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飞机起落架摆振动力学分析及其非线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23:24

  本文关键词:飞机起落架摆振动力学分析及其非线性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起落架 摆振 动力学分析 分岔分析 仿真 结构间隙


【摘要】:起落架摆振是飞机起降过程中在地面滑跑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对飞机的安全性、经济性与操纵性等具有很大的危害。本文采用理论分析、非线性分岔分析及动力学仿真多种手段,分析和研究了飞机起落架摆振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考虑轮胎变形、支柱和减摆传动系统弹性的多自由度摆振线性分析模型,研究了起落架结构和轮胎参数对摆振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应用分岔理论,建立了考虑支柱扭转和侧向弯曲的非线性起落架摆振动力学模型,详细介绍了摆振分岔分析得到侧向弯曲自由度和扭转自由度摆振区域的步骤。通过对轮间距和机轮转动惯量这两个物理量在不同工况下与双轮不共转构型的分析对比,得出双轮共转起落架对防止摆振的影响与作用。基于LMS Virtual.Lab Motion三维动力学平台,采用某型飞机的真实数据建立了柔性前起落架模型,用真实实验数据校验了前起落架摆振模型的准确性。针对该型飞机现有减摆器结构的装机阻尼,验证了柔性前起落架和考虑机体运动的全机模型两种情况下可以满足摆振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了考虑起落架结构间隙的飞机摆振动力学建模的方法和流程,研究了不同间隙大小、不同间隙位置及单间隙与多间隙结构等因素对摆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间隙的存在会极大程度地恶化起落架系统的防摆性能。最后从设计及使用过程的检查保障两个方面,提出针对飞机因为结构间隙引起的摆振问题解决措施。
【关键词】:起落架 摆振 动力学分析 分岔分析 仿真 结构间隙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注释表11-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摆振研究现状13-17
  • 1.2.1 国外研究概况13-14
  • 1.2.2 国内研究概况14-15
  • 1.2.3 摆振非线性分析方法概况15-16
  • 1.2.4 虚拟样机技术在摆振分析中的应用16-17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7-18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8-19
  • 第二章 线性摆振稳定性分析19-35
  • 2.1 引言19
  • 2.2 摆振动力学模型19-22
  • 2.3 摆振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判别方法22-23
  • 2.4 摆振方程组的化简23-27
  • 2.5 摆振动力学参数分析27-33
  • 2.5.1 稳定距对摆振的影响27-28
  • 2.5.2 支柱侧弯刚度对摆振的影响28-29
  • 2.5.3 减摆器传动刚度对摆振的影响29-30
  • 2.5.4 垂向载荷对摆振的影响30-31
  • 2.5.5 机轮转动惯量对摆振的影响31-33
  • 2.5.6 机轮的充气压力对摆振的影响33
  • 2.6 本章小结33-35
  • 第三章 起落架非线性摆振分岔分析35-51
  • 3.1 引言35-36
  • 3.2 非线性起落架摆振动力学模型36-38
  • 3.3 摆振分岔分析步骤38-42
  • 3.4 双轮共转构型的起落架摆振分析42-50
  • 3.4.1 摆振动力学模型43-45
  • 3.4.2 轮间距对双轮共转起落架摆振的影响45-48
  • 3.4.3 机轮转动惯量对双轮共转起落架摆振的影响48-50
  • 3.5 小结50-51
  • 第四章 起落架摆振滑行虚拟试验51-65
  • 4.1 引言51-52
  • 4.2 前起落架摆振建模方法52-58
  • 4.2.1 缓冲支柱柔性体模型52-53
  • 4.2.2 减摆器力元53-54
  • 4.2.3 轮胎力模型54-55
  • 4.2.4 起落架模型校验55-57
  • 4.2.5 道面激励模型及摆振稳定性判据57-58
  • 4.3 摆振动力学虚拟试验结果分析58-64
  • 4.3.1 柔性前起落架摆振虚拟试验模型58-60
  • 4.3.2 全机摆振动力学模型60-63
  • 4.3.3 不同摆振仿真模型对比63-64
  • 4.4 小结64-65
  • 第五章 考虑起落架结构间隙的摆振稳定性研究65-77
  • 5.1 引言65-66
  • 5.2 含起落架结构间隙的摆振动力学建模66-72
  • 5.2.1 间隙矢量模型67
  • 5.2.2 含运动副间隙的机构动力学模型67-68
  • 5.2.3 动力学仿真中结构间隙的处理68-72
  • 5.3 摆振稳定性仿真分析72-75
  • 5.3.1 考虑机轮轮毂和轮轴之间的间隙73-74
  • 5.3.2 考虑上扭力臂和下扭力臂之间的间隙74-75
  • 5.3.3 考虑多间隙对摆振稳定性的影响75
  • 5.4 结构间隙引起的摆振问题解决措施75-76
  • 5.5 结论76-7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7-79
  • 6.1 全文工作总结77-78
  • 6.2 后续研究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84
  • 致谢84-8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迪华,魏克严,胡师金,何泽民,肖田元;汽车转向轮摆振的仿真计算研究[J];汽车工程;1982年01期

2 管迪华,魏克严,胡师金,何泽民,肖田元;汽车转向轮摆振的仿真计算研究[J];汽车工程;1982年02期

3 江仁成;客车强烈摆振的原因及消除方法[J];城市公共交通;2002年01期

4 薛海峰;向锦武;张晓谷;李书强;;变距/摆振耦合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9期

5 李军;孟红;茹丽妙;孙旭光;;行动系统参数对车辆摆振特性的影响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9年03期

6 秦浩;董笑鹏;;汽车前轮低速摆振和高速摆振的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2年04期

7 ;汽车转向轮的摆振以及结构参数对摆振的影响[J];汽车技术;1979年03期

8 殷涌光,郁工瑞,程悦荪;拖拉机前轮摆振及稳定性判定[J];农业机械学报;1984年01期

9 宫福昌;赵荣宝;;小四轮拖拉机前轮摆振试验与分析[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10 程悦荪;拖拉机前轮摆振的机理、影响因素及衡量指标[J];农业机械学报;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华阁;郑中旭;徐新民;;某微型客车高速行驶时方向盘摆振问题的分析与控制[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彬;彭志军;崔阳;;轮胎和缓冲支柱压力对摆振特性的影响[A];2013年中国航空学会结构强度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建刚;朱青云;;两种轮胎变形特性对飞机机轮摆振影响的对比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吴建刚;朱青云;;两种轮胎变形特性对飞机机轮摆振影响的对比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蕊婷 王立群;强度所摆振试验台投入使用[N];中国航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海辰光;自激型汽车摆振动态过程的建模和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胜;分岔理论在汽车转向轮摆振机理及其控制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陈大伟;起落架摆振的非线性分析及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肖闯;单前转向轮摆振机理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卓;某六轮特种车辆全轮机械转向系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莹;垂直摆振下物料颗粒的分层行为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3 陈长鹤;考虑悬架与转向系统的汽车摆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许可;双前桥转向的重型汽车多极限环摆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蔡佳圻;飞机起落架摆振动力学分析及其非线性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6 孙乐;考虑主销间隙的转向轮摆振的非线性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胡辰;馈能式转向减振器应用于车辆摆振控制的动力学分析评估[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周福亮;飞机起落架摆振稳定性仿真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孙新岳;考虑转向机构间隙与杆件弹性的汽车摆振系统动力学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士路;温度效应对计入转向操纵机构运动副间隙的汽车摆振系统动力学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8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528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