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压气机盘双面车削机床及振动抑制装置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8:40

  本文关键词:压气机盘双面车削机床及振动抑制装置的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压气机盘 薄壁辐板 双面车削 可变阻尼 加工变形 振动抑制


【摘要】:压气机盘是压气机转子的重要组成零件之一,属于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件,其辐板的车削加工是该零件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由于压气机盘辐板部分直径大而厚度小,在车削过程中受切削力等的作用容易产生加工变形和振动。加工变形和振动严重制约了压气机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本文在分析压气机盘制造工艺及结构和材料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双面车削的方法解决压气机盘零件加工中的变形问题;采用变阻尼振动抑制的方法改善压气机盘零件加工中的振动问题。论文完成了双面车削机床的总体方案设计,主要包括设计指标制定、布局方案设计、工艺特点研究、运动方式设计、主轴支承设计、进给系统设计、数控选型设计等;论文完成了进给伺服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导轨副参数设计、滚珠丝杠副选型设计、滚珠丝杠支承设计、润滑方案设计、电动机选型设计、反馈装置选型设计、系统加减速能力计算等;论文完成了以上设计内容的工程实现,主要包括工程图纸绘制、制造现场跟产、系统安装调试、机床精度检测等。机床的精度测试结果表明其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为后续双面车削工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论文完成了压气机盘零件加工振动现象的描述分析和变阻尼振动抑制的实现方法研究,完成了变阻尼振动抑制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并建立了装置的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压气机盘 薄壁辐板 双面车削 可变阻尼 加工变形 振动抑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10
  • 1.2 压气机盘的功能、结构和材料特点10-12
  • 1.2.1 压气机盘的功能10-11
  • 1.2.2 压气机盘的结构特点11
  • 1.2.3 压气机盘的材料特点11-12
  • 1.3 压气机盘的制造要求、工艺过程及加工难点12-14
  • 1.3.1 压气机盘的制造要求12-13
  • 1.3.2 压气机盘的机械工艺过程13
  • 1.3.3 压气机盘的机械加工难点13-14
  • 1.4 薄壁零件加工变形和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14-17
  • 1.4.1 国内外薄壁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研究现状14-16
  • 1.4.2 国内外薄壁零件加工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16-17
  •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论文结构17-19
  • 2 双面车削机床总体方案的设计研究与实现19-27
  • 2.1 双面车削机床设计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技术指标19-20
  • 2.1.1 双面车削机床设计研究的重要意义19-20
  • 2.1.2 双面车削机床设计的技术指标20
  • 2.2 双面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分析20-22
  • 2.2.1 双面车削方法减小加工变形的理论依据21-22
  • 2.2.2 双面车削压气机盘的定位与装夹方法研究22
  • 2.3 双面车削机床总体方案的设计研究22-26
  • 2.3.1 双面车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实现方式研究22-23
  • 2.3.2 主轴支承方案的设计研究23-24
  • 2.3.3 进给伺服系统方案的设计研究24-25
  • 2.3.4 双面车削机床数控系统的选型设计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3 双面车削机床进给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实现27-41
  • 3.1 进给伺服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与传动系统刚度探讨27-29
  • 3.1.1 进给伺服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27-28
  • 3.1.2 关于提高传动系统刚度的探讨28-29
  • 3.2 机械部件的设计与实现29-32
  • 3.2.1 滑动导轨副零部件的参数设计29-30
  • 3.2.2 滚珠丝杠副的选型设计和支承方案设计30-31
  • 3.2.3 滑动导轨副的润滑方案设计31-32
  • 3.3 电气部件的设计与实现32-38
  • 3.3.1 进给系统切削负载转矩和加减速负载转矩计算32-34
  • 3.3.2 电动机和伺服反馈装置的选型设计34-37
  • 3.3.3 进给伺服系统的加减速能力探讨37-38
  • 3.4 进给伺服系统平行度和垂直度的测试38-39
  • 3.5 本章小结39-41
  • 4 变阻尼振动抑制装置的设计研究41-52
  • 4.1 压气机盘车削加工振动的描述和分析41-43
  • 4.1.1 压气机盘车削加工振动的描述41-42
  • 4.1.2 压气机盘车削加工振动的分析42-43
  • 4.2 变阻尼振动抑制的实现方法研究43-47
  • 4.2.1 变阻尼振动抑制的方法构想43-45
  • 4.2.2 磁流变阻尼器及其动力学模型的选择45-47
  • 4.3 变阻尼振动抑制装置的设计研究47-50
  • 4.3.1 变阻尼振动抑制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47-48
  • 4.3.2 变阻尼振动抑制装置的动力学建模48-50
  • 4.4 本章小结50-52
  • 5 总结与展望52-54
  • 5.1 总结52
  • 5.2 展望52-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文学;尹晓伟;何雪md;谢里阳;;压气机盘疲劳可靠性数字仿真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2 尹维城;唐志今;;钛合金压气机盘的高速锤模锻[J];航空材料;1984年06期

3 韩冰;蒋晶博;王刚;范顺昌;;压气机轮盘故障部位强度对比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0期

4 刘庆瑞,刘玉萍;发动机第4级压气机盘裂纹失效分析[J];航空发动机;1999年02期

5 吕成;张立文;戚琳;王照坤;陈亚莉;郑渠英;;重型燃机压气机盘淬火应力场的计算机模拟[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23期

6 杨军;王代军;郭文;;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盘瞬态温度场的数值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9年01期

7 樊国福,宋海荣,赵敏,江帆,廖鸿,于维成;航空压气机盘裂纹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4年01期

8 魏武国;;某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盘的振动特性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3期

9 张有瑞;王晓伟;杨晓军;;某发动机压气机盘组电子束焊工艺及变形控制[J];航天制造技术;2014年02期

10 姚泽坤,郭鸿镇,苏祖武;压气机和涡轮双性能盘的制造方法[J];航空科学技术;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良研;;第四级压气机盘拉具改进设计[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周文博;高亚玮;张翼东;王丹;;某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盘的周向磁化工艺改进[A];2014陕西省第十四届无损检测年会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3 樊国福;宋海荣;赵敏;江帆;廖鸿;于维成;;航空压气机盘裂纹分析[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4 吕成;张立文;牟正君;邰清安;郑渠英;杨钢;;重型燃机压气机盘淬火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方;安大公司取得航空锻造重大成果[N];中国航空报;2009年

2 张继红;黎阳厂冶金处通过劳动竞赛促进生产[N];中国航空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明杰;压气机盘双面车削机床及振动抑制装置的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柯婷凤;高负荷氦气压气机设计与改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4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764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d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