次谐波和一些分数次谐波出现,且有分岔现象出现。
【学位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V232.4
【部分图文】:

模型图,库仑摩擦,模型,力学模型


[45]在1931年就提出了理想干摩擦模型,即Coulomb摩擦模型。库仑摩擦模型及其力学模型如图1-7所示。f(v)mN-mNv图 1-7 库仑摩擦模型(左)及其力学模型(右)

模型图,模型,物体,预位移


sc s c( ) ( )evf v f f f - ,sv 是Stribeck速度, 和 都是经验常数。Stri负斜率摩擦现象,可以很好的描述了低速下的摩(状态转换模型)985年提出了一种状态转换模型来研究粘滑摩好地仿真相对速度为零时的摩擦特性,并且可以态方程间的切换问题。型中发现,在静止物体开始滑动的过程中,当切个极小预位移从而达到新的静止位置,物体开位移具有弹性,即摩擦力消除后物体沿反向移动移量即预滑动位移或Dahl效应。Dahl模型如图1-8

双线性,迟滞模型,本构关系,稳态


ⅱ) 双线性滞迟模型由于库仑摩擦模型认为接触面间的滑动是突然发生的,这与工程实际不相吻合,因此Iwan[49]在1961年提出了双线性滞迟模型,该模型及其本构关系如图1-9、图1-10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敏;谷玉珍;;摩擦阻尼器在建筑结构减震应用的现状研究[J];建筑结构;2018年S2期

2 国巍;徐恒超;;新型旋转摩擦阻尼器性能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8年S1期

3 高毅超;梅真;;基于自复位变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减震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5期

4 任文杰;牛杰;何小林;;新型自复位变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年02期

5 罗威;涂建维;;磁控摩擦阻尼器对信号塔的地震反应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6年01期

6 彭凌云;周锡元;闫维明;;管式变摩擦阻尼器的减振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J];振动与冲击;2012年05期

7 邓文艳;张纪刚;韩建;彭桂蒸;;压电摩擦阻尼器动态响应时间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2期

8 ;采用半主动摩擦阻尼器进行建筑结构综合振动控制和健康监测(1):方法论[J];钢结构;2008年12期

9 付永辉;杨智春;;非线性干摩擦阻尼器连接的相邻结构随机振动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8期

10 范天宇,廖明夫,王俨剀;弹性支承干摩擦阻尼器减振实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大勇;李国华;;波纹摩擦阻尼器发展现状综述[A];《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II[C];2017年

2 常海林;薛素铎;沈银澜;;木质框架模型双向地震数值分析及测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3 李华;;新型变摩擦力阻尼器研究进展与核心技术探讨[A];2015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4 张纪刚;邓文艳;;基于Pall型压电摩擦阻尼器的海洋平台模糊控制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5 张艳霞;陈媛媛;赵文占;王宗洋;;震后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中间柱钢框架拟动力试验模拟分析[A];2015年全国智慧城市与智慧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6 朱保兵;;压电材料结构体系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远辉;李楠;杨桂平;;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连接与消能减震技术探讨[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辰;王小军;张宏剑;;重复使用火箭气动控制机构中的摩擦特性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9 张纪刚;单礼会;欧进萍;;海洋平台结构Pall型摩擦阻尼隔振控制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10 刘健新;赵国辉;张煜敏;;韩国仁川大桥的设计[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冰冰;涡轮叶片干摩擦阻尼器动力学特性及减振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

2 宋明波;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与转子匹配的动力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3 范天宇;弹性支承干摩擦阻尼器减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赵大海;基于压电摩擦阻尼器的结构振动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戴纳新;基于压电-SMA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试验与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刘广义;地震作用下电厂锅炉构架的振动控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朱熹育;基于压电摩擦阻尼器的空间杆系结构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玉珍;摩擦阻尼器在预制剪力墙竖缝的应用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2 谢鹏;摩擦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限位装置及隔震高铁单墩桥梁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3 刘超;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摩擦阻尼器在隔震层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4 阚义森;新型耗能竖缝剪力墙抗震性能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5 王洋洋;新型弧面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及其岸桥减震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6 牛杰;新型自复位变摩擦阻尼器对结构振动控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

7 夏伟鑫;铅挤压摩擦复合阻尼装置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福州大学;2017年

8 刘肖;两级摩擦阻尼器在结构减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9 姜文;位移相关摩擦阻尼器在隔震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10 舒孝福;一种压电摩擦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24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24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f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