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和K-means聚类的空中交通复杂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因子分析和K-means聚类的空中交通复杂性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空中交通 交通复杂性 因子分析 K-means聚类 相关性
【摘要】:针对航空器服务架次不能精确刻画空中交通复杂程度的现状,提出一种通过多指标度量空中交通复杂性的方法。首先通过实测雷达数据计算得出9个空中交通复杂性评价指标值,并对复杂性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最大程度地消除了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从多个复杂性评价指标中提取了空中交通总量和空中交通密度2个因子;基于所提取的因子,建立了空中交通复杂性综合评价函数,并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将空中交通复杂程度归为5类,最后通过时段流量和实测陆空通话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空中交通复杂程度分别为低、高时,15min内的航空器数量分别为10,24架,陆空通话时长分别为315s,636s,对应的通话饱和度分别为35%,70%.随着空中交通复杂性等级的提高,时段流量和通话饱和度增加。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关键词】: 空中交通 交通复杂性 因子分析 K-means聚类 相关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资助项目:基于复杂网络的空中交通复杂性演化机理与控制策略研究(U1333108)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空中交通冲突风险传播机理研究(14JCQNJC04500)
【分类号】:V355;TP311.13
【正文快照】: 不断增长的空中交通流量对我国空管系统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以单位时间内所能提供的航空器服务架次为主的评价方法已经难以准确描述高密度、大流量下的空域运行状况。为此,国内外诸多科学家将复杂性科学思想引入到空中交通管理领域中,以期望能够更全面、更客观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ouglas Gentenbein ,蓝_g祥;解放天空[J];世界科学;2002年08期
2 孙毅;未来飞行导航和空中交通系统的发展[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3年05期
3 阎威;张兆宁;;空中交通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J];控制工程;2007年S1期
4 张军;张勰;张学军;;网络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统[J];国际航空;2008年10期
5 余志雄;刘子圣;;空中交通非系统性风险的管理[J];空中交通管理;2008年05期
6 张晨;胡明华;张进;;基于管型空域配置的交通复杂性管理[J];系统管理学报;2012年03期
7 樊宪标;田勇;;空中交通领域的资源管理研究[J];江苏航空;2012年04期
8 霍光雷;;二十一世纪——空中交通更安全[J];空中交通管理;1997年03期
9 唐明琪;;未来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全球一体化[J];空中交通管理;1998年05期
10 王红勇;赵嶷飞;温瑞英;;基于复杂网络的空中交通复杂性度量方法[J];系统工程;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世锦;孙樊荣;;谈空中交通警戒与防撞系统的缺陷[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2 庞鑫锋;;小班语言活动《小小飞行员》[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各大航空公司要求美政府斥资四十八亿改进空中交通管制系统[N];东方航空报;2001年
2 张忠霞;美国空中交通将换代两大公司新结盟[N];人民日报;2007年
3 新华社记者 王振华;细微处“抠门”:美低票价航空公司盈利秘诀[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记者甘勃;解决空中交通拥堵刻不容缓[N];大众科技报;2011年
5 赵鸿盛;空中交管未来更精准安全[N];人民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孟瀚禹 陈颐;合作共筑中阿空中交通枢纽[N];经济日报;2014年
7 本报通讯员 魏凯;“空中交通警察”是怎样炼成的?[N];中国民航报;2011年
8 马越乾;全球空中交通堵塞严重[N];国际金融报;2001年
9 记者 涂露芳;“奥运支路”新航路正式开通[N];北京日报;2008年
10 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葛立敏 刘远恒 杨沛斌;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在TCAS设计中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世锦;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曲玉玲;空中交通碰撞风险建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田勇;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田文;基于不确定需求预测的概率空域拥挤管理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岳仁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危机处置的理论建模与控制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面向对象的空中交通进程仿真技术及应用[D];中国民航大学;2008年
2 何毅;空中交通复杂度参数模型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顾博;民机空中交通防撞系统算法及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张莹;机场地面空中交通容量评估系统的进一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黄卫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空中交通容量评估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6 尤杰;空中交通通用仿真评估技术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王艳军;区域空中交通容量动态评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宋卓希;基于混杂多智能体系统理论的空中交通网络建模、分析与仿真[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9 刘维维;空中交通防撞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靳英燕;关于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D];西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34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73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