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在轨流体输运双槽道微重力实验装置
本文关键词:空间在轨流体输运双槽道微重力实验装置
【摘要】:空间在轨流体输运双槽道微重力实验装置通过在微重力环境下对开口槽道中的流动进行观察,可以分析研究微重力下流体输运的稳定特性.双槽道形式的实验装置在单次实验中可同时对两种不同截面,不同流量的槽道流动进行观测,同时可有效提升落塔实验效率,减少不同槽道对比实验中的不确定因素.针对双槽道流体实验装置设计的关键问题,例如密封、压力补偿、设备布局等,提出了实验装置的系统结构及落塔实验步骤.在落塔短时微重力环境中,采用氟化液(HFE7500)流体介质,利用本实验装置成功观测到槽道流体输运流动与失稳现象.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毛细流动 开口槽道 双槽道 落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53201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AA7045038)共同资助
【分类号】:V524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Tang Yu;Chen Xiaoqian;Huang Yiyong;;Capillary flow rate limitation in asymmetry open channel[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5年03期
2 李国文;徐让书;;风洞收缩段曲线气动性能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月兴;微重力条件下航天器贮箱推进剂管理过程中的流动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洋;孔丽丽;陈智;宣传忠;宋涛;司志民;;可移动微型低速风洞的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16年09期
2 高源;陈小亮;刘秋生;;空间在轨流体输运双槽道微重力实验装置[J];空间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3 赵玲;江小华;;基于正交模拟试验的矿用空气幕结构优化[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6期
4 行鸿彦;于祥;邹水平;赵晨;;风杯式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校准实验箱的分析与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15年09期
5 刘卫红;姚磊;余永生;吕金磊;屈晓力;朱博;;航空声学引导风洞收缩段边界层修正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5年03期
6 苏民德;俞接成;卫德强;;Laval喷管内湿蒸汽凝结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J];热能动力工程;2015年03期
7 刘晓东;高丽敏;李永增;;二维超音速喷管型线设计仿真研究[J];风机技术;2014年04期
8 吕文春;马剑龙;曹慧;孙志娟;;一种回流式实验教学用风洞的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4年01期
9 刘卫红;黄为民;;低速风洞收缩段的边界层修正[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朱宇政;杨志刚;李启良;;风洞二次收缩段数值模拟[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WEI YueXing;CHEN XiaoQian;HUANG YiYong;;Flow rate limitation in open wedge channel under microgravity[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3年08期
2 ;Study on asymmetric interior corner flow in microgravity condition[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年08期
3 李钢;徐燕骥;鲍铁铸;孟涛;王元凯;聂超群;朱俊强;;低速风洞收缩段设计加工与流动数值模拟[J];科技导报;2008年23期
4 刘卫红;轴对称收缩段设计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8年02期
5 王喜魁;风洞高次曲线收缩段壁型及其性能[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健生;李康宁;;水平槽道内几种周期性结构的传热与流动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8期
2 黄国瑞;发散冷却叶片槽道内流动和传热的理论分析与试验[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3年04期
3 刘学宗,梁珍璇;计算非对称突然膨胀槽道流动的加速多重扫描耦合推进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8年03期
4 柳朝晖,翁磊,贺铸,郑楚光;三维槽道两相湍流的大涡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1期
5 刘东;刘明侯;王亚青;徐侃;;大高宽比小槽道冷却大功率激光器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10年03期
6 刘东;蒋斌;刘明侯;;进出口方式对槽道流体分配和换热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2年10期
7 周帼彦;涂善东;;粘弹性条件下槽道板结构的准静态弯曲变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汪健生;徐勇;;三维槽道的周期性层流流动与传热[J];化工学报;2013年05期
9 周继军,申盛,徐进良,陈勇;微槽道内单相流动阻力与传热特性[J];化工学报;2005年10期
10 刘东;刘明侯;徐侃;王亚青;;微细槽道散热器性能实验和数值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菁;谢冲;蒋建政;;微槽道气体流动测量数据的评估[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李雨润;王悦;王璐;蔡伟华;李凤臣;;壁面法向旋转对黏弹性流体槽道湍流特性影响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曾丹丹;张俊;樊菁;;三维槽道流动的分子统计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郭双喜;李万平;;三维槽道流模拟的一种混合谱模拟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裴杰;时晓天;陈军;佘振苏;;结构系综统计动力学在可压槽道流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卢思;姚朝晖;郝鹏飞;傅承诵;;具有微纳结构超疏水表面的槽道减阻特性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军;裴杰;Fazle Hussain;佘振苏;;可压缩槽道湍流对流速度研究[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胡军;;磁场作用下金属导电流体槽道流的整体线性稳定性数值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耿晨晖;晋国栋;何国威;;粗糙单元对槽道湍流统计特性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陈林烽;董宇红;;热分层槽道湍流中细颗粒输运特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子约;“山寨”哈芬槽道如何铺上中国高铁[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槐;封闭槽道紊流相干结构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库晓珂;槽道和圆管中柱状粒子两相流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杨子轩;旋转槽道湍流流动及热特性和大涡模拟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4 栗晶;水平槽道气固两相湍流变动的PIV实验研究和直接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龙;槽道流动的标度特性和湍流特性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2 王鑫;可变形边界流动的动力学行为实验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3 叶兴联;窄槽道内绕圆柱纤维悬浮流场的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0年
4 周吉;液体通流微小槽道内逸出气泡动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11年
5 聂涛;地面模拟试验燃烧室复杂槽道式水冷壁面耦合传热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何森棋;竖直槽道内气粒两相湍流的模型与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杨建胜;煤灰颗粒对管束和槽道壁面磨损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翁磊;三维槽道内气粒两相湍流的大涡模拟与统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智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论和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孔玮;平均流展向周期变化的槽道流的流动不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5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74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