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19:06

  本文关键词: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飞行员 疲劳 规章限制 风险管理 缓解


【摘要】: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速发展,人员短缺和航班延误现象逐渐增多,民航一线工作人员特别是飞行人员的疲劳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疲劳会导致飞行员能力下降,产生误判,出现飞行错觉,甚至引发严重飞行事故,威胁飞行安全,防止飞行员疲劳驾驶已成为局方和航空公司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大量研读和分析国内外已有的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一方面着手开展疲劳风险管理规章的理论对比研究,特别是对中美英欧的相关规章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规章在立法进程及内容上的共性和差异性,为加强和改进我国当前疲劳管理规章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引用“飞行执勤期”的概念、建立基于疲劳致因的独立规章、开展相关科研以制定出符合我国运行情况和飞行员身体特征的规章、以及开展疲劳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本文对疲劳风险管理体系结构内容进行研究,并重点分析研究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包括:使用飞行人员疲劳预测系统对飞行员排班进行优化,建立飞行疲劳动态风险指数,对不同飞行阶段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评定并提出缓解措施;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基础上增加飞行员个人信息和飞行任务信息的相关项目,用以了解飞行员个人特性及工作负荷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使用体动仪实时追踪飞行员每次睡眠的睡眠时长、进入睡眠所需时间、中断次数和睡眠质量分;使用认知绩效测试实时的了解飞行员的疲劳状况;使用疲劳报告对运行中出现的疲劳风险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通过这几项关键技术的应用演示,验证了其技术的可行性。文中研究的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体系及相关关键技术,为我国航空运行单位建立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飞行员 疲劳 规章限制 风险管理 缓解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32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研究框架及内容11-13
  • 第二章 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13-15
  • 2.1 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13
  • 2.2 疲劳测量评价与监测13-14
  • 2.3 疲劳生物数学模型及相关应用14
  • 2.4 疲劳风险管理体系14-15
  • 第三章 疲劳管理规章对比研究15-31
  • 3.1 国内外疲劳管理规章简介15
  • 3.2 立法进程15-20
  • 3.2.1 中国15-17
  • 3.2.2 欧美国家17-20
  • 3.3 规章内容解析与对比20-29
  • 3.3.1 飞行值勤期21-26
  • 3.3.2 飞行时间26-27
  • 3.3.3 累计时间限制27-28
  • 3.3.4 休息要求28-29
  • 3.3.5 疲劳风险管理29
  • 3.4 启示29-31
  • 第四章 运营人飞行疲劳风险管理体系设计与实施31-38
  • 4.1 概述31-32
  • 4.1.1 安全管理体系(SMS)与疲劳风险管理体系(FRMS)31
  • 4.1.2 疲劳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31-32
  • 4.2 疲劳风险管理体系(FRMS)的四大支柱32-36
  • 4.2.1 疲劳风险管理体系政策与文件32
  • 4.2.2 疲劳风险管理32-35
  • 4.2.3 疲劳风险管理体系安全保证35
  • 4.2.4 疲劳风险管理体系安全促进35-36
  • 4.3 疲劳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36-38
  • 4.3.1 规划36-37
  • 4.3.2 实施被动性的疲劳风险管理37
  • 4.3.3 实施主动性的和预测性的疲劳风险管理37
  • 4.3.4 安全保证过程37-38
  • 第五章 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及应用38-62
  • 5.1 飞行人员疲劳预测系统38-45
  • 5.1.1 设计原理39-40
  • 5.1.2 系统的输入40-42
  • 5.1.3 系统的输出42-43
  • 5.1.4 实例应用43-45
  • 5.2 睡眠质量状况调查问卷45-57
  • 5.2.1 问卷的设计45-46
  • 5.2.2 实施方法46
  • 5.2.3 评分方法46-49
  • 5.2.4 处理方法49-52
  • 5.2.5 实例应用52-57
  • 5.3 体动仪57-59
  • 5.3.1 数据的收集58-59
  • 5.3.2 数据的处理59
  • 5.3.3 实例应用59
  • 5.4 认知绩效测试59-61
  • 5.4.1 信息的收集59-60
  • 5.4.2 数据的处理60-61
  • 5.4.3 实例应用61
  • 5.5 疲劳报告61-62
  • 5.5.1 报告的收集61
  • 5.5.2 报告的处理61-6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2-64
  • 6.1 研究结论62
  • 6.2 创新之处62-63
  • 6.3 研究的局限63-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69
  • 附录A69-71
  • 附录B71-72
  • 作者简介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扬;靳珊珊;刘俊杰;;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飞行员疲劳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胡海波;安全飞行的“双保险”[N];中国民航报;2011年

2 实习记者 郑雪;FAA制定飞行员工作时间新条例[N];中国民航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文珊;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5年

2 鲁胜华;基于眼动仪的飞行员疲劳判定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

3 犹轶;基于机器视觉的飞行员疲劳监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2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572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b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