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四旋翼无人机多率控制与路径规划算法设计

发布时间:2020-10-08 15:18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科技战场正在兴起。四旋翼无人机凭借体积小,灵活,隐蔽性强等优点迅速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四旋翼无人机的控制算法以及路径规划算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两部分:首先,本文针对四旋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结合Backstepping控制算法的优势,考虑离散时间系统模型,本文设计了基于多率采样的Backstepping控制器,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可由Lyapunov方法来保证。该控制器的优势非常明显:与常规的离散采样控制器相比,本文设计的基于多率采样的Backstepping控制器是在每一个采样区间内进行多次改变,计算机接收到的信息更加接近被控系统的实时信息,使得控制精度更高;在不改变控制器性能的前提下,相比于常规的离散采样,多率采样的Backstepping控制器允许更大的采样周期。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控制精度精度要求下,降低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造价成本。其次,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在四旋翼无人机路径规划设计中的两个缺陷问题——目标不可达和陷入局部极小值,本文通过在斥力函数中引入调节因子,设计了新的路径规划算法,保证了无人机在靠近目标点的时候,引力减小的同时,斥力也在减小,从而使得无人机可以顺利到达目标点;当无人机在地图中陷入局部极小值点时,我们通过在地图中建立一个虚拟目标点,从而使得该点产生新的引力,打破原有的“受力平衡”状态,进而使得无人机“逃离”局部极小值点。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279;V249.1
【部分图文】:

旋翼飞行器,旋翼


人机的研发时代正式开始。学者们对多旋翼无人机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法国工程师 étienne Oehmichen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设计了一款多旋翼无人驾驶飞行器(如图1.2所示),遗憾的是,由于由四个旋翼旋转产生的升力比机器的重力还小导致第一次试飞失败,经过重新设计后,这架多旋翼飞机成功起飞并完成了长达 14 分钟的飞行,创下了当时直升机自主飞行领域的世界纪录[6]。1922 年,George de Bothezat 博士和 Ivan Jerome 博士受美国俄亥俄州空军委托,在其空军基地设计并制造了一架大型四旋翼飞行器(如图1.3所示),但是由于发动机性能较差等诸多因素,美国空军不得不放弃了研究多旋翼飞行器的战略规划[7]。1956 年,由 Convertawings 公司在纽约Amityville 设计并制造了一架大型四旋翼直升机——Convertawings Model “A”(如图1.4所示)

旋翼飞行器,旋翼,测量器,科技公司


1.3 George de Bothezat 设计的大型四旋翼飞 1.4 Convertawings Model “A”四旋翼直升人员对无人机进行研发的平台,因此被学以及美国波音科技公司[12]等许多研备 10 个传感器(包括 3 个加速度测压测量器),可以依靠控制软件来确定

加速度测量,科技公司,无人机,研究人员


图 1.4 Convertawings Model “A”四旋翼直升机个适合研究人员对无人机进行研发的平台,因此被麻省理工学康考迪亚大学以及美国波音科技公司[12]等许多研究机构采用anflyer X4 配备 10 个传感器(包括 3 个加速度测量计,3 个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辜兴悦;梁超;;一种轻型旋翼的结构设计及优化[J];科技风;2019年35期

2 赵志远;刘忠超;;四旋翼自悬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仪器仪表;2019年12期

3 孙东晓;陈庆诚;文祥;董伟;;旋翼无人机在特种设备巡检技术中的设计与应用[J];机电一体化;2019年05期

4 洪云飞;;基于反步法四旋翼自适应飞行控制器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20年01期

5 周超;吴江浩;;微型扑旋翼飞行器悬停的空气动力学研究[J];无人系统技术;2018年04期

6 曹艺隆;卓凤玲;徐子昂;赵鑫杨;;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发射的灭火弹及发射装置[J];价值工程;2019年34期

7 马振江;赵永辉;蒋恒;侯晓峰;沈晓玉;马国利;;四旋翼飞行器演示仪的研究与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32期

8 宋洪达;郝桂丽;;四旋翼飞行器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风;2018年01期

9 张权权;王立成;李浩;;微型四旋翼飞行控制器设计[J];科技视界;2016年27期

10 涂世军;张力平;张文涛;;基于虚拟仪器的旋翼特性测试平台开发[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运祥;万志强;严德;;收藏类复合式飞行器旋翼折展系统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2 朱清华;董凌华;李春华;周国臣;王海;;旋翼飞行器及其系统发展研究[A];2014-2015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16年

3 万慧;齐晓慧;董海瑞;;四旋翼两种姿态控制方法及性能比较[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4 樊晓平;李斌;;重心变化四旋翼的建模与自抗扰控制[A];第36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A)[C];2017年

5 董龙雷;朱龙飞;;四旋翼飞行器的地面效应分析[A];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马帅;武杰;王畅;李嵩;;无风环境下旋翼与舰船干扰的实验研究[A];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9年

7 王兵;孔德义;;基于猫头鹰翅膀特征的旋翼叶片仿生设计[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C];2017年

8 尹春望;陈德军;吴志刚;;一种先进的旋转旋翼动特性综合测试技术[A];2015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9 赵长辉;杨五兵;李波;杨光;;固定翼四旋翼复合飞行器[A];2014(第五届)中国无人机大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吴志刚;秦强;;影响旋翼轴载荷测试精度的因素分析[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国钦 刘阳 吴s

本文编号:2832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32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a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