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平流层飞艇飞行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3 23:58
  平流层飞艇是一种轻于空气、依靠浮力驻空并具有自主飞行能力的临近空间低动态浮空器。它具有滞空时间长、安全性高、经济性好、节能且环保等优点,在中继通讯、交通监测、军事侦察等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平流层飞艇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其飞行运动控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为实现平流层飞艇的高度调整,研究了调节升降舵改变高度的控制策略。构造了能使高度偏差收敛的飞艇俯仰角跟踪方程,将平流层飞艇的高度控制问题转化为其俯仰角的跟踪控制问题。根据飞艇小扰动线性化后的数学模型,设计其俯仰角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基于极点配置原理,调节控制律参数,调整升降舵以保证跟踪期望俯仰角指令,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在控制作用下,飞艇俯仰角发生改变实现其高度变化并达至预期高度,解决了欠驱动平流层飞艇高度控制问题。然后,研究了平流层飞艇水平面内三自由度航迹跟踪问题。根据飞艇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的数学模型,设计了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削弱了滑模抖动问题,保证了飞艇能够渐近跟踪指定的轨迹且提高跟踪精度。应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航迹跟踪控制能实现全局渐近稳定。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飞艇能...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平流层飞艇飞行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图1.1?HALE-D飞艇①?图1.2?LEMV飞艇②??

飞艇


号(ZY-1)”飞艇不负众望的完成了首飞测试。该飞艇长25m,气囊容积750m3,??最大飞行高度800m,最大可飞行风速8m/s,最大抗风能力12m/s,滞空时间长??达4h,如图1.7。ZY-1飞艇的飞行测试验证了临近空间飞艇在制造、导航控制等??方面的重要技术。2015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新疆马兰进行了一次低速临近??空间飞行测试,本次飞行器试飞时长达2h,其飞行已进入海拔19.3km的临近空??间。通过此次飞行试验,验证了结构形式,飞行器构型和非常规形态升空及返??回方式的可行性。??图1.7?“致远一号”飞艇①?图1.8?“圆梦号”飞艇②??2015年10月,一艘名为“圆梦号”临近空间飞艇在锡林浩特市成功完成了??飞行试验。该飞艇是北京南江空天公司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过数个日夜的??①图片来源:http://www_aerospacest.com/?p=93_???图片来源:赵达,刘东旭,孙康文,et?al.平流层飞艇研制现状、技术难点及发展趋势[J].航空??学报,2016,?37(1):45?-?56.??-5-??

艇体,坐标系,方向余弦矩阵,分角


图2.4地面坐标系与艇体坐标系间的关系??地面坐标系选取在地面某点位置,根据基坐标变换理论,可依次旋转三个??角度获得飞艇在空间的姿态,如图2.4,具体为先绕aj轴方向旋转分角,轴??与0%轴分别转到轴与cy轴形成,然后绕Oy轴方向旋转角,轴??与〇2e轴分别转到Or轴与轴形成0:^7,最后绕Or轴方向旋转^角,0?/轴??与0?轴分别转到轴与Os轴形成Ory2,表述如下。??0xeyeze?尺:(叻)>?0x'y'ze?.?()>?Oxy'z'?Oxyz??通过上述旋转变换,可以获得方向余弦矩阵(Direction?Cosine?Ma???trix,?DCM),?可以?由下式给出:??Reb?=?Rx(4>)Ry(9)Rz(ip)??cos?8?cos?-0?cos?6?sin?x/j?—?sin?8??=?sin?0?cos?x^smcj)?—?sin?cos?(j)?sin?9?sin?ip?sin?(j>?+?cos?xp?cos?<j>?cos?6?sin?(f>??sin?6?cos?-0?cos?(j)?+?sin?^?sin?(/)?sin?8?sin?ip?cos?(j)?—?cos?^?sin?cj)?cos?6?cos?(j)??(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阶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的稳定性条件[J]. 金辉宇,刘丽丽,兰维瑶.  自动化学报. 2018(09)
[2]线性自抗扰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的若干进展[J]. 陈增强,程赟,孙明玮,孙青林.  信息与控制. 2017(03)
[3]现代重载飞艇发展现状及趋势[J]. 闫峰,黄宛宁,杨燕初,祝榕辰.  科技导报. 2017(09)
[4]大气紊流下飞艇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控制[J]. 王鹤,李智斌.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7(02)
[5]自抗扰控制:研究成果总结与展望[J]. 李杰,齐晓慧,万慧,夏元清.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7(03)
[6]空中“巨无霸”——“留空者”10飞行器首次升空[J]. 温杰.  航空世界. 2016(10)
[7]重载飞艇旋翼式动力方案及适用性分析[J]. 王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11)
[8]基于PID神经网络的平流层飞艇姿态控制研究[J]. 张一,刘龙斌.  电子设计工程. 2016(03)
[9]线性/非线性自抗扰切换控制方法研究[J]. 李杰,齐晓慧,夏元清,高志强.  自动化学报. 2016(02)
[10]平流层飞艇研制现状、技术难点及发展趋势[J]. 赵达,刘东旭,孙康文,陶国权,祝明,武哲.  航空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平流层飞艇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 杨跃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2]自主飞艇的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D]. 张燕.上海交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无人飞艇飞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D]. 陈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08
[2]近空间飞艇飞行运动建模与控制研究[D]. 高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15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915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