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蒸发管燃烧室燃油冲击雾化蒸发的分析方法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V231.2
【部分图文】:
第一章 绪论轮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功能是为发变为燃气的热能。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 Engine, MTE)以其产能效率高,成本低应用,图 1.1 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蒸发发展过程中,相比大型航空发动机主燃轮发动机的结构紧凑,燃烧室表面积与燃余气系数工况下,燃烧反应中的活性中心[1];2)燃烧室长度短,不易安装旋流装驻留时间在 0.5ms 左右,与常规燃烧室相因此油气的掺混和火焰的稳定,都需要室不易采用复杂的燃油雾化装置,而采般的空气雾化喷嘴,产生的不完全燃烧
图 1.2 炙热表面液滴撞击过程hwarz 等人[5]以水为介质在环境温度 314~449K/ s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数据对①. Sh=2+0.6 其 中 =1-0.4(1-dT / T ) ③ . = Z (2/[0.3+0.7(1+mB )0.88]④. (1+mB )0.7= 2+0.87结果如图 1.3 所示。(2) Downing 关联式 (3) Chucho 关联式 图 1.3 传质关联式校对o[6][7]等人在考虑了变物性的前提下研究了一前流环境、液滴坍塌、内部环流、瞬态加热等因距、尺寸比率和传质数分别提出了关于阻力系式。之后他们在先前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前后
图 1.2 炙热表面液滴撞击过程液滴蒸发方面,Schwarz 等人[5]以水为介质在环境温度 314~449K ,直径为 0.7~2.3mm,环境流速在 0.5~1.7 m/ s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数据对①. Sh=2+0.612Re13Sc ②. = G(2+0.612Re13Sc ) ; 其 中 =1-0.4(1-dT / T ) ③ . = Z (2+0.370.61Re0.51Sc ) ;=(s )/(s1 -Y)/[0.3+0.7(1+mB )0.88]④. (1+mB )0.7= 2+0.87 四种传质关联式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如图 1.3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汉清;;国外微型涡喷发动机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飞航导弹;2013年03期
2 李聪;方蜀州;张平;;微型涡喷发动机燃烧室设计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10期
3 尹敦兵;陈铁重;丛培胜;袁书生;;基于JP-10与RP-3燃烧的数值模拟[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朱菁;郭新华;林宇震;徐国强;;微小“T”型蒸发管蒸发率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7年08期
5 熊庆荣;雷雨冰;黄国平;梁德旺;;厘米级微型蒸发管式燃烧室性能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7年05期
6 林宇震;刘俊;许全宏;魏文博;;微小“Г”型蒸发管在常压条件下蒸发率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6年05期
7 袁怡祥,林宇震,刘高恩,胡国新,龚静;燃油周向分级对贫油熄火油气比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03年05期
8 张文普,丰镇平;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的数值研究[J];燃气轮机技术;2003年02期
9 曾川,王洪铭,单鹏;微涡喷发动机离心甩油盘环形折流燃烧室的设计与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3年01期
10 袁培益,黄知涛;W~2P-1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研制中的试验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峰;某改进微型涡喷发动机总体气动热力分析及扩压器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周麒麟;新型蒸发管研究及在微型燃烧室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9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2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