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力矩陀螺用超声电机的设计及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448.22
【部分图文】:
并在 1966 年将其搭载在对日观测的天文台上,完成其对日观测时的姿态控制。图1.1 为美国在 70 年代成功研制基于轴承支撑的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并将该控制力矩陀螺成功应用在空间实验室[16-22]。其单个控制力矩陀螺力矩输出容量达 2700 N·m。美国为国际空间站姿态控制系统研制的力矩陀螺如图 1.2 所示,该控制力矩陀螺属基于轴承支撑的双框架控制陀螺力矩陀螺,控制力矩陀螺产生的总力矩容量达 19000 N·m。图 1.1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图 1.2 ISS 使用的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润滑支持设备及润滑脂,降低了设备失效风险,提高了系统可靠度。基于超声电机驱动力矩陀螺可以提高SGCMG系统的集成度,精简整个系统设备,提高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2 国内外 SGCMG 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是一种动量交换设备。通过改变高速转子角动量的同时,产生对基座的力矩,基座安装在航天飞行器上,从而实现对航天飞行器姿态的改变和控制。由用寿命长、工作精度高,世界各大航天强国都在此领域投入了研究。美国和前苏联由于经济实力强大,对控制力矩陀螺的研究比较早[14-22]。从上世纪 50 年,美国便开始了对控制力矩陀螺的研制工作[14-16]。美国开展了一系列机械轴承支撑的双制力矩陀螺的实验及探索,并于 60 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成功研制出使用轴承支撑的双框架矩陀螺,并在 1966 年将其搭载在对日观测的天文台上,完成其对日观测时的姿态控制1 为美国在 70 年代成功研制基于轴承支撑的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并将该控制力矩陀螺用在空间实验室[16-22]。其单个控制力矩陀螺力矩输出容量达 2700 N·m。美国为国际空间站姿态控制系统研制的力矩陀螺如图 1.2 所示,该控制力矩陀螺属基支撑的双框架控制陀螺力矩陀螺,控制力矩陀螺产生的总力矩容量达 19000 N·m。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陀螺具有力矩放大作用,且整体结构刚度优于多框架架控制力矩陀螺的研究。基于轴承支撑的控制力矩陀整体可靠性。因此和美国研究方向不同的是,前苏联60 年代苏联科学家就开始将控制力矩陀螺安装在气象闪电号”卫星等。并于 70 年代完成将其研制的磁悬浮站,80 年代中期又将其设计的控制力矩陀螺陀螺安装示为“和平号”国际空间站所使用的磁力悬浮单框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立丰;;超声电机:小装备,大作用[J];国际人才交流;2019年10期
2 郑伟;黄伟彬;周景亮;阮玉镇;;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超声电机测试系统设计[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8年01期
3 杨淋;赵淳生;;军民两用高性能超声电机的研发和产业化[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年09期
4 陆菲;韩敏;赵舒博;;超声电机专利技术综述[J];中国新通信;2018年18期
5 陶征;刘旭;胡斌;;响应面法的杆式超声电机有限元模型修正[J];声学学报;2017年03期
6 黄帅军;刘振;付前卫;姚志远;刘献伟;;基于双定子直线超声电机的移动平台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7年02期
7 郝铭;;超声电机驱动的控制系统探讨[J];时代农机;2017年07期
8 王笑竹;张健;;新型旋转驻波超声电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微电机;2016年02期
9 ;江苏丰科超声电机科技有限公司[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5年04期
10 ;赵淳生:追逐超声电机“中国梦”[J];中国民商;201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牛;V形直线超声电机动力学建模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董兆鹏;双谐振环形行波超声电机设计及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3 吕其宝;直线超声电机微观摩擦磨损分析和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4 李响;驻波型直线超声电机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5 史维佳;行波型超声电机调速特性复合补偿方法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张东升;旋转行波超声电机若干动力学问题分析[D];天津大学;2017年
7 李锦棒;基于数据驱动的行波超声电机剩余性能寿命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陈柱子;面内弯曲行波超声电机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9 牛子杰;行波型中空超声电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10 郝铭;纵弯复合平面超声电机及驱动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冉龙骐;MEMS行波超声电机启动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胡稳;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法兰定子超声电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3 唐洪权;控制力矩陀螺用超声电机的设计及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4 郭咏;预压力自调整行波超声电机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5 李南安;螺纹杆式直线超声电机结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6 洪鑫;用于微小型旋翼飞行器的超声电机的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7 王楠;中空型超声电机及其在舵机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8 王翔;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转子准零刚度动力学分析及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9 张百亮;L形板结构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10 马倩扬;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系统的机电特性测试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2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7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