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展开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计算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气囊展开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计算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ALE方法 气囊展开 动力松弛法 入水缓冲 方差分析 优化
【摘要】:气囊展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气体流动,柔性材料的非线性大变形、大转动,流固耦合以及气囊与外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气囊展开问题,对揭示其缓冲机理,评估其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在气囊的研发过程中,与耗资大、周期长的物理实验相比,数值实验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灵活性好等优点得到研究者的青睐。人们不断完善和开发各类气囊数值模型来提高模拟的精度。而影响计算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气体模型的表达,柔性材料大变形、大转动的处理,气囊网格初始状态的建立以及环境结构的响应等几个方面。本文针对以上因素应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ALE)对各个环节进行了数值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在ALE方法中引入气源模型,精确定义了气体发生器出气孔的位置、面积及气体流动方向,能够详细地描述气体的流动,为气囊进一步在展开、冲击计算中的精确求解奠定了基础。目前,充气的数值模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热力学方程出发,将求解的气体压力加载在气囊表面计算其展开,即均匀压力模型,这种充气模型无法模拟真实的气体流动;另一种是压力流入模型,它应用了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模拟气体流动,较均匀压力模型有很大提高,但它简化了气体发生器的模型,只能计算单一气体的流入,同时忽略了气体发生器排气孔的喷射特性及气体的初始流动方向。2.气囊的有限元建模是提高模拟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初始展平的气囊模型可以直接按照其几何构建对应的有限元模型。而初始状态复杂、褶皱的气囊,通常的做法是对模型进行简化,这种简化使计算偏离试验状态,计算准确性大大降低。本文结合气囊展开试验的初始下垂、褶皱状态,以气囊三维设计展开形状为基础,应用基于动力松弛法的计算手段反向还原了气囊在重力作用下下垂的有限元初始网格。与试验的对比表明良好的初始网格可以获得与试验高度一致的展开形状、气体压力、冲击力。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验设计法(DOE)对影响气囊展开效能的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ANOVA),给出了影响压力峰值及峰值时间的显著性因素。3.对气囊作业过程的模拟在保证气囊高精度计算的同时还需要准确描述外部环境的状态。热塑性气囊盒在气囊展开过程中受冲击载荷作用发生破坏,其材料失效参数的确定是正确求解的关键所在。静拉伸试验无法反应材料受冲击时的复杂响应,文中通过不同加载速率的拉伸试验获得了热塑性材料应变率相关的材料属性。进一步以冲击试验数据作为样本空间,失效参数作为自变量,计算值作为响应值,二者间的均方差为目标函数,应用参数识别方法反向获取了材料的失效参数,并通过补充试验进行了验证,解决了热塑性材料断裂的求解问题。4.封闭空间内,柔性材料在固壁及动边界条件下的大变形响应及边界的运动是求解的难点。通过气囊技术的引入并结合非线性动力学的计算,求解了柔性材料在气体压缩/膨胀阶段的高频动力学响应。文中就液压蓄能器隔膜破坏的算例进行了求解,通过应用控制体积法结合脉动载荷的加载计算了柔性面在交变动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析表明橡胶隔膜在动载下的残余应变引起了局部褶皱和应力集中,通过减小隔膜的表面积可有效改善其工作中的应力水平。此外,多级航行体的级间冷分离是利用高压气体推动前后两级使之分离,属于柔性材料在动边界条件下的展开。分离过程中涉及到前后两级的运动、柔性织物的运动及二者之间的耦合。常规分析方法仅考虑了前后级在压力作用下运动的理想模型,忽略了织物材料在分离过程中摩擦、溢出等因素的影响。文中,级间的压力腔可视为气囊模型,结合控制体积方法求解了气囊的展开及前后级的运动,得到了前后级分离过程中的运动特点。5.气囊在作业环境复杂,除常见的结构环境外还有高压气体、水环境等。气囊在水环境中的缓冲变形包含了气、夜、固三相间的耦合,使得此类问题变得非常复杂。本文将气囊技术及ALE方法对大变形问题的适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数值模拟对飞机水面降落气囊缓冲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气囊及连接部的载荷特点,为气囊及局部连接强度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ALE方法 气囊展开 动力松弛法 入水缓冲 方差分析 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22
- 1 绪论22-32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22-24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24-27
- 1.3 显式动力分析理论研究27-30
- 1.3.1 动力学基本方程27-28
- 1.3.2 非线性接触理论28-30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30-32
- 2 气囊展开数值模拟的理论研究32-45
- 2.1 控制体积方法32-36
- 2.2 基于ALE方法的气囊计算36-45
- 2.2.1 ALE方法描述37-39
- 2.2.2 ALE方法的控制方程39-45
- 3 无限空间气囊自由展开动力学研究45-87
- 3.1 引言45-46
- 3.2 气体发生器充气流动特性研究46-52
- 3.3 无折叠气囊的展开研究52-71
- 3.3.1 无折叠气囊展开试验研究52-54
- 3.3.2 无折叠气囊展开的数值计算54-62
- 3.3.3 气囊动力松弛方法的反向建模62-66
- 3.3.4 无折叠气囊展开冲击计算66-71
- 3.4 气囊展开的参数分析71-76
- 3.5 折叠气囊的建模及计算76-85
- 3.6 小结85-87
- 4 有限空间内气囊展开动力学研究87-155
- 4.1 引言87
- 4.2 气囊盒撕裂线的破坏87-108
- 4.2.1 应变率相关材料模型88-91
- 4.2.2 带撕裂线PP试件模型研究91-94
- 4.2.3 聚丙烯塑料失效的参数识别94-98
- 4.2.4 计算结果验证98-108
- 4.2.5 小结108
- 4.3 塑料间熔接强度研究108-125
- 4.3.1 试件加工110-111
- 4.3.2 实验方法111-113
- 4.3.3 实验结果分析113-115
- 4.3.4 熔接强度的数值研究115-125
- 4.4 气囊盒冲击试验研究125-133
- 4.5 气囊与气囊盒的耦合研究133-134
- 4.6 气囊的破坏及优化研究134-145
- 4.6.1 材料模型136-138
- 4.6.2 蓄能器气囊数值模型138-139
- 4.6.3 计算结果及分析139-144
- 4.6.4 小结144-145
- 4.7 压力助推分离技术的气囊模拟145-153
- 4.8 小结153-155
- 5 气囊与外部水面相互作用研究155-165
- 5.1 引言155
- 5.2 气囊水面着陆缓冲数值研究155-163
- 5.3 小结163-165
- 6 结论与展望165-167
- 6.1 结论165
- 6.2 创新点165
- 6.3 展望165-167
- 参考文献167-17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174-175
- 致谢175-176
- 作者简介1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远平;船用气囊下水船舶自重又破新纪录[J];中国修船;2005年03期
2 王宝国;;气囊下水在船厂的应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8期
3 陈邦杆;司太生;;船舶纵向气囊下水宽支座弹性计算方法初探[J];广东造船;2008年03期
4 王全;;辖区内船舶气囊下水管理初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8期
5 ;青岛永泰开创无牵引万吨级船舶气囊下水[J];广东造船;2009年05期
6 任慧龙;李陈峰;陈占阳;;船舶气囊下水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造船;2009年04期
7 吴剑国;孙燕;马剑;方新康;;气囊下水的安全性研究[J];造船技术;2010年04期
8 孙菊香;;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现状与展望[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0年08期
9 孙菊香;;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综述[J];中国修船;2010年06期
10 孙菊香;徐才中;黄立身;;70000吨级船舶气囊下水的计算与实践[J];造船技术;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凤波;费康一;;浅谈气囊下水造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第十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吴剑国;李玉芬;;限制水域船舶气囊下水的动力学分析[A];纪念徐秉汉院士船舶与海洋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军;孙菊香;王玮;;国际标准助推气囊下水技术走向世界[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8绿色造船与安全航运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桂雪琴;气囊下水何时不再尴尬[N];中国船舶报;2007年
2 王家建;澳新气囊打入新加坡市场[N];中国船舶报;2007年
3 记者 刘颖 通讯员 徐丹;昌林气囊助7万吨船下水[N];中国船舶报;2010年
4 记者 冷翠华;船用气囊市场:潜力巨大 尚需挖掘[N];中国船舶报;2012年
5 吴静 毛开建;神奇的大力士超高压气囊[N];中国水运报;2004年
6 记者 胡晓峰 张远平 提供;浙江船协开展船舶气囊下水工艺研究[N];中国船舶报;2006年
7 胡谷民;造船民企成功研制5.5万吨船舶[N];中国水运报;2008年
8 记者 徐风;我国民间气囊下水工艺成为国际标准[N];中国质量报;2012年
9 钟志亮;我国民间气囊下水工艺成为国际标准[N];中国水运报;2012年
10 张远平 李铮;韩国人工浮岛采用中国气囊下水[N];中国船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喜军;气囊展开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计算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杜杰;船舶气囊下水的力学计算及工艺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志毅;船舶下水用气囊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3 聂晓玲;船舶与海洋平台平地建造及气囊下水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刘守君;冲压式空投气囊缓冲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5 程涵;气囊工作过程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李婷婷;基于LabVIEW的船用气囊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4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55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