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子尾缘锯齿对低速轴流压气机的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V233
【部分图文】:
层流附面层相比,湍流附面层较难发生流动分离,尽管湍流附面层的壁面剪切应力以及失较大,但是综合效果明显,可以一定程度推迟或者防止附面层分离的发生。(2)涡流发生器涡流发生器因设置在流体壁面而产生特定涡流,促进主流与附面层动量交换,改善速度分布,从而改变逆压梯度的分布达到控制流动分离的目的。(3) 导流叶片导流片主要通过正常叶片之间设置小叶片的方式影响附面层涡量的扩散、迁移,隔的局部逆压,使之不能形成连续的逆压梯度区,通过削弱流动分离的形成因素达到控制离的目的,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弯道、离心压气机等,有效的减少了气动损失。(4) 可调静子可调静子是压气机中极为常用的提高性能的方法,且调节的角度往往需要明确到各各转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 1986 年 NASA 的一个研究。Steinke[3]设计的一台 5 级 9.27的核心轴流压气机 74A,并对其中的带进口导叶的前 3 级进行了实验,结果没有达到设计他借助 P&W 公司和美国空军联合开发的叶片角度设置优化程序进行了计算分析,调节度后提高了使压气机达到了目标性能,调节参数如图 1.2 所示。
层流附面层相比,湍流附面层较难发生流动分离,尽管湍流附面层的壁面剪切应力以及失较大,但是综合效果明显,可以一定程度推迟或者防止附面层分离的发生。(2)涡流发生器涡流发生器因设置在流体壁面而产生特定涡流,促进主流与附面层动量交换,改善速度分布,从而改变逆压梯度的分布达到控制流动分离的目的。(3) 导流叶片导流片主要通过正常叶片之间设置小叶片的方式影响附面层涡量的扩散、迁移,隔的局部逆压,使之不能形成连续的逆压梯度区,通过削弱流动分离的形成因素达到控制离的目的,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弯道、离心压气机等,有效的减少了气动损失。(4) 可调静子可调静子是压气机中极为常用的提高性能的方法,且调节的角度往往需要明确到各各转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 1986 年 NASA 的一个研究。Steinke[3]设计的一台 5 级 9.27的核心轴流压气机 74A,并对其中的带进口导叶的前 3 级进行了实验,结果没有达到设计他借助 P&W 公司和美国空军联合开发的叶片角度设置优化程序进行了计算分析,调节度后提高了使压气机达到了目标性能,调节参数如图 1.2 所示。
图 1.3 机匣引气原理图 的路易斯研究中心对一台半开式单级高速轴流压气机验以对照[5] [6]。他们发现在转子为叶尖临界转子的情有了较好的拓展。在此基础上,Bailey 和 Voit[7]也得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如 Walter 和 Osborn[8]广泛对各种壁面处理的方法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孔隙率,振种周向,轴向,斜向槽缝,并分别对均匀进气,周向比。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壁面处理都扩宽了失速裕详细定量分析,确定了孔槽连通集气室的面积、孔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仝帆;乔渭阳;王良锋;纪良;王勋年;;仿生学翼型尾缘锯齿降噪机理[J];航空学报;2015年09期
2 许坤波;乔渭阳;纪良;陈伟杰;;尾缘锯齿结构的降噪物理机制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02期
3 张学迅;赵晓路;徐建中;;锯齿尾缘对翼型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05期
4 许影博;李晓东;;锯齿型翼型尾缘噪声控制实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2年01期
5 刘小民;汤虎;王星;席光;高德康;;苍鹰翼尾缘结构的单元仿生叶片降噪机理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杜辉;滕金芳;;机匣处理改善某单级跨声轴流压气机性能的机理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09期
7 李传鹏,胡骏,张燎原,王英锋;轴向间距变化对轴流压气机全流量特性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4年06期
8 刘大响;抓住机遇,加快航空动力的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2年02期
9 陆晓军;齿形叶片降低离心式风机噪声的实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亮;叶尖射流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王志强;高压压气机低速模拟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武威;锯齿尾缘叶片的气动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2 黄乾;基于大涡模拟的锯齿尾缘翼型流动分析及气动噪声预测[D];清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33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3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