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辐照诱发真空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
本文关键词:电磁场辐照诱发真空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
【摘要】:为研究真空环境下电磁场诱发针-板电晕放电特性,研制了电磁场发生器、真空系统、高压静电源、动态电位测试仪等组成的电磁场辐照诱发真空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真空管内气压为80Pa的低真空环境,并利用此系统进行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的电晕放电试验,初步得到了电磁场辐照诱发电晕放电的阈值电压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湿度等其他环境因素基本不变,真空管内气压为80Pa时,正常放电阈值为-590V,利用负极性高压静电放电,电压取值范围10~20kV,产生的电磁脉冲辐射作用于真空管内充电区域,可使放电阈值降低90~180V。
【作者单位】: 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
【关键词】: 电磁场辐照 真空环境 电晕放电 阈值电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7173)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2M521886;2014T7106)
【分类号】:V443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利;刘尚合;张悦;樊高辉;;高灵敏度电晕放电辐射信号探测方案[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年03期
2 李庆;王巧艳;刘璞;宫文龙;;线—板电晕放电电流体模拟方法研究(英文)[J];高电压技术;2013年10期
3 章程;邵涛;许家雨;马浩;徐蓉;严萍;;120kV下常压空气纳秒脉冲电晕放电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03期
4 朱长青;;脉冲电场微型传感探头的研制[J];高电压技术;2009年08期
5 陈仕修;孙幼林;夏长征;严国志;;脉冲等离子体辐射微波机理的初步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3期
6 祁树锋;刘尚合;刘红兵;杨洁;;静电放电引起2SC3356潜在失效的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04期
7 王立,秦晓刚,李凯,马亚莉,黄良甫;空间静电放电传导干扰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4年05期
8 王立,秦晓刚;空间材料表面充放电性能试验评估方法研究[J];真空与低温;2002年02期
9 王立;介质材料的带电机理与表面结构的关系[J];真空与低温;199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师立勤;低轨道航空器辐射环境和表面充电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小江;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对电子设备的充放电效应[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闫小娟;卫星介质充电机理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曾超;陈仕修;高深;陈俊;田微;;真空二极管辐射微波的机理分析[J];物理学报;2016年14期
2 曹鹤飞;马策一;刘浩;蒙志成;;电磁场辐照诱发真空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6年08期
3 钟久明;刘树林;王玉婷;段江龙;;短间隙的击穿及其短路放电特性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6年04期
4 李庆;王利;杨青;剧晓晨;殷宇朝;;板-袋收尘极板对微细粉尘收集效果的影响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6年02期
5 顾建伟;章程;王瑞雪;侯兴民;严萍;邵涛;;不同条件下大气压脉冲弥散放电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6年01期
6 顾超超;陈晓宁;黄立洋;陈鹏;;低地球轨道飞行器表面充电效应分析[J];机电技术;2015年06期
7 王超;董秀成;张岷涛;周开明;唐勇;杨邱滟;;基于FPGA的电磁脉冲电场测量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12期
8 张悦;刘尚合;刘卫东;;基于广义互相关与混沌序列预测集成算法的微瞬态电磁辐射信号检测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11期
9 王磊;章程;高迎慧;刘坤;罗振兵;王林;严萍;邵涛;;晶闸管串联开关及同步触发系统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11期
10 胡小锋;刘卫东;张悦;樊高辉;朱利;;空间放电辐射脉冲的探测与定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强鹏;航天器介质材料深层充放电效应模拟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张健;二次电子发射与航天器表面充电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昌明;尚绍环;谈效华;杜涛;;高气压大电流放电条件下的电极烧蚀[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9期
2 姜晓峰;梁天学;王志国;孙凤举;丛培天;尹佳辉;魏浩;张众;;环形电极单间隙电晕放电伏安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04期
3 章程;邵涛;许家雨;马浩;徐蓉;严萍;;120kV下常压空气纳秒脉冲电晕放电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03期
4 郭双全;葛昌纯;冯云彪;周张健;周海滨;王纯;;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钨厚涂层的制备及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12期
5 李庆;杨振亚;王巧艳;刘志强;何寿杰;;线板放电电流体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科学通报;2011年35期
6 曲选辉;盛艳伟;郭志猛;郝俊杰;何新波;;等离子合成与雾化制粉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材料进展;2011年07期
7 章程;邵涛;于洋;姜慧;许家雨;严萍;;大气压空气中管-板电极结构重复频率纳秒脉冲的放电特性[J];高电压技术;2011年06期
8 李庆;李海凤;孙晓荣;张文月;王昊;;电晕放电电流体状态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高电压技术;2010年11期
9 章程;邵涛;于洋;龙凯华;王珏;张东东;严萍;周远翔;;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表面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3期
10 袁均祥;杨兰均;张乔根;刘鹏;赵宏博;杜修明;闫建兴;;电极参数对尖-板电极空气放电离子风特性的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型的电晕观测仪[J];农村电气化;2003年03期
2 左莉,侯立安;介质阻挡放电与脉冲电晕放电净化气态污染物的试验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3年03期
3 胡小锋;魏明;刘卫东;王雷;;空中目标电晕放电辐射信号测试[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10期
4 葛自良,马宁生,章昌奕;瞬态电晕放电成像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0年06期
5 ;电晕真的不能消失吗[J];农村电气化;2002年09期
6 左公宁;水中脉冲电晕放电的某些特性[J];高电压技术;2003年08期
7 孙岩洲,邱毓昌,袁兴成;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去除二氧化硫的研究[J];高压电器;2004年04期
8 李利新,黄海涛,王宁会,陈勇;脉冲电晕放电系统能量注入特性的实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5年09期
9 朱益民;孔祥鹏;张曼霞;孙培廷;;多针对板电晕放电中针尖半径对伏—安特性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10 刘强;孙鹞鸿;;水中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及气泡运动[J];高电压技术;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得力;杨学昌;周飞;庄池杰;陈波;;多针对板电晕放电特性的实验研究[A];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明;孙可平;;水自由基在电晕放电技术脱除环境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孙英浩;米俊峰;赵子桀;许德玄;;磁增强电晕预荷电器[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俊儒;谭涌波;李祥超;梁忠武;郭秀峰;;基于孤立金属尖端电晕触发阈值的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3年
5 王丽萍;;双谱段全景电晕检测系统[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赵君科;任先文;朱祖良;王保健;;脉冲电晕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7 罗来龙;;电晕的场强分布与伏安特性[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兴华;罗叶;伍飞飞;廖瑞金;杨丽君;;棒-板电极直流负电晕放电过程中电子特性仿真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逯曦;李如剑;轩京平;张宇龙;;电晕电流资料在雷电预警中的应用探讨[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10 罗来龙;仲炽维;;电晕放电间歇现象的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主持 梁枫 嘉宾 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 徐卫林 教授;电晕放电技术易于涤纶上浆退浆[N];中国纺织报;2011年
2 记者 栾海;电晕放电 净化污水新工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辜明娴;五缘湾边的美丽小屋[N];中国电力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硕超;细线的超电晕特性及其在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朱雷;高海拔沙尘条件下750kV交流输电线路导线电晕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刘阳;高压直流导线电晕电流脉冲的时域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杨树;多针对板电晕微观特性及降低其有害副产物[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伍飞飞;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微观物理过程及离子流场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6 葛辉;非热放电与催化耦合降解室内苯和甲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米俊锋;磁场、雾化共同作用下电晕放电机理及对微小颗粒荷电与捕集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欣;用于离子迁移色谱仪的负电晕放电电子源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陈海丰;针阵列双极电晕放电及其捕集颗粒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董丽敏;气—水两相流体中电晕放电脱硫脱硝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逮曦;地面电晕电流组网观测试验和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侯海粟;基于罗可夫斯基线圈的电晕电流时域特性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刘新;基于直流电晕放电的甲烷重整与部分氧化[D];浙江大学;2015年
4 蒋沛;不均匀电场下直流电晕放电与大气相对湿度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王荣珠;雷击高压输电线路冲击电晕特性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张娣;高压直流导线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近距离测量及时域特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吴振扬;基于针环电晕放电的不同海拔条件下气体离子迁移率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何贤俊;电晕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冯治国;高压输电导线电晕放电的数值解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强;水中脉冲电晕放电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632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3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