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微纳卫星编队的欠采样传输无源定位方法

发布时间:2017-07-18 09:35

  本文关键词:微纳卫星编队的欠采样传输无源定位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无源定位 到达时差 到达频差 欠采样 压缩感知


【摘要】:基于微纳卫星编队的到达时差(TDOA)/到达频差(FDOA)无源定位系统中,定位精度的提高需大幅度增加链路传输数据量,在星间链路带宽受限情况下将严重制约系统的工作效率。该文提出了一种欠采样传输时频差估计方法,在不增加传输数据量条件下,保持TDOA估计精度不变,且FDOA估计精度随欠采样所形成的时间扩展显著提升。分析了欠采样传输的时差估计精度,以及最大欠采倍数约束条件。仿真表明:对于宽带信号,该方法在传输数据量相同条件下,定位性能相对于压缩感知(CS)方法可提升6倍以上。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宇航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无源定位 到达时差 到达频差 欠采样 压缩感知
【基金】: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340209)
【分类号】:V448.2
【正文快照】: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体积功耗小、成本低、发射周期短等优点的微纳卫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利用若干颗微纳卫星编队组成一个大的“虚拟卫星”,通过星间协同信号处理,可以完成对地观测、通信导航、目标侦察等任务。对辐射源的无源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应用之一。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来招;一种快速机载无源定位方法的分析[J];电子对抗技术;2001年01期

2 刘文山,罗景青;固定单站对运动辐射源的无源定位与跟踪[J];舰船电子对抗;2001年01期

3 郭艳丽,杨绍全;差分多普勒无源定位[J];电子对抗技术;2002年06期

4 李宗华,冯道旺,周一宇,孙仲康;一种固定单站对运动辐射源的无源定位跟踪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李炳荣;曲长文;王欣欣;;机载快速无源定位原理及误差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9期

6 贺静波;黄高明;彭复员;;一种改进粒子滤波的双站无源定位跟踪算法[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7年06期

7 张鹏;刁鸣;董伟;;无源定位参数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应用科技;2008年01期

8 张海峰;李宏;吴建民;;一种双平台无源定位去除虚假点的新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年04期

9 闫朝阳;费华莲;;舰载无源定位系统与技术最新进展[J];舰船电子对抗;2010年03期

10 吴耀云;游屈波;哈章;;双星系统对雷达无源定位的可行性分析[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捷;傅晓燕;傅文斌;;多同频辐射源无源定位的机辅分析[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2 卢鑫;;无源定位多普勒频差测量方法研究[A];江苏省电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勇;石磊玉;唐小妹;雍少为;;基于虚拟伪距差分的“北斗一代”无源定位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4 刘鸿博;陈福深;;一种近场无源定位方法[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天河;陈后金;;基于相位差测量的近场射频无源定位系统设计[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孔德强;刘作学;冯树芳;;室内无源定位算法研究[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7 蒋昊东;任华;高明远;;单站空中平台对地目标定位分析及仿真[A];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吴能伟;陈涛;;基于多线程的无源实时定位系统[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9 沈均好;王春峰;吴超;;共形宽带六元无源定位相控阵天线的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10 权宏伟;;基于Fisher信息最大化的机载ESM无源定位[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狄慧;单/双星无源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张正明;辐射源无源定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3 贾兴江;运动多站无源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毛琳;信息融合非线性滤波及在无源定位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李宏;雷达侦察与无源定位中LPI信号分析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薛艳荣;基于时差频差的双星无源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多站纯方位无源定位及优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韩慧珠;单站测向无源定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江文颖;无源定位中时差估计及定位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陈晶杰;基于时差法的无源定位跟踪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任源博;多星时差无源定位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云龙;外辐射源无源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张杰;目标辐射源多站无源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8 姚旭;基于先验信息的无源定位对抗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任s,

本文编号:557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557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5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