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扰动的自适应补偿
发布时间:2021-08-25 11:03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以搭载的多通道光学载荷为获取信息的手段,同时又结合了航空载体的广域机动性,成为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战场信息获取的重要环节,在近年来的局部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围绕提升光电稳定平台的动态响应性能和扰动抑制性能,本文在下面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首先针对速度环PI控制器中由于积分项的滞后特性造成的系统超调问题,本文分析了在积分部分引入e指数“渐消因子”对系统超调特性的改善,并推导了衰减因子PI控制器在拉氏变化下的一般表达式。伯德图显示,改进型PI控制器的中频段更宽且穿越频率更大,具有更高的闭环谐振带宽和更低的谐振峰值。阶跃响应曲线对比结果显示,改进型PI控制器明显改善了系统的超调特性和调节时间,显著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并且提升了扰动抑制能力。其次考虑到摩擦力难以建模和模型参数不固定的特点,研究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自适应补偿方法,并分别采用梯度法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摩擦力的补偿策略。根据仿真中发现的难以直接适用的问题,对原有的控制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带有“双反馈回路”的控制结构,根据改进结构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律并证明了其收敛性。仿真实例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结构具...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收割者”无人机及其搭载的光电稳定平台
第 5 章 实验本章主要是对第三章和第四章的部分主要研究内容的实验验证,以及对实果的讨论,从而印证理论研究的可用性,并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1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扰动补偿实验基于 Lyapunov 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用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这里选择对采用“双反馈回路”结构,基于 Lyapun论的设计结果进行试验。实验对象采用大尺寸环形电机及导电环,特殊的结构导致其轴系存在周期化的强扰动力矩,严重影响速度的输出精度。根据正弦扫频的结果选择参考为0.1125( )0.44MP ss ,试验内容及结果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类不确定运动系统的空间迭代学习控制[J]. 刘娇龙,董新民,薛建平,王海涛.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7(02)
[2]基于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的陀螺信号处理[J]. 朱枫,张葆,李贤涛,王正玺,张士涛.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6)
[3]基于LuGre模型的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摩擦力矩补偿[J]. 晋超琼,张葆,李贤涛,申帅,朱枫.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30)
[4]陀螺稳定平台扰动的自抗扰及其滤波控制[J]. 丛爽,孙光立,邓科,尚伟伟,沈宏海. 光学精密工程. 2016(01)
[5]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超声波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控制[J]. 史敬灼,沈晓茜,司彦娜. 微电机. 2014(02)
[6]超声波电动机MIT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控制[J]. 沈晓茜,史敬灼. 微特电机. 2013(06)
[7]数字电路噪声分析及其抑制方法的研究[J]. 金艳梅.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3(03)
[8]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惯性平台摩擦补偿方法[J]. 于爽,付庄,闫维新,赵言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11)
[9]高精确度速率转台伺服控制系统波动力矩的抑制[J]. 霍鑫,姚郁.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7(02)
[10]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力补偿的研究[J]. 王喜明,刘红,高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05)
博士论文
[1]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扰动抑制技术的研究[D]. 李贤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4
[2]直流PWM伺服系统低速平稳性研究[D]. 翟百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05
[3]交流驱动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技术[D]. 胡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4]伺服系统低速特性与抖动补偿研究[D]. 陈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01
硕士论文
[1]基于摩擦力补偿的干扰观测器在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应用[D]. 晋超琼.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6
[2]基于波波夫超稳定理论的超声波电机MRAC控制研究[D]. 沈晓茜.河南科技大学 2014
[3]有限时间迭代学习控制:反馈辅助策略[D]. 周国良.浙江工业大学 2013
[4]时滞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研究[D]. 冯海燕.南京理工大学 2008
[5]力矩电机动力学性能测试研究[D]. 黄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6]基于DSP的数字滤波器设计[D]. 许臣蓉.武汉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61995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收割者”无人机及其搭载的光电稳定平台
第 5 章 实验本章主要是对第三章和第四章的部分主要研究内容的实验验证,以及对实果的讨论,从而印证理论研究的可用性,并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1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扰动补偿实验基于 Lyapunov 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用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这里选择对采用“双反馈回路”结构,基于 Lyapun论的设计结果进行试验。实验对象采用大尺寸环形电机及导电环,特殊的结构导致其轴系存在周期化的强扰动力矩,严重影响速度的输出精度。根据正弦扫频的结果选择参考为0.1125( )0.44MP ss ,试验内容及结果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类不确定运动系统的空间迭代学习控制[J]. 刘娇龙,董新民,薛建平,王海涛.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7(02)
[2]基于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的陀螺信号处理[J]. 朱枫,张葆,李贤涛,王正玺,张士涛.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6)
[3]基于LuGre模型的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摩擦力矩补偿[J]. 晋超琼,张葆,李贤涛,申帅,朱枫.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30)
[4]陀螺稳定平台扰动的自抗扰及其滤波控制[J]. 丛爽,孙光立,邓科,尚伟伟,沈宏海. 光学精密工程. 2016(01)
[5]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超声波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控制[J]. 史敬灼,沈晓茜,司彦娜. 微电机. 2014(02)
[6]超声波电动机MIT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控制[J]. 沈晓茜,史敬灼. 微特电机. 2013(06)
[7]数字电路噪声分析及其抑制方法的研究[J]. 金艳梅.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3(03)
[8]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惯性平台摩擦补偿方法[J]. 于爽,付庄,闫维新,赵言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11)
[9]高精确度速率转台伺服控制系统波动力矩的抑制[J]. 霍鑫,姚郁.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7(02)
[10]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力补偿的研究[J]. 王喜明,刘红,高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05)
博士论文
[1]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扰动抑制技术的研究[D]. 李贤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4
[2]直流PWM伺服系统低速平稳性研究[D]. 翟百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05
[3]交流驱动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技术[D]. 胡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4]伺服系统低速特性与抖动补偿研究[D]. 陈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01
硕士论文
[1]基于摩擦力补偿的干扰观测器在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应用[D]. 晋超琼.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6
[2]基于波波夫超稳定理论的超声波电机MRAC控制研究[D]. 沈晓茜.河南科技大学 2014
[3]有限时间迭代学习控制:反馈辅助策略[D]. 周国良.浙江工业大学 2013
[4]时滞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研究[D]. 冯海燕.南京理工大学 2008
[5]力矩电机动力学性能测试研究[D]. 黄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6]基于DSP的数字滤波器设计[D]. 许臣蓉.武汉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61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36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