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腔分流式机翼气动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16:34
无人机气动设计是无人机设计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决定无人机飞行性能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固定翼的一种特殊气动布局机翼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内腔分流式结构的特殊气动布局无人机,对其气动效率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无人机气动设计的要求,本文着重于设计了一种气流通过机翼内部,并从机翼上表面流出的特殊结构翼型。通过实物模型的制作和风洞吹风实验完成机翼和整体无人飞机的气动特性研究;同时,对试验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形成对比分析;以得出内腔分流式翼型的气动特性。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无人机机翼内部结构环境设计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翼型,设计完成研究机翼的内部结构环境,并做初步的气动特性方面的理论分析。2、无人机机翼气动分析及优化改进设计将研究机翼制作成实物模型,进行风洞实验,得出气动性能参数。同时,将普通翼型进行风洞实验,然后将两者分析对比。对比之后对翼型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将改进之后的翼型制作实物模型,进行风洞实验,以获得更好的气动特性。3、无人机三维建模及气动仿真分析为了验证本文研究的内腔分流式翼型的是否具有良好的气动效率,将建好的三维模型进行流体力学CFD气动仿真分析。利用Hypermesh...
【文章来源】: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翼龙Ⅰ无人机
昌航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探测性翼、飞翼布局、无尾布局等。变前掠翼及变后掠翼布局具有卓越的气动性能,美国变前掠翼验证机 X俄罗斯 S-37 是变前掠翼的典型代表。变前掠翼的特点是可明显减少跨声速和提高机动性。变后掠翼的特点是减少高速飞行时气动阻力,并且在目前飞车的研究中也得到应用。
图 1-3 X-47B 无人机1.3 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本文首先以无人机机翼气动布局作为研究对象。先设计了一种具有内腔结构的特殊机翼,经过初步气动分析后,对其进行风洞实验研究,得出其气动效率情况;其次,对研究翼型进行结构优化和设计上的改进,将改进方案的机翼进行风洞实验研究,分析其气动效率情况;并将研究机翼应用到无人机上,进行三维建模和 CFD 仿真分析,得出具有特殊结构的内腔分流式机翼的无人机的气动特性;最后将研究机翼应用到无人机气动特性的研究上,设计成整架无人机模型,进行风洞实验,验证机翼在整架飞机上的气动效率,并分析本研究的特殊结构无人机的气动特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安排:1、第 1 章为绪论部分,交代了无人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介绍了无人机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用无人机发展概况与展望[J]. 杨陆强,果霖,朱加繁,高志超,周体全,喻自荣,彭继文,张汝坤. 农机化研究. 2017(08)
[2]NACA4412翼型低速绕流数值计算中湍流模型对比[J]. 闫文辉,薛然然. 航空学报. 2017(S1)
[3]低雷诺数下二维翼型层流分离颤振特性[J]. 李国俊,白俊强,唐长红,刘南,乔磊. 航空学报. 2017(11)
[4]风洞洞壁对风力机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J]. 白井艳,张磊,李星星,杨科.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6(12)
[5]不同雷诺数下翼型气动特性及层流分离现象演化[J]. 刘强,刘强,白鹏,李锋. 航空学报. 2017(04)
[6]美国军用无人机发展的历史透析[J]. 程诚,李成智,杨立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02)
[7]菱形翼布局无人机多舵面控制特性研究[J]. 王亚龙,祝小平,周洲,王睿. 飞行力学. 2016(02)
[8]某型无人机全机仿真平台设计[J]. 路引,郭昱津,浦黄忠,陈睿璟. 四川兵工学报. 2015(05)
[9]关于机翼升力原因的分析[J]. 郑恩斌. 科技风. 2015(05)
[10]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转向架构架参数化建模[J]. 吴文龙,金新灿. 铁道机车车辆. 2015(01)
博士论文
[1]基于CFD的飞行器高保真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D]. 夏陈超.浙江大学 2016
[2]飞翼布局无人机鲁棒滑模非线性飞行控制研究[D]. 谭健.西北工业大学 2015
[3]风力机翼型的气动优化设计与风洞试验[D]. 樊艳红.西北工业大学 2015
[4]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D]. 王丹.西北工业大学 2015
[5]全复合材料无人机机翼结构优化设计[D]. 丁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4
[6]机翼大攻角分离流控制技术研究[D]. 白亚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翼身融合无人机的总体设计与气动分析[D]. 石领先.南昌航空大学 2017
[2]固定翼无人机总体设计及自主着陆控制技术研究[D]. 高丽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3]固定翼无人机不确定性建模研究[D]. 朱菲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4]某型无尾飞翼无人机气动布局设计与分析[D]. 闵山山.华中科技大学 2015
[5]小型复合材料无人机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D]. 马佳.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5
[6]多涵道无人机总体设计及气动特性分析[D]. 贺兴柱.吉林大学 2014
[7]低速无人机动态气动特性数值模拟及布局研究[D]. 关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8]“W”型无尾布局飞机的气动外形研究[D]. 孙静.西北工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33411
【文章来源】: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翼龙Ⅰ无人机
昌航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探测性翼、飞翼布局、无尾布局等。变前掠翼及变后掠翼布局具有卓越的气动性能,美国变前掠翼验证机 X俄罗斯 S-37 是变前掠翼的典型代表。变前掠翼的特点是可明显减少跨声速和提高机动性。变后掠翼的特点是减少高速飞行时气动阻力,并且在目前飞车的研究中也得到应用。
图 1-3 X-47B 无人机1.3 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本文首先以无人机机翼气动布局作为研究对象。先设计了一种具有内腔结构的特殊机翼,经过初步气动分析后,对其进行风洞实验研究,得出其气动效率情况;其次,对研究翼型进行结构优化和设计上的改进,将改进方案的机翼进行风洞实验研究,分析其气动效率情况;并将研究机翼应用到无人机上,进行三维建模和 CFD 仿真分析,得出具有特殊结构的内腔分流式机翼的无人机的气动特性;最后将研究机翼应用到无人机气动特性的研究上,设计成整架无人机模型,进行风洞实验,验证机翼在整架飞机上的气动效率,并分析本研究的特殊结构无人机的气动特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安排:1、第 1 章为绪论部分,交代了无人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介绍了无人机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用无人机发展概况与展望[J]. 杨陆强,果霖,朱加繁,高志超,周体全,喻自荣,彭继文,张汝坤. 农机化研究. 2017(08)
[2]NACA4412翼型低速绕流数值计算中湍流模型对比[J]. 闫文辉,薛然然. 航空学报. 2017(S1)
[3]低雷诺数下二维翼型层流分离颤振特性[J]. 李国俊,白俊强,唐长红,刘南,乔磊. 航空学报. 2017(11)
[4]风洞洞壁对风力机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J]. 白井艳,张磊,李星星,杨科.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6(12)
[5]不同雷诺数下翼型气动特性及层流分离现象演化[J]. 刘强,刘强,白鹏,李锋. 航空学报. 2017(04)
[6]美国军用无人机发展的历史透析[J]. 程诚,李成智,杨立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02)
[7]菱形翼布局无人机多舵面控制特性研究[J]. 王亚龙,祝小平,周洲,王睿. 飞行力学. 2016(02)
[8]某型无人机全机仿真平台设计[J]. 路引,郭昱津,浦黄忠,陈睿璟. 四川兵工学报. 2015(05)
[9]关于机翼升力原因的分析[J]. 郑恩斌. 科技风. 2015(05)
[10]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转向架构架参数化建模[J]. 吴文龙,金新灿. 铁道机车车辆. 2015(01)
博士论文
[1]基于CFD的飞行器高保真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D]. 夏陈超.浙江大学 2016
[2]飞翼布局无人机鲁棒滑模非线性飞行控制研究[D]. 谭健.西北工业大学 2015
[3]风力机翼型的气动优化设计与风洞试验[D]. 樊艳红.西北工业大学 2015
[4]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D]. 王丹.西北工业大学 2015
[5]全复合材料无人机机翼结构优化设计[D]. 丁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4
[6]机翼大攻角分离流控制技术研究[D]. 白亚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翼身融合无人机的总体设计与气动分析[D]. 石领先.南昌航空大学 2017
[2]固定翼无人机总体设计及自主着陆控制技术研究[D]. 高丽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3]固定翼无人机不确定性建模研究[D]. 朱菲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4]某型无尾飞翼无人机气动布局设计与分析[D]. 闵山山.华中科技大学 2015
[5]小型复合材料无人机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D]. 马佳.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5
[6]多涵道无人机总体设计及气动特性分析[D]. 贺兴柱.吉林大学 2014
[7]低速无人机动态气动特性数值模拟及布局研究[D]. 关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8]“W”型无尾布局飞机的气动外形研究[D]. 孙静.西北工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33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23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