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大直径薄壁深腔类框环零件加工工艺

发布时间:2021-07-23 12:16
  针对某薄壁深腔类框环零件结构特点,分析其制造难点,结合现有加工设备,对工艺路线、车削和铣削等过程进行分析,给出具体的加工工艺流程。 

【文章来源】: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0,(03)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大直径薄壁深腔类框环零件加工工艺


产品结构示意

路径图,斜面,刀具,路径


为解决这一问题,工艺人员将分层界面进行调整,将原斜面部分切削深度由40mm调整至30m m,进而将中心位置螺旋进刀改为斜面外部指定点进刀(见图3),既避免了程序进刀时直接切削,又缩短了进刀路径长度。斜面部分剩余的10mm高度采用与底面型腔部分相同的加工方式,连续切削。(2)型腔部分的铣削网格型腔部分采用传统“型腔铣”方式,由网格中心处进刀,沿外形轮廓逐层向外切削,直至型腔底面。然而,精铣时工艺人员发现型腔侧壁拐角处存在明显振纹,不符合工艺文件要求,如图4a所示。

拐角,切削过程,铣刀


分析认为,网格型腔高速切削时,在拐角处铣刀运动速度及方向发生改变,由于机床惯性影响造成刀具振颤,稳定性降低,影响切削表面质量,且该位置存在轻微过切现象。此外,拐角处切削时铣刀约1/4区域同时进行作业,铣刀与工件接触方式由线接触改为面接触,导致瞬时切削阻力骤增,进一步增大该处表面粗糙度值,切削过程如图4b所示。因此,根据网格特点,定制φ28R5非标铣刀,网格拐角处R1mm圆滑过渡,平衡切削阻力,提高表面切削质量。网格型腔由螺旋进刀改为指定点直接进刀方式,有效避免了机床小范围内频繁“抖动”问题,提高切削参数,进一步提升切削效率,单网格铣削时间由195.3m i n缩短至157.5m i n,效率提升19.3%,效果详见表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振动时效原理分析及在大型环框类零件上的应用[J]. 刘晓霏.  航天制造技术. 2008(06)
[2]谈谈车削步骤的选择原则[J]. 苏清玲.  科学大众. 2007(06)



本文编号:3299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299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8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