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空间目标模拟器平面度测量与补偿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空间目标模拟器平面度测量与补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目标模拟器 平面度 加权最小二乘法 测量与补偿
【摘要】:为减少空间目标模拟器负载台运动轨迹平面度的测量误差,提高平面度的测量精度,以空间目标模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建模和数值计算定量地分析了误差源,提出根据测试点坐标残差构建权值,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最佳平面,以点面距离和二面角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平面度评定的新方法。在以激光跟踪仪为工具的非接触测量实验中,依此方法对模拟器负载台平面度进行校准,平面度精度达到0.4mm,二面角相比非加权方法降低1个数量级。实验结果表明在3 m×2 m的空间范围内,本文的校准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保证平面度的测量精度。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空间目标模拟器 平面度 加权最小二乘法 测量与补偿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HIT.NSRIF.201010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1025)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LBH-Q15064)资助项目
【分类号】:V416.8
【正文快照】: 1引言空间目标模拟器具有相互正交的3根导轨,以这3根导轨组成XYZ笛卡尔坐标系,负载台模拟空间移动目标,通过控制负载台相对导轨的运动,可以以一定精度实现空间移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仿真[1]。负载台的位置和速度精度是衡量模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位置和速度是以直线度和平面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阳恩;;一种小行程导轨垂直度测量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闻荣伟;谭久彬;;光学仪器隔微振系统的负刚度特性分析与验证[J];光电子.激光;2013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爱利;马彩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光斑质心高精度测量[J];光电子.激光;2011年10期
2 李磊;刘铁根;江俊峰;尹金德;孟祥娥;姜丽娟;刘宇;;光纤F-P传感器偏振互相关解调中光楔参数的影响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2年01期
3 黄富贵;崔长彩;;评定直线度误差的最小二乘法与最小包容区域法精度之比较[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6期
4 赵丽娟,马和,程俊廷;激光在垂直度误差测量中的应用[J];工业计量;2003年05期
5 叶震宇;;利用固有导轨进行垂直度测量[J];中国测试技术;2006年05期
6 李亚军;郑志刚;;直线度误差的数据处理及程序设计[J];中国测试技术;2007年03期
7 郭敬滨,张国雄;快速检测三坐标测量机垂直度误差的新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张永超,李冬梅,高峰,贝广霞;直线度误差评定方法简述[J];现代机械;2005年04期
9 林开颜,吴军辉,徐立鸿;电梯导轨垂直度测量仪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02期
10 任顺清;陈海兵;赵洪波;;用经纬仪测量大尺寸三维导轨垂直度的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检验F—104G雷达的目标模拟器[J];航空兵器;1965年07期
2 王本谦;张永进;;0.9μm激光目标模拟器[J];红外与激光技术;1988年04期
3 张强,杜耀惟;一种新颖的电控目标模拟器[J];现代雷达;1994年06期
4 关英姿,康为民;可见光目标模拟器中动画机的设计与实现[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1年03期
5 陈卫东,王东进,王巾英,阮文杰;主动导引头毫米波目标模拟器[J];现代雷达;2001年01期
6 薛明华,刘超;新型雷达动态目标模拟器的研究[J];雷达与对抗;2002年01期
7 张燕青,屈红刚;某雷达目标模拟器的软硬件设计[J];火控雷达技术;2004年04期
8 彭勃;张效民;于洋;赵延安;;水声目标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年02期
9 蒋晓红;李为玉;杜晋亮;;雷达目标模拟器校准技术研究[J];工业计量;2011年S1期
10 宋绪栋;刘鹏仲;;一种水下多亮点目标模拟器的设计[J];声学技术;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冰;朱桂芹;潘明海;王小宁;;雷达目标模拟器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蒋晓红;李为玉;;雷达目标模拟器校准装置的研制[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于姣龙;高天德;王伟伟;;声纳多目标模拟器[A];第二届西安-上海两地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居波;;多参数三维空间目标模拟器的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虞红;何秋茹;陶渝辉;;用目标模拟器仿真真实目标能量的计算方法[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6 刘晓宁;;阵列式射频目标模拟器设计[A];2001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郭玉柱;王肇敏;;可见光目标模拟器的研究[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陈亚萍;王轲;李卓;吕新;;红外/射频共口径目标模拟器电场相位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9 郭慧敏;丁艳;;激光目标模拟器的建模与分析[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曾嫦娥;苏建刚;杨迪;黄艳俊;;红外点源目标模拟器多干扰源实现方式初探[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研究所的领航人[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立志;水声目标模拟器信号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肖开健;雷达实时目标模拟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卫强;雷达目标模拟器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旭;矢量浮标定位系统目标模拟器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虞粉英;雷达多目标模拟器[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6 潘晶晶;目标模拟器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 李世雯;雷达多目标模拟器[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8 肖芳汉;雷达多目标模拟器误差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9 法锐;通用雷达目标模拟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10 张涛;光电雷达目标模拟器控制算法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6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9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