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燃面耦合传热的固液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

发布时间:2017-08-18 16:04

  本文关键词:基于燃面耦合传热的固液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


  更多相关文章: 固液发动机 内弹道 退移速率 热耦合 PDF燃烧模型 数值模拟


【摘要】:固液火箭发动机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推力可控等优点,是化学推进领域的一个重要类别。固液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受到传热、流动、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其性能预示非常困难,也制约了这种发动机的应用。本文从仿真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燃面耦合传热的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固液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某固液发动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发动机性能计算的化学平衡方法,建立了固液发动机内弹道计算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计算了实验发动机的内弹道,得到了发动机燃面退移速率、室压、推力、比冲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针对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流动和燃烧,详细分析了固体燃料扩散燃烧的原理,建立了基于流场与固体燃料之间耦合传热模型、湍流模型及PDF燃烧模型的综合计算模型。开展了计算模型的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应用该模型计算了二维固液实验发动机燃烧室及三维的固液燃烧室,得到了较为详细的燃烧室内流场以及固体燃料的退移速率。针对内孔燃烧的实验发动机,应用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发动机内弹道和内流场,得到了较为一致的总体性能参数。初步研究了补燃室结构、喉径等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固液发动机内弹道计算方法和基于燃面耦合传热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混合发动机工作过程,为进一步开展混合发动机的工程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固液发动机 内弹道 退移速率 热耦合 PDF燃烧模型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4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13
  • 1.2.1 固液发动机的应用10-11
  • 1.2.2 燃烧室内流场数值仿真11-12
  • 1.2.3 燃料退移速率的模拟表述12-13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3-15
  • 2 固液发动机理论性能及内弹道分析15-30
  • 2.1 化学平衡计算模型15-23
  • 2.1.1 状态方程15
  • 2.1.2 最小Gibbs自由能15-18
  • 2.1.3 Gibbs迭代方程18-19
  • 2.1.4 热力学偏导数19
  • 2.1.5 温度偏导数19-20
  • 2.1.6 压强的偏导数20-21
  • 2.1.7 平衡组分的求解21-23
  • 2.2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计算23-26
  • 2.2.1 性能参数计算的假设23
  • 2.2.2 性能参数计算23-24
  • 2.2.3 化学平衡假设下性能参数计算过程24-26
  • 2.3 性能计算估计26-27
  • 2.4 内弹道计算27-29
  • 2.4.1 燃面退移速率公式29
  • 2.4.2 室压和推力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3 固液发动机数值仿真分析30-64
  • 3.1 固液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0
  • 3.2 数值仿真方法30-40
  • 3.2.1 物理模型31-32
  • 3.2.2 控制方程32-33
  • 3.2.3 湍流模型33-34
  • 3.2.4 计算方法34-36
  • 3.2.5 燃烧模型36-37
  • 3.2.6 边界条件37-38
  • 3.2.7 固体燃料表面38-40
  • 3.3 模型的算例验证40-42
  • 3.3.1 算例140-41
  • 3.3.2 算例241-42
  • 3.4 二维发动机仿真42-54
  • 3.4.1 几何模型42-44
  • 3.4.2 网格生成44
  • 3.4.3 边界条件的确定44-45
  • 3.4.4 指定退移速率、κ-ω模型的计算结果45-47
  • 3.4.5 UDF耦合壁面传热、κ-ω湍流模型、有限速率反应燃烧模型47-50
  • 3.4.6 UDF耦合壁面传热、κ-ω湍流模型、PDF模型50-54
  • 3.5 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54-56
  • 3.5.1 燃烧模型对比54-55
  • 3.5.2 指定退移速率与UDF燃面耦合传热的对比55-56
  • 3.6 发动机三维数值模拟56-62
  • 3.6.1 初始时刻的流场58-60
  • 3.6.2 肉厚燃烧15mm后的流场60-62
  • 3.7 本章小结62-64
  • 4 基于数值模拟的内弹道计算和结构设计64-76
  • 4.1 内弹道计算与数值仿真模拟参数分析64-69
  • 4.1.1 内弹道程序计算64-65
  • 4.1.2 内弹道数值仿真模拟65-66
  • 4.1.3 参数分析66-69
  • 4.2 结构对内弹道参数影响69-75
  • 4.2.1 喉部直径69-71
  • 4.2.2 补燃室长度71-75
  • 4.3 本章小结75-76
  • 5 结论76-78
  • 5.1 本文的主要成果76
  • 5.2 本文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76
  • 5.3 进一步的工作和建议76-78
  • 参考文献78-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81-82
  • 致谢82-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伟,邢耀国;基于非结构网格的燃面推进算法[J];固体火箭技术;2005年03期

2 杨威;许敏;毛成立;毛励文;;固液混合发动机燃面退移规律辩识方法[J];推进技术;2006年06期

3 熊文波;刘宇;任军学;张晓光;;基于单元法的三维装药通用燃面计算[J];航空学报;2009年07期

4 费阳;胡凡;张为华;孙明波;;基于平行层推移的含表观裂纹缺陷固体发动机装药燃面计算[J];固体火箭技术;2011年04期

5 方蜀州,,胡克娴;三维燃面计算方法的比较与实体造型方法的特点[J];推进技术;1994年01期

6 谢丽宽;马拯;俞红博;于冀国;;基于燃面推移的内流场数值仿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3期

7 何洪庆;;嵌金属丝装药的燃面和发动机的内弹道计算[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8 江兴宏,汪浩平,门举先;三维组合药型单室双推力发动机燃面与内弹道计算[J];推进技术;1996年01期

9 颜仙荣,于胜春,王庆官;实体造型技术与固体发动机装药燃面计算[J];固体火箭技术;2003年02期

10 葛爱学,夏智勋,方丁酉,张炜;两种新型药型的燃面规律之比较[J];固体火箭技术;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志兵;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秦飞;固体火箭发动机复杂装药燃面算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2 张梦龙;基于燃面耦合传热的固液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灏;固液火箭发动机燃烧流动与燃面退移规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赵新平;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燃面集成计算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胡建新;固液混合发动机燃烧与燃速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6 张红岩;具有倾斜燃面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分析比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马长礼;固体火箭发动机MDF燃面计算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方磊;火箭发动机内流场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分析比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95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95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