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多支柱起落架载荷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1 18:02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是由前三点式起落架发展起来的,国内目前对多支柱起落架研究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技术。在我国自主研制宽体客机的背景下,开展多轮多支柱起落架车架载荷分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大型运输机波音747-400为研究对象,基于规范标准,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计算多轮多支柱起落架地面载荷的公式,主要包括对称着陆、偏航着陆、滚转着陆、滑跑刹车和地面转弯等工况。此外,建立全机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多轮多支柱起落架中单个支柱的缓冲性能,并在对称着陆和滚转着陆两种着陆工况下,分析了多支柱起落架的载荷分配情况并进行载荷分配改进。引入关联支柱技术,研究了支柱连通对多支柱起落架载荷分配的影响。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飞机机体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并求解其自由模态,将求解结果代入仿真分析软件中与刚性起落架组合成全机刚柔耦合模型并进行动力学着陆仿真计算,得出结果与刚性模型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并将先前的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代入比较做进一步分析。分析表明,刚性模型对称着陆下机身主起载荷远大于机翼主起,左滚转着陆下左侧主起载荷远大于右侧主起,支柱连通设计可以在小角度下减小机身主起与机翼主起间载荷的差距,...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美国军用运输机C-17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载荷分析研究4图1.4 伊尔-76 运输机 图1.5 伊尔-96 宽体客机图1.6 波音 747 宽体客机 图1.7 A380 宽体客机1.2.2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动力学研究现状现如今大型运输机和宽体客机许多选取多轮多支柱式起落架,这种起落架布局的飞机在完成落震、滑跑等机动时,飞机的机身、起落架的缓冲支柱以及机轮之间相互耦合会更加强烈,像过去一样使用某些简化理论就不能够全面模拟飞机在地面上的真实运动状态,这就需要建立新的飞机地面动力学模型[15]。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是探讨关于多轮多支柱起落架动力学模型的仿真[21-22]研究。在研究较早的英美等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波音公司就已经考虑到了轮胎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并推导出了小车式起落架在落震动力学下的着陆运动公式,建立小车式起落架缓冲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且探索了柔性机体对起落架着陆载荷的变化。在 1976 年,Wahi·M·K 探讨了影响缩流孔以及测流孔缩流系数的因数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载荷分析研究4图1.4 伊尔-76 运输机 图1.5 伊尔-96 宽体客机图1.6 波音 747 宽体客机 图1.7 A380 宽体客机1.2.2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动力学研究现状现如今大型运输机和宽体客机许多选取多轮多支柱式起落架,这种起落架布局的飞机在完成落震、滑跑等机动时,飞机的机身、起落架的缓冲支柱以及机轮之间相互耦合会更加强烈,像过去一样使用某些简化理论就不能够全面模拟飞机在地面上的真实运动状态,这就需要建立新的飞机地面动力学模型[15]。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是探讨关于多轮多支柱起落架动力学模型的仿真[21-22]研究。在研究较早的英美等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波音公司就已经考虑到了轮胎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并推导出了小车式起落架在落震动力学下的着陆运动公式,建立小车式起落架缓冲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且探索了柔性机体对起落架着陆载荷的变化。在 1976 年,Wahi·M·K 探讨了影响缩流孔以及测流孔缩流系数的因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舰载机拦阻着舰机身动态响应仿真分析[J]. 张晓晴,高华峰,张闰,朱小龙,何敏,刘晓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2]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挑战[J]. 田强,刘铖,李培,胡海岩.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7(05)
[3]多轮多支柱式飞机起落架运动特性仿真研究[J]. 王博,林皓. 航空工程进展. 2014(04)
[4]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J]. 肖兵. 科学大观园. 2008(21)
[5]“三方演义”大飞机?[J]. 胡思远. 航空知识. 2007(06)
[6]伊尔-76飞机简介及结构系统分析[J]. 姜百盈. 航空科学技术. 2006(02)
[7]大柔性飞机着陆响应弹性机体模型[J]. 史友进,张曾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8]多体动力学的休斯敦方法及其发展[J]. 刘又午. 中国机械工程. 2000(06)
[9]柔性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J]. 洪嘉振,蒋丽忠. 力学进展. 2000(01)
[10]关于陀螺系统动力学[J]. 黄克累. 力学情报. 1974(02)
博士论文
[1]飞机地面动力学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张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2]飞机起落架着陆动力学分析及减震技术研究[D]. 魏小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复杂载荷下舰载机拦阻着舰刚柔耦合动力学研究[D]. 高华峰.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飞行操纵系统PCU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D]. 曹任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3]大重载飞机起落架缓冲系统方案设计及动态性能分析[D]. 李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4]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多轮多支柱飞机地面载荷研究[D]. 李东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5]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及数值方法研究[D]. 林伟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
[6]多支柱式起落架布置形式对着陆性能的影响[D]. 郭湖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7]飞机操纵前轮转弯特性仿真研究[D]. 钱小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8]多支柱起落架飞机支柱刚度优化匹配设计[D]. 程福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9]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滑跑响应分析[D]. 李思政.西北工业大学 2006
[10]多轮多支柱飞机地面载荷研究[D]. 樊海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1339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美国军用运输机C-17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载荷分析研究4图1.4 伊尔-76 运输机 图1.5 伊尔-96 宽体客机图1.6 波音 747 宽体客机 图1.7 A380 宽体客机1.2.2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动力学研究现状现如今大型运输机和宽体客机许多选取多轮多支柱式起落架,这种起落架布局的飞机在完成落震、滑跑等机动时,飞机的机身、起落架的缓冲支柱以及机轮之间相互耦合会更加强烈,像过去一样使用某些简化理论就不能够全面模拟飞机在地面上的真实运动状态,这就需要建立新的飞机地面动力学模型[15]。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是探讨关于多轮多支柱起落架动力学模型的仿真[21-22]研究。在研究较早的英美等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波音公司就已经考虑到了轮胎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并推导出了小车式起落架在落震动力学下的着陆运动公式,建立小车式起落架缓冲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且探索了柔性机体对起落架着陆载荷的变化。在 1976 年,Wahi·M·K 探讨了影响缩流孔以及测流孔缩流系数的因数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载荷分析研究4图1.4 伊尔-76 运输机 图1.5 伊尔-96 宽体客机图1.6 波音 747 宽体客机 图1.7 A380 宽体客机1.2.2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动力学研究现状现如今大型运输机和宽体客机许多选取多轮多支柱式起落架,这种起落架布局的飞机在完成落震、滑跑等机动时,飞机的机身、起落架的缓冲支柱以及机轮之间相互耦合会更加强烈,像过去一样使用某些简化理论就不能够全面模拟飞机在地面上的真实运动状态,这就需要建立新的飞机地面动力学模型[15]。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是探讨关于多轮多支柱起落架动力学模型的仿真[21-22]研究。在研究较早的英美等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波音公司就已经考虑到了轮胎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并推导出了小车式起落架在落震动力学下的着陆运动公式,建立小车式起落架缓冲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且探索了柔性机体对起落架着陆载荷的变化。在 1976 年,Wahi·M·K 探讨了影响缩流孔以及测流孔缩流系数的因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舰载机拦阻着舰机身动态响应仿真分析[J]. 张晓晴,高华峰,张闰,朱小龙,何敏,刘晓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2]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挑战[J]. 田强,刘铖,李培,胡海岩.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7(05)
[3]多轮多支柱式飞机起落架运动特性仿真研究[J]. 王博,林皓. 航空工程进展. 2014(04)
[4]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J]. 肖兵. 科学大观园. 2008(21)
[5]“三方演义”大飞机?[J]. 胡思远. 航空知识. 2007(06)
[6]伊尔-76飞机简介及结构系统分析[J]. 姜百盈. 航空科学技术. 2006(02)
[7]大柔性飞机着陆响应弹性机体模型[J]. 史友进,张曾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8]多体动力学的休斯敦方法及其发展[J]. 刘又午. 中国机械工程. 2000(06)
[9]柔性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J]. 洪嘉振,蒋丽忠. 力学进展. 2000(01)
[10]关于陀螺系统动力学[J]. 黄克累. 力学情报. 1974(02)
博士论文
[1]飞机地面动力学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张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2]飞机起落架着陆动力学分析及减震技术研究[D]. 魏小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复杂载荷下舰载机拦阻着舰刚柔耦合动力学研究[D]. 高华峰.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飞行操纵系统PCU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D]. 曹任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3]大重载飞机起落架缓冲系统方案设计及动态性能分析[D]. 李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4]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多轮多支柱飞机地面载荷研究[D]. 李东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5]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及数值方法研究[D]. 林伟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
[6]多支柱式起落架布置形式对着陆性能的影响[D]. 郭湖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7]飞机操纵前轮转弯特性仿真研究[D]. 钱小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8]多支柱起落架飞机支柱刚度优化匹配设计[D]. 程福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9]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滑跑响应分析[D]. 李思政.西北工业大学 2006
[10]多轮多支柱飞机地面载荷研究[D]. 樊海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1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01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