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FY-3D卫星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热控设计及在轨验证

发布时间:2021-12-16 10:32
  FY-3D卫星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结构布局紧凑,在较小尺寸空间内布置有8个镜头组件、12台电子设备和3台电机。内热源数量众多,光学镜头控温精度要求高,热控功耗及散热面资源紧张,使热控系统设计难度较大。基于热管理、辐射间接热控、辐射冷却及结构热控协同优化设计等多种思路对监测仪热控系统进行设计,有效解决热控难题。入轨后监测仪历经了多个工况模式切换,在轨温度数据表明,所有工况模式下各部组件温度都满足指标要求,且光学镜头温度稳定度较高,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干涉仪关键件最大温度波动在±0.15℃以内,其他光学镜头组件最大温度波动在±0.45℃以内,且无论整轨待机模式还是正常工作模式,基于热管理的2组电子设备散热系统都无需消耗热控功耗,实现了多热源复杂机制下高精度控温及节能热设计。 

【文章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46(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FY-3D卫星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热控设计及在轨验证


监测仪结构布局及卫星平台载荷布局

示意图,音圈电机,机组,二维


图1 监测仪结构布局及卫星平台载荷布局干涉仪光机组件除基座和分束镜头外,还安装有摆臂组件和激光探测器,在摆臂两端分别安装一个角镜,摆臂机构采用一台音圈电机作为驱动电机,该音圈电机动子为磁缸。监测仪成像时,干涉仪摆臂末端角镜在音圈电机驱动下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与分束镜协同工作,对由二维指向镜引入的目标信号进行干涉调制,经干涉仪干涉调制的信号再进入后续光学系统。干涉仪光机组件及其音圈电机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示意图,音圈电机,干涉仪,半导体制冷


4个谱段探测器中,谱段2~谱段4探测器都需在低温下工作,因此谱段2~谱段4探测器封装在半导体制冷控制器内,半导体制冷控制器保证探测器工作在低温度,半导体制冷控制器则通过面积较小的耳片安装在探测器电路盒壳体上。1.2 监测仪入轨初期经历的工况模式及在轨控 温指标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分四号”卫星相机热控系统设计及验证[J]. 于峰,徐娜娜,赵宇,徐先锋,封艳广.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6(04)
[2]“高分二号”卫星相机热控系统的设计与验证[J]. 赵振明,鲁盼,宋欣阳.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5(04)
[3]大型三反离轴相机热控设计及在轨飞行验证[J]. 陈维春,王海星.  光学仪器. 2015(02)
[4]间接热控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器恒温控制中的应用[J]. 宋欣阳,高娟,赵振明,鲁盼.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5(02)
[5]地球静止轨道甚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热控方案[J]. 张月,王超,苏云,焦建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4(09)
[6]空间光学遥感器热控技术研究[J]. 李春林.  宇航学报. 2014(08)
[7]热管理技术在紫外成像光谱仪热控制中的应用[J]. 郭亮,吴清文,黄勇,王淑荣.  光学精密工程. 2014(07)
[8]某空间光谱成像仪热管理初析[J]. 申春梅,李春林,高长春.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06)
[9]载人航天器热管理技术发展综述[J]. 范含林.  航天器工程. 2007(01)
[10]大型航天器热管理系统集成分析[J]. 徐小平,李劲东,范含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04(04)



本文编号:3537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537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e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