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剩余能量感知功能的UAV补给能量调度方案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27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UAV网络的机遇和挑战
1.3 论文选题及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UAV网络的相关理论
2.1 UAV能耗模型及空地信道模型分析
2.1.1 UAV能耗模型分析
2.1.2 空地信道模型分析
2.2 UAV的3维节能部署策略研究现状
2.3 UAV网络补给能量调度方案研究现状
2.4 无线可充电网络补给能量调度方案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空闲UAV替换的UAV补给能量调度方案
3.1 系统场景及术语说明
3.1.1 系统场景
3.1.2 术语说明
3.2 UAV能耗模型分析
3.3 现有的UAV补给能量调度方法
3.3.1 系统建模
3.3.2 UAV依概率补给能量调度方案
3.4 基于空闲UAV替换的UAV补给能量调度方案
3.4.1 UAV补给能量调度问题的建模
3.4.2 目标函数的求解
3.4.3 基于空闲UAV替换的UAV补给能量调度方案
3.4.4 仿真结果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协作传输的UAV补给能量调度方案
4.1 引言
4.2 UAV能耗模型分析及系统建模
4.3 候选协作簇的构建
4.3.1 候选协作UAV集合的构建
4.3.2 候选协作簇的构建
4.4 UAV补给能量调度问题求解
4.4.1 给定预召回时刻,确定活跃UAV的协作状态
4.4.2 给定UAV状态,调整召回时刻
4.5 基于协作传输的UAV补给能量调度方案
4.6 仿真分析及性能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兴国;;健康饮食家庭必备四大神器[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7年08期
2 韩艳;王静宇;谭跃生;;基于剩余能量和覆盖率感知的分簇协议[J];现代电子技术;2016年09期
3 张绪言;冯国瑞;康立勋;杨双锁;;用剩余能量释放速度判定煤岩冲击倾向性[J];煤炭学报;2009年09期
4 唐礼忠,潘长良,王文星;用于分析岩爆倾向性的剩余能量指数[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胡勇;吴雯秀;朱哲辰;侯嘉;;基于剩余能量的多源无线协作网络中继选择策略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年01期
6 何忠华;袁一星;;基于剩余能量熵的供水管网可靠性优化设计[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7期
7 王嫱君;刘国繁;;基于剩余能量与能量消耗率的改进稳定选举协议[J];计算机工程;2017年06期
8 潘宇;;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电池剩余能量估计算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年17期
9 张绪言;康立勋;杨双锁;;煤岩冲击倾向性与剩余能量释放速度的关系[J];煤矿安全;2009年02期
10 王德安;;剩余能量补偿及面元均化技术在吉林探区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成小良;无线传感器网络剩余能量实时监测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何忠华;供水管网剩余能量熵及可靠性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笑楠;具有剩余能量感知功能的UAV补给能量调度方案[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曹宇;基于改进SEP协议的WSN能量优化方案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3 陈娇;无线携能通信系统中基于中继协作的传输方案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4 张晓慧;电磁耦合谐振充电方式下的多MC分配模型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5 王风茹;WRSNS的剩余能量及能量调度模型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6 贺健;基于剩余能量的zigbee的无线网络节能算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饶旋;剩余能量感知的无线传感网络移动数据收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李晓诚;基于小世界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袁庆军;Ad hoc网络中基于剩余能量和距离的广播算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黄麟;模拟不同海拔水下爆炸的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2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4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