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网络航班延误传播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机场网络航班延误传播机理研究
【摘要】: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日益递增导致供需的失衡。航班延误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由于每架航空器需要在一天中执行多个不同航段的飞行任务,前序航班的延误必然导致后续航班延误的发生,产生延误的波及效应。航空器在机场间飞行,机场延误状态的变化将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所以有必要针对机场网络中的航班延误问题展开研究,为如何减少航班延误提供新的参考。本文将机场网络中的航班延误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延误传播问题为研究内容,借助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方法,从定性和定量层面对机场网络中的航班延误传播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接着介绍了航班延误的相关概念,明确了航班延误的定义和统计指标,并归纳总结了航班延误原因的分类,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然后通过对大量航班历史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建立机场航班延误网络,并运用复杂网络理论进行分析。发现机场航班延误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特征,并且机场网络中存在核心节点,无标度网络更易引发拥堵。最后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航班延误数据进行了去趋势波动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延误时间序列具有长程相关性,是典型的分形时间序列,同时运行环境类似的机场间的延误相关性更强。
【关键词】:机场网络 航班延误 复杂网络 时间序列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缩略词10-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14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14-15
- 第二章 航班延误及研究基础15-27
- 2.1 航班延误的相关概念15-19
- 2.1.1 航班延误的定义15-16
- 2.1.2 航班延误产生的原因16-19
- 2.2 复杂网络理论基础19-22
- 2.2.1 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19-20
- 2.2.2 相关统计指标20-22
- 2.3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22-26
- 2.3.1 时间序列概念22-23
- 2.3.2 相关性分析23-24
- 2.3.3 去趋势波动分析24-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机场航班延误网络分析27-39
- 3.1 航空网络间的对比分析27-28
- 3.2 航班延误网络分析28-35
- 3.2.1 数据描述28
- 3.2.2 延误网络构建28-29
- 3.2.3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29-35
- 3.3 网络拥塞仿真分析35-38
- 3.3.1 数值模拟流程36
- 3.3.2 模拟结果与分析36-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机场网络航班延误传播研究39-47
- 4.1 概述39
- 4.2 延误时间序列分析39-42
- 4.2.1 数据来源39
- 4.2.2 离场与进场数据39-42
- 4.3 延误去趋势波动分析42-44
- 4.4 机场延误相关性分析44-46
- 4.5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7-48
- 5.1 主要研究成果47
- 5.2 研究展望分析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3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平;开发航班延误保险 破解经济补偿难题[J];中国民用航空;2004年08期
2 林石平;正确认识和处理航班延误[J];中国民用航空;2004年12期
3 ;国外怎样处理航班延误[J];四川统一战线;2004年09期
4 谭竹;;航班延误补偿困扰民航[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4年08期
5 李小燕;;美国提升航空系统容量以减少航班延误[J];综合运输;2006年06期
6 李伊;;航班延误——航空公司说不出的痛[J];中国民用航空;2006年10期
7 张薇;;改善航班延误的思考及对策[J];空运商务;2007年02期
8 许志国;;妥善处理矛盾 避免航班延误纠纷[J];中国民用航空;2007年08期
9 谢泗薪;李荣;;航班延误后服务改进与理赔方案设计[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孙金禄;;浅论航班延误处置机制与措施[J];江苏航空;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降低过站航班因机务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率[A];山东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QC成果集[C];2002年
2 王苗苗;;治理航班大面积延误 提升中国民航运行品质[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3 韩明亮;王青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空公司改善航班延误程度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4 卢伟;;我国民航业航班延误现象的空域拥堵因素分析[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5 陈穗军;肖海平;;粤琼两省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气候特点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王勇;;浅析航班延误后的地面服务工作[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7 蒋立辉;张倩;;基于GSM短消息的航班延误通知系统的设计和应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敏敏;航班延误 服务不延误[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张勇;换一种方式进行航班延误补偿[N];中国民航报;2005年
3 杨群峰;20种原因110个因素细说航班延误[N];中国民航报;2005年
4 蔡健;做好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工作[N];中国民航报;2005年
5 刘军(东航甘肃分公司市场销售部);航班延误需要旅客的理解[N];中国民航报;2005年
6 陈淑君;航班延误,,服务不能延误[N];中国民航报;2005年
7 林红梅;航班延误根源是垄断[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史丽萍;实施难度较大 航班延误险短期难推出[N];国际金融报;2004年
9 陈天翔;三问“航班延误险”[N];国际金融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吴红军;我们需要怎样的“航班延误险”?[N];金融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小平;航班延误情境下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致因机理及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陈海燕;动态数据驱动的航班延误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曹卫东;基于改进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的航班延误波及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4 刘玉洁;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与波及预测[D];天津大学;2009年
5 姚韵;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管理和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贾传亮;航空公司正点率考核与飞行员培养规划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张米;航空公司机组排班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8 王巡;航空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航班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红;我国航班延误纠纷的现状、诱因及对策[D];湖南大学;2007年
2 邱红平;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小莉;郑州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卢治国;我国航班延误治理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顾杰;论航班延误后乘客权益的法律保障[D];宁波大学;2015年
6 张成伟;基于数据挖掘的航班延误预警管理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7 丁鲁;《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的执行困境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刘乙超;基于监督式学习模型的航班延误分析与预测[D];浙江大学;2016年
9 张孟;航班延误引发旅客群体性事件处置对策优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10 孟会芳;基于统计分析的航班延误等级划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96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9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