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裙成形装备结构动力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复合裙成形装备结构动力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复合裙 动力学建模 机械系统动力学 拉格朗日方程
【摘要】:复合材料连接裙是航天工程中重要的连接部件,研制复合材料连接裙安全、可靠、高效的生产装备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可以实现复合材料连接裙或航空铝合金材料连接裙的车削外圆、钻孔和铣槽三种加工任务的复合裙成形装备目前仍为空缺装备。本论文针对该成形装备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所开展的工作为:建立复合裙成形装备的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结合具体数据求解动力学方程并分析其结果。首先,深入研究了机械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为建立机械系统运动状态与机械系统的机构参数、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阐述了该复合裙成形装备的机械结构,对该装备的车削机构、钻孔机构、铣槽机构和中央转台进行了结构分析。并针对该装备的三种加工任务,分别分析了其车削工艺、钻孔工艺和铣槽工艺。在对复合裙成形装备结构分析和加工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对机械系统进行了运动分析,奠定了建立该装备动力学方程的基础。最后,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复合裙成形装备的动力学方程。该装备的动力学模型以车削机构Z向伺服电机、车削机构R向伺服电机、钻孔伺服电机、钻孔机构R向伺服电机、铣槽伺服电机、铣槽机构Z向伺服电机和数控直驱转台的转矩为输入,以航空铝合金连接裙加工力和加工力矩为载荷,以各伺服电机和数控直驱转台的主轴转角为广义坐标。通有限元仿真获得铣削加工力的数据并绘制其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带入动力学方程求解,得到铣削伺服电机和铣削机构Z向伺服电机角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该结果为指导完善复合裙成形装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复合裙 动力学建模 机械系统动力学 拉格朗日方程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4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2
- 1.1 引言9-10
- 1.2 课题研究意义及工作10-12
- 1.2.1 课题研究意义10-11
- 1.2.2 课题研究工作11-12
- 2 机械系统的运动学方程12-25
- 2.1 复合裙成形装备的结构分析12-16
- 2.1.1 车削机构的结构分析13-14
- 2.1.2 钻孔机构的结构分析14-15
- 2.1.3 铣槽机构的结构分析15-16
- 2.1.4 中央转台的结构分析16
- 2.2 复合裙成形装备加工工艺分析16-21
- 2.2.1 车削工艺分析17-18
- 2.2.2 钻孔工艺分析18-19
- 2.2.3 铣槽工艺分析19-21
- 2.3 机械系统运动分析21-24
- 2.3.1 车削机构运动分析21-23
- 2.3.2 钻孔机构运动分析23
- 2.3.3 铣槽机构运动分析23-24
- 2.3.4 中央转台运动分析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3 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25-47
- 3.1 分析力学基础25-30
- 3.1.1 约束、约束的分类及约束方程25-27
- 3.1.2 广义坐标与自由度27
- 3.1.3 广义速度、广义加速度27-28
- 3.1.4 实位移、可能位移和虚位移28-29
- 3.1.5 虚位移原理29-30
- 3.2 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30-31
- 3.3 选取机械系统的广义坐标31
- 3.4 获取机械系统的广义力31-35
- 3.5 计算机械系统的动能35-43
- 3.6 系统拉格朗日方程43-46
- 3.7 本章小结46-47
- 4 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求解47-57
- 4.1 工程算例47-56
- 4.1.1 机械系统动力学参数的计算48-52
- 4.1.2 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加工力52-54
- 4.1.3 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求解54-56
- 4.1.4 求解结果分析56
- 4.2 本章小结56-57
- 5 总结与展望57-58
- 5.1 结论57
- 5.2 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161-62
- 附录262-63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Frank J.Bartos;;伺服电机[J];软件;2006年07期
2 Jeanine Katzel;;伺服电机加速[J];软件;2008年05期
3 Jeanine Katzel;Control Engineering;;产品聚焦:伺服电机加速[J];伺服控制;2008年07期
4 薛永康;;日本伺服电机公司在新加坡产量大增[J];微电机;1988年04期
5 张小铁;;青港拖10轮伺服电机的预控管理[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1年06期
6 杨大伟;无刷伺服电机[J];微电机;1995年04期
7 李小平,段正澄,周家林;伺服电机智能选用的实现[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9年03期
8 王彤;机电领域中伺服电机的选择原则[J];应用科技;2001年01期
9 黄勇;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关键加工工艺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2年05期
10 张遥远,车轩;交流同步伺服电机在标准转速发生器中的应用[J];企业标准化;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锐;米欣;;基于专利文献检索的我国伺服电机技术发展浅析[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2 辜洪亮;李志军;王甫民;;销钉封接工序伺服电机系统的应用[A];2005年电子玻璃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余臻;贺忠江;;脉冲跟随和DDS技术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李新华;冯骥;杨卫华;;T形转子无刷伺服电机磁场的谐波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海龙;田锋;;FANUC ais2000/2000HV伺服电机应用[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吴俊;方华京;李浚源;陈锦江;;伺服电机鲁棒抗扰控制器的1~1设计方法[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邰治新;;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非线性自适应反步周期变速控制[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8 赵小挺;;伺服电机在TD2并捻机中的应用[A];2011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成元;王健;夏加宽;;磁导调制式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设计[A];第八届全国永磁电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天水;李正熙;孙德辉;;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ii和DSP的伺服电机多任务控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州 姜笃庆;微型伺服电机(舵机)原理简介[N];电子报;2004年
2 广州 耿德根;机器人控制语言讲座[N];电子报;2007年
3 河南 刘利君;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比较(下)[N];电子报;2012年
4 意大利SMI集团中国代表处 陈晓非;数字时代如何控制我们的机械系统[N];消费日报;2002年
5 广州 耿德根;AVR单片机控制伺服电机的轴摆动的实验[N];电子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孝伟;集成永磁伺服电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吉智;高性能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3 张玉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及其冷却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刘晓;空心式永磁直线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松;基于交流伺服的健身器材负载控制系统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熊小丽;印刷系统伺服电机定位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世友;凸极式永磁伺服电机的嵌入式位置检测方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4 岳路;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吴明煜;基于伺服电机精确定位系统的研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万仞;智能化肥皂同步滚印切块技术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7 赵希;复合裙成形装备结构动力学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8 张猛;异步伺服电机的设计[D];山东大学;2013年
9 王玉强;伺服电机及驱动的网络化集成测试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曲世勃;纳米伺服电机应用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2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77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