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转翼气动力特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15:56
扑翼飞行器集举升、悬停和推进功能于一体,因其独特的机动性与灵活性而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热点,特别在扑翼气动力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半转翼是一种以转动式拍动替代摆动式拍动的新型类扑翼系统,安徽工业大学仿生机械研究团队前期对气动力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由于平均升力系数是半转翼悬停状态下与前进飞行气动力性能的重要指标,且其只能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获得。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气动力特性和更大的升力,也需要探索半转翼翼片布局、翼片相位、翼片材料特性等对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自行研制的实验平台,开展悬停状态下与前进飞行气动力特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旨在为半转翼的理论设计提供实践指导。首先,研制出以单向转动为基础的第二代对侧式半转翼。在介绍半转翼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第一代对侧式半转翼驱动机构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第二代对侧式半转翼机构布置方案,加工制造出双翼片半转翼、四翼片半转翼实验样机,进行运行实验;并对双翼片半转翼在高速运动过程中,机身出现小幅振动,依据半转翼动平衡原理,重新设计出分布式配重形状、尺寸及安装位置。其次,研制出天平式与旋转式气动力特性测试装置。在确定测试装置总体...
【文章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enaud设计的扑翼机日本千叶工业大学的TaroFujikawa通过研究蝴蝶翅膀运动,在2008年设计
半转翼气动力特性实验研究而限制翼根弦向处运动,扑翼在往[8],扑翼机构如图 1.1 所示。图 1.1 Penaud 设计的扑翼机的 Taro Fujikawa 通过研究蝴蝶翅如图 1.2 所示。该飞行器大小和实扑运动时腹部向上抬起,上扑运动但相位相反。实际设计的飞行器可现像蝴蝶的一致性,还需要进一
运动时腹部向上抬起,上扑运相位相反。实际设计的飞行器像蝴蝶的一致性,还需要进 1.2 千叶工业大学的仿蝴蝶飞行 等将昆虫活体放置于风洞测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昆虫-11]。Dickson[12]等设计了不同型放置在装满矿物油的实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仿鸟组合半转翼Weis-Fogh效应及升力仿真[J]. 王孝义,张玉华,邵春阳,邱支振.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2]微型扑翼飞行器扑翼/尾翼气动干扰的数值研究[J]. 王掩刚,陈为雄,邓双厚,赵旭民. 航空动力学报. 2015(02)
[3]基于半转机构的类两足步行机构相对运动空间分析[J]. 陈富强,邱晗,刘京亮,王孝义,邱支振.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4]扑翼柔性变形对悬停气动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J]. 张兴伟,周超英,谢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01)
[5]类两足步行机构及其运动几何特征分析与应用[J]. 王孝义,梅林林,陈富强,邱支振.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1(06)
[6]一种非对称折叠扑翼的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J]. 张云飞,叶正寅,谢飞. 航空学报. 2011(11)
[7]低速翼型升阻特性实验台的设计与分析[J]. 孙建国,崔俊华,江善元.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0(04)
[8]双叶片立轴风力机及其性能分析[J]. 张玉华,邱支振,高根生. 机械传动. 2010(03)
[9]半转叶轮仿生推进器的实验研究[J]. 毛富志,潘紫微,邱支振,许立美. 机械传动. 2009(05)
[10]微型扑翼的推进特性实验研究[J]. 邵立民,宋笔锋,宋文萍. 实验流体力学. 2009(01)
硕士论文
[1]对侧式简约化半转翼设计与研究[D]. 李聪敏.安徽工业大学 2017
[2]半转机构简约化设计方法及半转翼样机的实现[D]. 张永强.安徽工业大学 2016
[3]微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飞行机理和控制方案研究[D]. 于冰.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7115
【文章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enaud设计的扑翼机日本千叶工业大学的TaroFujikawa通过研究蝴蝶翅膀运动,在2008年设计
半转翼气动力特性实验研究而限制翼根弦向处运动,扑翼在往[8],扑翼机构如图 1.1 所示。图 1.1 Penaud 设计的扑翼机的 Taro Fujikawa 通过研究蝴蝶翅如图 1.2 所示。该飞行器大小和实扑运动时腹部向上抬起,上扑运动但相位相反。实际设计的飞行器可现像蝴蝶的一致性,还需要进一
运动时腹部向上抬起,上扑运相位相反。实际设计的飞行器像蝴蝶的一致性,还需要进 1.2 千叶工业大学的仿蝴蝶飞行 等将昆虫活体放置于风洞测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昆虫-11]。Dickson[12]等设计了不同型放置在装满矿物油的实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仿鸟组合半转翼Weis-Fogh效应及升力仿真[J]. 王孝义,张玉华,邵春阳,邱支振.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2]微型扑翼飞行器扑翼/尾翼气动干扰的数值研究[J]. 王掩刚,陈为雄,邓双厚,赵旭民. 航空动力学报. 2015(02)
[3]基于半转机构的类两足步行机构相对运动空间分析[J]. 陈富强,邱晗,刘京亮,王孝义,邱支振.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4]扑翼柔性变形对悬停气动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J]. 张兴伟,周超英,谢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01)
[5]类两足步行机构及其运动几何特征分析与应用[J]. 王孝义,梅林林,陈富强,邱支振.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1(06)
[6]一种非对称折叠扑翼的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J]. 张云飞,叶正寅,谢飞. 航空学报. 2011(11)
[7]低速翼型升阻特性实验台的设计与分析[J]. 孙建国,崔俊华,江善元.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0(04)
[8]双叶片立轴风力机及其性能分析[J]. 张玉华,邱支振,高根生. 机械传动. 2010(03)
[9]半转叶轮仿生推进器的实验研究[J]. 毛富志,潘紫微,邱支振,许立美. 机械传动. 2009(05)
[10]微型扑翼的推进特性实验研究[J]. 邵立民,宋笔锋,宋文萍. 实验流体力学. 2009(01)
硕士论文
[1]对侧式简约化半转翼设计与研究[D]. 李聪敏.安徽工业大学 2017
[2]半转机构简约化设计方法及半转翼样机的实现[D]. 张永强.安徽工业大学 2016
[3]微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飞行机理和控制方案研究[D]. 于冰.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7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907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