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惯性及其组合导航技术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1-03-14 00:57
航天器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运动的飞行器,也包括部分从宇宙空间返回地球的飞行器。在航天器的飞行过程中,惯性敏感器是实现航天器姿态确定、速度变化测量的关键敏感器之一。随着航天器任务的不断扩展,航天器对惯性器件的使用日趋复杂,高精度定姿、惯性导航、组合导航等技术在应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以此为背景,对航天器惯性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包括惯性技术的使用方式、技术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文章来源】:导航与控制. 2020,19(Z1)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嫦娥四号前后台并行容错导航框架
SIDA内部功能模块图
全源导航系统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嫦娥四号着陆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J]. 张洪华,关轶峰,程铭,李骥,于萍,张晓文,王华强,杨巍,王志文,于洁,王泽国.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9(12)
[2]空间飞行器智能自主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思考[J]. 袁利,黄煌.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9(04)
[3]空间光学敏感器像素位置精确测量技术发展现状[J]. 张承钰,袁利,王立,武延鹏,王苗苗.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9(02)
[4]全源自适应导航技术研究[J]. 窦爱萍,李鹏,张磊,吴志川. 航空计算技术. 2018(05)
[5]一种基于地标的星敏感器低频误差在轨校正方法[J]. 庞博,李果,黎康,汤亮. 航天器工程. 2018(03)
[6]基于高轨航天器的GNSS接收机技术[J]. 高阳,王猛,刘蕾,车欢,张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17(03)
[7]星敏感器低频误差与陀螺漂移离线校正方法[J]. 赵琳,谢睿达,刘源,郝勇. 航空学报. 2017(05)
[8]嫦娥三号着陆器动力下降的自主导航[J]. 张洪华,李骥,关轶峰,黄翔宇.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4(12)
[9]惯性技术视角下动态重力测量技术评述(三):惯性导航与重力测量的融合[J]. 常国宾,李胜全. 海洋测绘. 2014(05)
[10]嫦娥三号着陆器的陀螺在轨标定[J]. 李骥,张洪华,赵宇,梁俊,张晓文,关轶峰,黄翔宇.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4(06)
本文编号:3081212
【文章来源】:导航与控制. 2020,19(Z1)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嫦娥四号前后台并行容错导航框架
SIDA内部功能模块图
全源导航系统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嫦娥四号着陆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J]. 张洪华,关轶峰,程铭,李骥,于萍,张晓文,王华强,杨巍,王志文,于洁,王泽国.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9(12)
[2]空间飞行器智能自主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思考[J]. 袁利,黄煌.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9(04)
[3]空间光学敏感器像素位置精确测量技术发展现状[J]. 张承钰,袁利,王立,武延鹏,王苗苗.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9(02)
[4]全源自适应导航技术研究[J]. 窦爱萍,李鹏,张磊,吴志川. 航空计算技术. 2018(05)
[5]一种基于地标的星敏感器低频误差在轨校正方法[J]. 庞博,李果,黎康,汤亮. 航天器工程. 2018(03)
[6]基于高轨航天器的GNSS接收机技术[J]. 高阳,王猛,刘蕾,车欢,张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17(03)
[7]星敏感器低频误差与陀螺漂移离线校正方法[J]. 赵琳,谢睿达,刘源,郝勇. 航空学报. 2017(05)
[8]嫦娥三号着陆器动力下降的自主导航[J]. 张洪华,李骥,关轶峰,黄翔宇.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4(12)
[9]惯性技术视角下动态重力测量技术评述(三):惯性导航与重力测量的融合[J]. 常国宾,李胜全. 海洋测绘. 2014(05)
[10]嫦娥三号着陆器的陀螺在轨标定[J]. 李骥,张洪华,赵宇,梁俊,张晓文,关轶峰,黄翔宇.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4(06)
本文编号:3081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08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