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沉陷道面的地质聚合树脂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V351.11
【部分图文】:
性能进行了试验,包括新型地质聚合树脂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最大膨胀力随体密度的变化规律,为后续的研究分析提供基本参数。2、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地质聚合树脂约束力的影响,并建立、板中、板角三种注浆部位在各工况下的约束力求解方程。通过算例计算得到机陷道面某一抬升量下的约束力,结合第二章密度与膨胀力、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系分析确定不同工况下板底加注高聚物材料实现道面抬升调平时能够获取的凝固密度及弹性模量。3、利用前述两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采用选定的高聚物材料沉陷道面不停航处理、加固时道面承载能力改善的程度。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沉陷道面附加应力主要受沉降量和沉降范围的影响。在一定沉降范围下,针对不异沉降量加注高聚物加固调平,分析在不同工况及轻、中、重型飞机荷载作用下聚物注浆对机场沉陷道面承载力性能的影响。
图 2-3 路桥连接示意图2.2.3 试验过程为提高试验装置的密封性,在组装时确保方钢和钢板之间的联接用螺栓拧紧。组装试验装置前用毛刷将黄油均匀的涂抹在试验装置的内壁上,以保证膨胀力测试试验完成后可以轻松的将试样从模具中取出,为后续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做准备。首先静态应变仪通电预热,进行初始调零,设定修正系数,修正系数K根据应变计灵敏度系数Ki设置,修正系数K为2/Ki。采用半桥连接方式接好测点后,利用仪器上和接线箱的调零电位器对测点逐点进行初始调零,如果调不到0,则应记录下初始平衡值[27]。试验开始,要打开排气孔,通过喷嘴将新型地质聚合树脂浆液注入到试验装置中,当发现浆液从排气管冒出时,停止注浆并快速用螺栓封闭排气孔和注浆孔,然后进行膨胀力数据采集。试验过程中采用逐点测量逐点记录方式,即使用数字按钮测点切换开关,每5 s测量并记下测量值。60 s后完成测试,关闭电源,并对模具内固化体尺寸精确测量,秤取其质量,然后计算高聚物固化体密度。将试验获得的各测量值进行数据整理,代入公式 (2.1) 计算试验模具内新型地质聚合树脂浆液膨胀作用力。4 EPS (2.1)式中:P 膨胀作用力; 应变;E 弹性模量;S 钢筋横截面积。膨胀力测试试验结束后进行试样脱模,并用签字笔对试样进行编号,如图 2-6 所
图 2-6 脱模后高聚物试样分析得了12组最大膨胀力和新型地质聚合树脂材料密度不同密度的高聚物在60秒内新型地质聚合树脂材料化规律,得到新型地质聚合树脂材料反应的膨胀力0 10 20 30 40 50 .0.5.0.5.0.50.084g/cm30.097g/cm30.117g/cm30.130g/cm30.193g/cm30.234g/cm30.311g/cm30.397g/cm30.42g/cm30.519g/cm30.561g/cm30.589g/cm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国勇;黄旭栋;侯栋文;;场道加固高聚物注浆材料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2 苏尔好;黄崇伟;徐超;;软土地区机场跑道不均匀沉降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3 唐瑶;李碧清;肖先念;王复明;饶虹;唐霞;;高聚物注浆技术在城市污水管道修复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2015年06期
4 徐建国;胡会明;李松涛;李耀军;;地下管道脱空渗漏高聚物注浆抬升修复与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5 郑新国;刘竞;李书明;谢永江;曾志;杨德军;翁智财;刘相会;;高速铁路沉降无砟轨道结构注浆整体抬升修复关键技术[J];铁道建筑;2015年01期
6 任奕;;浦东机场四跑道西平滑软土地基堆载预压沉降监测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年05期
7 王龙;;机场刚性道面PCN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3年12期
8 边学成;程翀;王复明;蒋建群;陈云敏;;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高聚物注浆修复后动力性能及长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9 陆剑波;;注浆处置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严重错台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6期
10 张君静;肖昭升;;高聚物注浆技术处治高速公路病害的经济效益分析[J];公路工程;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玉龙;深厚结构性软土部分处理地基固结沉降性状及工程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革;聚氨酯发泡材料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薛海蛟;高性能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3 肖兴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和接缝传荷能力的关系[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刘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及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69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6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