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气动热环境下光传输算法及实现

发布时间:2020-11-09 10:46
   带有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高速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时,由于飞行速度很快高速飞行器周围的流场受到极端挤压,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在高速飞行器的头部附近产生激波和其他复杂的流场变化,在光学上引起折射率的起伏。与此同时,由于头罩与空气的剧烈相互作用,在高速飞行器的头部区域温度、压强发生剧烈的改变,使得高速飞行器最外面光学头罩产生明显的折射率变化和形变。当高速飞行器对目标成像时,目标光束由于经过折射率剧烈变化的流场区域,使得目标光束发生偏折、弥散,高速飞行器头部的光学头罩由于折射率和形变的非常显著,进一步使得进入光学系统的波前产生更大的畸变,降低了成像系统对目标的成像和识别。通过研究在高超音速下的流场和高速飞行器头罩的对入射波面的相位调制规律,可以帮助设计成像探测系统的波前编码,提高成像系统的探测精度。本文研究了高超音速高速飞行器在热环境下外流场和头罩的折射率、折射率梯度的分布以及头罩的形变分布,并建立适用于大多数光学窗口的气动光传输计算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光传输计算模型的研究。通过分析基于重构切片型网格的光传输算法的局限性,建立了外流场和头罩的数据融合模型;基于气动热环境下外流场和头罩的折射率梯度的局域均匀性假设,提出了折射率和折射率梯度的线性插值算法,建立了适用于多种类型光学窗口的气动光传输模型。(2)气动热环境下外流场和高速飞行器光学头罩的折射率梯度、头罩形变分布的研究。根据Gladstone-Dale公式计算了环绕在光学头罩周围流场的折射率场,根据热光效应计算了头罩的折射率分布,分析了头罩和外流场的折射率、折射率梯度、折射率梯度变化率,证明了局域内折射率梯度的均匀性,并分析了头罩的形变分布。(3)光传输模型的验证以及回转对称头罩的光传输特性研究。通过均匀折射率平板和光楔验证了光传输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计算误差;然后根据该模型对长径比为2的五种面形头罩进行了光传输仿真,分析了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219;O4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气动光传输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外流场光传输研究
        1.2.2 国内外头罩光传输研究
        1.2.3 国内外光传输仿真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传输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头罩和流场网格类型对光传影响
        2.2.1 切片型重构网格对光传计算影响
        2.2.2 非重构型网格以及数据融合
    2.3 光传输模型
        2.3.1 光传输计算原理
        2.3.2 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程计算
        2.3.3 折射率以及折射率梯度插值
        2.3.4 外流场和头罩的光传输步骤
    2.4 气动光学效应的光学评价
        2.4.1 波像差
        2.4.2 其他评价函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回转对称头罩的流场和头罩的折射率分布
    3.1 引言
    3.2 回转对称头罩的外流场密度和折射率分布
        3.2.1 外流场有限元计算模型
        3.2.2 外流场的密度和折射率分布
    3.3 回转对称头罩的头罩热响应和折射率、形变分布
        3.3.1 头罩的热响应计算模型
        3.3.2 头罩的热响应与折射率分布仿真分析
        3.3.3 头罩的形变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传输模型验证与光传输仿真
    4.1 引言
    4.2 仿真计算实现方法及平板和光楔的光传输模型验证
        4.2.1 仿真计算实现方法
        4.2.2 光传输模型验证
    4.3 回转对称头罩的光传输仿真
        4.3.1 外流场的光传输
        4.3.2 头罩光传输
    4.4 计算量和计算精度的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俊;;高职“光传输实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体系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6年35期

2 靳海涛;;超长距离全光传输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08期

3 洛思;ITU通过新标准,光传输能力大大提高[J];中国标准化;2004年01期

4 小平;空间光传输机[J];光机电信息;2002年03期

5 宋显曜;;光传输眼观六路[J];每周电脑报;2002年26期

6 ;我国光传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J];中国电子商情;2001年01期

7 ;NEC实现6.4 Tbps光传输速度[J];电视技术;2000年11期

8 马添翼;每秒40Gbit的光传输机电缆[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0年11期

9 肖石林;全光传输与全光通信[J];光通信技术;1997年03期

10 张林泉;1.55μm波段光传输方式的引入[J];四川邮电技术;198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小强;光载无线系统中的射频光传输及调控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周吉;多场作用下电光材料光传输特性与电调控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李婷;光在三维结构组织中传输的MC模拟及脑功能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喻霞;微光束整形元器件设计及光传输特性的量子结构调控[D];湖南大学;2012年

5 赵旭;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及生化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胡浩;高速光传输与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周黎明;高速光传输调制编码技术及网元互通的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李佳慧;腔量子系统中的高阶边带和光传输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9 于大伟;模分复用光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10 彭宽;基于数值与随机统计方法的光学成像光传输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荣达;气动热环境下光传输算法及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董冲;虚拟试验光传输环境建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罗武平;光传输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0年

4 裘亦波;亚波长结构金属薄膜中异常光传输的偏振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陆红艳;生物组织等效散射颗粒模型及其对光传输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宝龙;空间用微波光传输收发模块的热管理与封装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潘兴颂;基于多芯微结构光纤耦合机制的快慢光传输[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8 杨勇;长途光传输网络技术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李莎莎;相位动态调制型光子晶格中光传输现象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10 何晨平;内窥式光学分子影像的光传输研究及仿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6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76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e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