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专家预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控制系统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22 11:18

  本文关键词:基于专家预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控制系统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螺纹拧紧密封 扭矩转角法 转角零点 模型预估 专家控制


【摘要】:螺纹连接作为机械产品最主要的联接方式,其可靠性关系到产品的整体性能,针对带有橡胶密封圈的软连接式螺纹件,保证其可靠性的关键在于密封性指标的合理控制,即密封圈压缩率的控制。然而,在目前螺纹装配领域中针对压缩率控制的研究较少,基本上都是沿用传统的预紧力控制思路,由于橡胶材料的非线性特性,传统控制方式下的螺纹件密封圈压缩率的散差较大,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本文以某企业的一类薄壁壳体螺纹件及其控制系统为背景,针对拧紧过程中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专家预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控制系统。本文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拧紧工艺出发,分析了螺纹拧紧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明确了表征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状态的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专家预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控制系统的优化架构。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理的特殊性,分析了拧紧过程中螺纹件的力学特性,在研究了压缩率与关键拧紧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供实际工程应用的扭矩转角控制模型;针对橡胶密封圈压缩量的精确控制要求,采用扭矩转角控制思想,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密封圈零点识别的扭矩转角控制方案;针对拧紧过程中密封圈初始变形点(即零点)难以直接观测和检测的特性,采用模型预估和专家控制技术,建立动态预测模型,结合专家推理对密封圈零点的扭矩值进行在线预估判断,建立了基于专家预估的密封圈零点识别控制算法;最后,在搭建的硬件平台上对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进行试验验证,与原控制系统的拧紧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系统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螺纹拧紧密封 扭矩转角法 转角零点 模型预估 专家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43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7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9-15
  • 1.2.1 螺纹联接力学行为的研究现状9-10
  • 1.2.2 橡胶密封圈密封特性的研究现状10-11
  • 1.2.3 螺纹拧紧装配技术的发展现状11-13
  • 1.2.4 螺纹拧紧装配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13-15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5
  • 1.4 论文内容安排15-17
  • 2 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17-25
  • 2.1 固体火箭发动机柔性密封装配工艺的分析17-21
  • 2.1.1 装配对象分析17-18
  • 2.1.2 拧紧装置分析18-19
  • 2.1.3 拧紧工艺流程分析19-21
  • 2.2 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控制系统的功能21
  • 2.3 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21-22
  • 2.4 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22-25
  • 3 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过程建模研究25-33
  • 3.1 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过程螺纹力学分析25-29
  • 3.1.1 非预紧阶段受力分析26-27
  • 3.1.2 预紧阶段受力分析27-29
  • 3.2 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过程参数模型29-33
  • 3.2.1 预紧力与拧紧力矩的关系模型29-30
  • 3.2.2 预紧力与密封圈压缩量的关系模型30
  • 3.2.3 密封圈压缩量与拧紧转角的关系模型30
  • 3.2.4 拧紧力矩与拧紧转角的关系模型30-33
  • 4 基于专家预估的密封圈零点识别算法的研究33-44
  • 4.1 螺纹拧紧控制技术的研究33-36
  • 4.1.1 拧紧扭矩控制技术33-34
  • 4.1.2 拧紧转角控制技术34-35
  • 4.1.3 基于零点判别的扭矩转角控制技术35-36
  • 4.2 基于专家预估的密封圈零点识别算法的设计36-44
  • 4.2.1 密封圈零点预测算法的设计思路36-38
  • 4.2.2 模型预估控制模块的设计38-39
  • 4.2.3 专家定位控制模块的设计39-42
  • 4.2.4 基于专家预估的密封圈零点识别控制系统的设计42-44
  • 5 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控制系统的实现与应用分析44-52
  • 5.1 固体火箭发动机柔性拧紧控制系统的实现44-46
  • 5.2 固体火箭发动机拧紧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46-52
  • 5.2.1 关键参数的取值分析46-47
  • 5.2.2 应用效果分析47-52
  • 6 总结与展望52-54
  • 6.1 总结52
  • 6.2 展望52-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58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春;;拧紧作业及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建筑机械;2016年03期

2 阮涛柱;;发动机缸体合箱拧紧工艺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6年01期

3 王占彬;范金娟;肖淑华;刘小辰;;橡胶密封圈失效分析方法探讨[J];失效分析与预防;2015年05期

4 邹宇;宫秀良;程博;高伟;侯志勇;;固体火箭发动机虚拟试验技术初探和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年08期

5 顾本兰;王瑞典;刘海涛;;机车抱轴箱螺栓电动拧紧机构设计[J];技术与市场;2015年04期

6 韦成余;韩大强;孙慧;;航空发动机及其衍生产品装配螺栓拧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06期

7 王国峰;范云生;赵永生;谢商敏;;基于模糊预估的驱动轮轴自锁螺栓定位装配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7期

8 王宁;李宝童;洪军;杨国庆;朱林波;刘会静;;螺栓支承面有效半径的影响因素[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吴国志;;螺栓紧固应力与紧固扭矩计算[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2年01期

10 谢灵扬;孙国峰;;螺纹紧固件总摩擦系数测量的不确定度评估[J];福建分析测试;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正;几类轴对称超弹性橡胶结构的有限变形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范云生;汽车螺纹联接柔性装配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石宇静;复杂工业过程模型预测控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4 张日东;非线性预测控制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解红雨;固体火箭发动机分布式集成设计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杜春涛;薄壁大螺纹装配过程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2 皮之送;螺纹联接可靠性设计及其拧紧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秦严严;管道接口橡胶密封圈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4 宋莎;微小型零件精密装配中的螺纹副联接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琦;电阻炉非参数预估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袁军;汽车关键零部件螺纹联接的扭矩加转角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黄恭伟;螺纹拧紧技术研究及拧紧机控制系统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志礼;基于动态检测的螺纹拧紧设备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陈丹;专家控制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18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718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