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道器的火星着陆器定位及精度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轨道器的火星着陆器定位及精度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提出以轨道器为中继站的火星着陆器测量定位方法,采用双程多普勒测速方式,快速获得着陆点位置坐标,旨在分析轨道器与着陆器间不同测量方式、不同误差源影响下着陆器的定位精度以及位置误差分布情况。该手段充分利用轨道器和着陆器特高频器间通信链路,达到提高着陆器落点精度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轨道器轨道参数误差是影响着陆器最终定位精度的关键误差源;轨道器的轨道类型不同,着陆器的定位精度也会受到影响,基于非回归轨道的轨道器环绕测量,着陆器的定位精度更高;单个轨道器单轨测量,着陆器定位精度在102km量级;若采用2轨环绕测量,着陆器定位精度可以提高到10km以内,若圈数继续增加,定位精度能提高到5km以内。着陆器最终位置误差呈椭圆分布。基于轨道器的环绕测量方式简单有效,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市深空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继通信 多普勒测速 误差椭圆 火星探测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744200)
【分类号】:V476.4
【正文快照】: 0引言火星因其物理特性与地球相似一直是近十几年来深空探测的热点,国际上不断获取的科学数据多次表明火星表面存在“液态水”。到目前为止,美国“火星勘探轨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MRO)探测结果表明,火星中纬度地区曾广泛分布流动冰。“凤凰号”探测发现高氯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光;;美国正在开发月球着陆器传感器技术[J];国际太空;2008年11期
2 文青;;韩国开发出月球着陆器[J];国际太空;2009年01期
3 罗昌杰;邓宗全;刘荣强;王闯;;基于零力矩点理论的腿式着陆器着陆稳定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4 邓宗全;李奎;刘荣强;姜生元;;月球车释放对着陆器稳定性的影响[J];航空学报;2011年12期
5 ;日本打算研制月球着陆器[J];国际太空;1996年12期
6 邓宗全,王少纯,胡明,高海波,邱雪松;微小型航天着陆器技术初探[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3年02期
7 文戈;“猎兔犬”2着陆器简介[J];中国航天;2003年07期
8 王少纯,邓宗全,高海波,胡明,郝广平;微小型月球着陆器冲击隔离着陆腿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王少纯,邓宗权,胡明,高海波;一种模拟月球着陆器低重力着陆试验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闯;邓宗全;高海波;刘荣强;;国内外月球着陆器研究状况[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滨;;火星着陆器扶正展开策略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保丰;唐歌实;谢剑锋;杜杉杉;邱巍巍;;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月球车与着陆器相对定位方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丁弘;;月球着陆器障碍检测与规避方法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谢攀;彭玉明;;稀薄气体环境下火星着陆器进入稳定性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俞杭华;曹志宇;陈晓;;火星着陆器进入过程通信技术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6 何成旦;李得天;杨瑞强;鲍t;叶自煜;;小型火星着陆器工程参数遥测技术[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7 朱政帆;高扬;;小型火星着陆器弹道式大气进入轨道姿态运动建模与仿真[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胡锦昌;张洪华;;月球着陆器最终下降段的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9 董捷;赵晓蓓;;月球车电源系统及着陆器太阳跟踪机构设计[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郭延宁;王强;李传江;;火星着陆器动力下降段燃料最优精确着陆轨迹计算与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马杭仁;人类着陆器将首降彗星[N];北京日报;2014年
2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菲莱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彗星[N];光明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房琳琳;解密彗星着陆器“菲莱”[N];科技日报;2014年
4 本报通讯员 曹冉 刘之辉 本报记者 付毅飞;嫦娥三号着陆器:掀起你的盖头来[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崔恩慧 通讯员 祁登峰;嫦娥三号着陆器转入长期管理模式[N];中国航天报;2014年
6 记者 许晓青;着陆器着陆是难点[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本报记者 余建斌;我是月球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本报记者 林莉君;今夜“嫦娥”不寂寞[N];科技日报;2013年
9 记者 付毅飞;嫦娥三号已开启五台科学仪器[N];科技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江雪莹;嫦娥玉兔结束互拍 即将开始月夜休眠[N];中国航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高峰;火星精确着陆轨迹规划与制导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胡亚冰;腿式星球着陆器动力学与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罗昌杰;腿式着陆缓冲器的理论模型及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萌;腿式着陆缓冲装置吸能特性及软着陆过程动力学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类球式着陆器展开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潘棋峰;弹射式月表着陆器自成像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刘文彪;γ光子在物质中输运蒙卡程序研发[D];兰州大学;2015年
4 曾添一;火星着陆器动力下降段燃料最优制导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高锡珍;基于陨石坑拟合椭圆的着陆器位姿估计方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6 陈东;火星进入降落伞下降段动力学仿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赵志军;小行星着陆器锚定位系统原理样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吴志斌;小天体着陆器附着机构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张则梅;月球着陆器结构设计技术及仿真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张茜;月球着陆器吸能部件缓冲性能试验装置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73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7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