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空间基准黑体源热控设计及相变固定点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5 06:00
  长期在轨运行期间,空间黑体源由于受到冲击、振动以及自然老化的影响,导致量值的漂移,进而致使空间有效载荷的定标精度降低,扩大了定标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因此,构建可溯源的空间基准黑体源,对于气候变化监测、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红外遥感、辐射定标等领域测试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一种可溯源至国际单位SI的空间基准黑体源,并对空腔法向发射率和微型相变固定点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所得结论对于空间基准黑体源和微型相变固定点的研制以及量值的有效溯源具有重要意义。系统阐述了铂电阻在轨量值溯源技术,基于该技术和发射率在轨测量方法构建了一种可温度溯源的空间基准黑体源机械结构,内部含有汞固定点(Hg)、水三相点(H2O)、镓固定点(Ga)、镓铟合金点(Ga-In)、镓锡合金点(Ga-Sn)以及70摄氏度高温合金点,其工作温度范围230K~350K。同时,从辐射—导热—相变耦合传热原理出发建立了空间基准黑体源热量传递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的热分析,确定了加热器的位置、尺寸和电阻等参数。针对空间基准黑体源空腔发射率开展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基于反向蒙特卡罗法和材料表面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建立了定向发射...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空间基准黑体源热控设计及相变固定点特性分析


底部聚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星载固定点黑体辐射源的研制[J]. 胡朝云,郝小鹏,宋健,文平,常稼强,顾明剑,丁雷.  计量学报. 2019(02)
[2]准绝热法微型镓固定点相变特性研究[J]. 徐春媛,夏蔡娟,郝小鹏,孙建平,文平,宋健,原遵东.  计量学报. 2017(01)
[3]风云卫星的红外遥感亮度温度国家计量标准装置[J]. 郝小鹏,宋健,孙建平,许敏,原遵东,刘曾林.  光学精密工程. 2015(07)
[4]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反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孟鹏,胡勇,巩彩兰,李志乾,栗琳,周颖.  遥感信息. 2012(06)
[5]对地观测技术最新进展评述[J]. 林宗坚,李德仁,胥燕婴.  测绘科学. 2011(04)
[6]对地观测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技术需求[J]. 安培浚,高峰,曲建升.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06)
[7]A novel radiant source for infrared calibration by using a grooved surface[J]. 张宏,戴景民.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6(05)
[8]卫星热红外遥感在火山活动性监测中的应用[J]. 屈春燕,单新建,马瑾.  地震地质. 2006(01)
[9]黑体空腔发射率计算的蒙特卡罗模型[J]. 黄东涛,陆家钦,段宇宁,原遵东,赵琪.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2)
[10]黑体空腔辐射理论的发展[J]. 陈守仁,陈宏磐,褚载祥.  仪器仪表学报. 1982(03)

博士论文
[1]空间基准黑体辐射源溯源技术及在轨发射率测量技术研究[D]. 宋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9
[2]金属碳共晶及包晶高温固定点研究[D]. 董伟.清华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真空低背景红外亮度温度校准方法研究[D]. 龚律宇.成都理工大学 2017
[2]微型固定点相变特性的研究[D]. 徐春媛.西安工程大学 2017
[3]星载自校准黑体辐射源测量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D]. 宋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2015
[4]基于BRDF的光机系统杂散辐射研究[D]. 石栋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77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477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c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