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转位控制器设计
本文关键词:空间站转位控制器设计
【摘要】:本文以航天工程为背景,研究了一种以直流无刷电机为控制驱动对象,最终实现大型机构精确、可控的位置转变的控制驱动装置。考虑到大型空间飞行器质量惯量大以及空间环境下侧向对接难度的影响,在组建空间站系统时一般采用先进行轴向对接,后以准静态方式实现舱段在侧向的转位和再对接过程;这样能减轻偏心撞击导致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实现舱体侧向转位的控制系统。对于大载荷舱体的转位,针对其转位过程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在转位过程中完成舱体的高可靠、精确的实时控制。本文通过对转位时序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直流无刷电机霍尔位置反馈与转位机构旋变角度信息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对转位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的方案,确保在任务要求时间内平稳完成机构的转位。通过对冗余模式的分析,控制系统采用了三模冗余结合二乘二冗余结构表决器的冗余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工作模式提高任务可靠性,在自动控制模式出现故障情况下,具备转换到手动控制的功能,并且通过手控指令执行转位的流程。
【关键词】:转位 控制驱动 1553B 旋变 调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47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5
- 第一章 前言15-18
- 1.1 背景15
- 1.2 国内外现状15-17
- 1.2.1 国外空间站转位机构技术现状15-16
- 1.2.2 国内空间站转位机构技术现状16-17
- 1.3 主要攻关验证内容17-18
- 第二章 转位控制方案18-40
- 2.1 研究目标18
- 2.2 转位任务需求18-21
- 2.3 转位时序21-24
- 2.4 反馈控制伺服系统24-28
- 2.4.1 霍尔式位置传感器26-27
- 2.4.2 旋转变压器27-28
- 2.5 冗余方案28-33
- 2.5.1 冷热双机备份29-30
- 2.5.2 双机热备份30
- 2.5.3 三模冗余30-31
- 2.5.4 表决器设计31-32
- 2.5.5 同步设计32-33
- 2.5.6 转位控制系统冗余方案33
- 2.6 工作模式分析33-39
- 2.6.1 自动控制模式34-36
- 2.6.2 手动控制模式36-39
- 2.7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基于旋变反馈的转位控制系统40-61
- 3.1 控制系统方案40-42
- 3.2 转位时序参数42-43
- 3.3 肩关节、腕关节旋变信号处理43-50
- 3.3.1 AD2S80A旋转数字转换器43
- 3.3.2 旋转变压器技术指标43-44
- 3.3.3 旋变电路设计44-48
- 3.3.4 旋变信号采集设计48-50
- 3.4 直流无刷电机调速控制50-57
- 3.4.1 直流无刷电机PWM调制方式50-51
- 3.4.2 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模块51-52
- 3.4.3 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52-53
- 3.4.4 调速控制要求53-54
- 3.4.5 调速控制方式54-57
- 3.5 1553B总线通讯57-60
- 3.5.1 1553B接口电路设计57-58
- 3.5.2 1553B总线芯片设置58-60
- 3.6 本章小结60-61
- 第四章 设计验证61-85
- 4.1 设计验证原则61
- 4.2 原理验证件技术状态61-65
- 4.3 测试状态65-66
- 4.4 1553B总线通讯验证专题66-72
- 4.4.1 接口电路66-67
- 4.4.2 协议芯片67-68
- 4.4.3 调试工作68-70
- 4.4.4 测试情况70-72
- 4.5 旋变信号处理验证专题72-74
- 4.5.1 旋变/数字转换器件72
- 4.5.2 调试工作72-73
- 4.5.3 测试情况73-74
- 4.6 电机调速技术验证专题74-80
- 4.6.1 接口电路74-75
- 4.6.2 调试工作75-76
- 4.6.3 测试情况76-80
- 4.7 原理验证件研制过程问题处理80-84
- 4.7.1 电机驱动电路问题80-82
- 4.7.2 旋变电路问题82-84
- 4.8 本章小结84-85
- 第五章 结束语85-86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85
- 5.2 后续研究工作85-86
- 参考文献86-88
- 致谢88-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志文;姜淑忠;温新明;李燕;;直流无刷电机的新型控制及其数学模型分析[J];微电机;2010年04期
2 胡辉;张凤莉;;一种直流无刷电机的有源制动控制方法和系统[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世界上最小型的直流无刷电机[J];基础自动化;1998年01期
4 ;多功能永磁直流无刷电机[J];中国建设信息;2000年11期
5 王杰,朱红,齐蓉;一种应用数字实时控制的直流无刷电机系统的设计[J];中小型电机;2005年05期
6 许彦峰,孙汉旭,贾庆轩,席伟;直流无刷电机故障检测与诊断的仿真模型[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5年03期
7 邹波;邓斌;于兰英;曹学鹏;俞祖英;王立云;;直浸式直流无刷电机在深海液压源中应用研究[J];海洋技术;2008年01期
8 邹波;邓斌;于兰英;俞祖英;王立云;;直浸式直流无刷电机在深海液压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08年03期
9 晁盛远;王凯;刘富勇;;直流无刷电机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8年02期
10 ;提高电动自行车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功能[J];电子产品世界;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房爱军;严红霞;;直流无刷电机在自动络筒机上的应用[A];“东飞马佐里杯”2009年扩大自动络筒机推广应用、节约用工、提升产品质量档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晓军;;基于单片机的直流无刷电机高压控制系统[A];第十一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洪旗;舒超;刘勇;;直流无刷电机在家电领域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骆建立;;一种高压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300期)[C];2014年
5 华金晶;欧阳沁;朱颖心;李卉;;一种基于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的工位型个体化动态送风装置的研发与应用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C];2010年
6 周毅;徐兴;徐德炳;;TMS320LF2407在低速小角度低电压直流无刷电机控制中的应用[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周建琦;;基于ADMC401实现直流无刷电机的卡尔曼滤波控制[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8 冯雪;郭庆;刘宝山;陈尚松;;双闭环测控技术在微型医用手术钻中的应用[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 房爱军 严红霞;直流无刷电机在自动络筒机上的应用[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张达 编译;防止直流无刷电机疯转的方法[N];电子报;2010年
3 浙江 王岗;高性能直流无刷电机控制芯片LB1690[N];电子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赵艳秋;定频空调采用直流无刷电机 更多芯片厂商有望获益[N];中国电子报;2010年
5 成都 王强;GSG3PWM6-S/SN智能型直流无刷电机驱动芯片简介[N];电子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金志明;新概念,,在上海交大科技园[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浙江 张培君;电动车直流电机的类别与性能[N];电子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师;电动汽车用直流无刷驱动电机控制策略研究及控制器开发[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管建强;直流无刷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3 王赛;基于直流无刷电机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翠虎;直流无刷电机无极调速系统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蔡宝京;直流无刷电机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孙良伟;医用手术动力装置高速微电机设计[D];重庆大学;2016年
7 丁承华;空间站转位控制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张兴;直流无刷电机模糊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2014年
9 蔡红萍;基于直流无刷电机的光伏扬水系统控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10 刘苏龙;直流无刷电机光伏水泵系统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40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40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