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高升阻比乘波体气动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9:36

  本文关键词:高升阻比乘波体气动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乘波体 高超声速飞行器 升阻比 圆锥流场 前缘钝化


【摘要】:乘波体是一种“乘坐”在激波上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高升力、低阻力和高升阻比的特点。通过优化乘波体的研究有望突破“升阻比屏障”,实现更加出色的气动布局。因此乘波体的设计与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航空航天领域的热点之一,各个学科都将乘波体作为最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布局模型。首先详细介绍了乘波体的研究经历和国内外发展现状,通过分析不同流场生成乘波体的优缺点,得出生成乘波体模型的适用流场;选取来流马赫数Ma=6的圆锥流场为基准流场,利用四阶Runge-Kutta插值法计算锥形流场控制方程Taylor-Maccoll,得到激波角和流场流线方程;通过对选取自由来流的上表面方程与圆锥激波方程相交得到前缘曲线,采用反设计法建立了乘波体的数学模型。在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对乘波体各参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出设计点及非设计点处乘波体气动特性随马赫数、迎角的变化规律,得到设计点处满足乘波体稳定飞行的速度范围,并证明了本文所用反设计方法理论的正确性。研究表明:乘波体的升阻比随迎角和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增长率逐渐变小,最终趋于平稳;飞行高度不同对乘波体的气动特性没有明显的影响;马赫数Ma=6的锥导乘波体稳定飞行的速度范围是Ma=4.8~6.3。最后对乘波体进行前缘钝化,引入边界层理论进行网格划分,分析研究了不同钝化半径下设计点处乘波体气动特性以及非设计点处来流马赫数、迎角的变化对乘波体气动性能的影响,得到乘波体前缘表面最大温度;同时,综合气动性能、气动热和体积等因素得出最佳钝化半径方案。研究表明:前缘钝化的乘波体升阻比随迎角和的增加而增加;马赫数的增加对气动特性没有明显的影响;钝化乘波体表面的前缘尖端最大温度在1800K左右,前缘钝化的钝化半径为9毫米。
【关键词】:乘波体 高超声速飞行器 升阻比 圆锥流场 前缘钝化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背景与意义12-15
  • 1.2 乘波体研究的进展15-18
  • 1.3 本文研究内容18-20
  • 第2章 乘波体和基本流场简介20-35
  • 2.1 乘波体的特点20-21
  • 2.2 乘波体的种类及其生成原理21-32
  • 2.2.1 ∧型乘波体22-26
  • 2.2.2 锥导乘波体26-31
  • 2.2.3 楔-锥形乘波体31
  • 2.2.4 吻切锥乘波体31-32
  • 2.3 乘波体数值模拟32-33
  • 2.4 本章小结33-35
  • 第3章 基于锥形流场乘波外形的设计35-42
  • 3.1 锥形流场的计算35-37
  • 3.2 流线追踪37-38
  • 3.3 上表面、前缘曲线及下表面的选取38-40
  • 3.3.1 上表面的选取38-39
  • 3.3.2 前缘曲线的选取39
  • 3.3.3 下表面的选取39-40
  • 3.4 生成外形举例40-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4章 乘波体数值模拟计算与速度范围研究42-62
  • 4.1 数值模拟方法42-45
  • 4.1.1 控制方程42-44
  • 4.1.2 湍流模型44
  • 4.1.3 乘波体模型网格划分44-45
  • 4.1.4 边界条件的设定45
  • 4.2 乘波体速度范围与气动特性研究45-46
  • 4.2.1 研究意义45-46
  • 4.2.2 计算条件46
  • 4.3 无迎角计算结果与气动特性分析46-51
  • 4.3.1 设计条件下(Ma=6, =0°)的乘波体气动特性46-48
  • 4.3.2 非设计点处的乘波体气动特性分析48-51
  • 4.4 有迎角下计算结果与气动特性分析51-61
  • 4.4.1 迎角在-5°~10°范围内计算结果与气动特性51-56
  • 4.4.2 5°迎角在不同马赫数下乘波体气动特性变化56-59
  • 4.4.3 不同飞行高度下乘波体的气动特性变化59-61
  • 4.5 本章小结61-62
  • 第5章 前缘钝化对乘波体性能影响研究62-74
  • 5.1 前缘钝化乘波体的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62-65
  • 5.1.1 边界层简介62-63
  • 5.1.2 前缘钝化乘波体的模型建立63-64
  • 5.1.3 网格划分64-65
  • 5.2 前缘钝化对乘波体气动特性影响分析65-70
  • 5.2.1 不同迎角对乘波体气动特性影响分析65-68
  • 5.2.2 不同马赫数对乘波体气动特性影响分析68-70
  • 5.3 乘波体的表面温度数值模拟分析与最佳钝化半径选取70-73
  • 5.3.1 乘波体表面温度数值模拟70-72
  • 5.3.2 最佳钝化半径选取72
  • 5.3.3 表面热响应与气动热防护72-73
  • 5.4 本章小结73-74
  • 结论74-77
  • 工作总结74
  • 研究结果74-75
  • 创新点75-76
  • 进一步开展的工作76-77
  • 参考文献77-8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80-81
  • 致谢81-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璐璐;秦玉亮;王宏强;程永强;;飞行器升阻比估计误差分析方法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2年02期

2 张殿祜,施志佳;飞行器在再入段中升阻比计算方法[J];战术导弹技术;1992年04期

3 张玉祥;徐金标;王厚庆;;钝化对高超声速乘波体飞行器升阻比的影响[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年04期

4 耿永兵;刘宏;王发民;;飞行高度及设计长度对锥形流乘波体优化的影响[J];宇航学报;2006年02期

5 陆文祥,彭超;高精度大升阻比民机测力天平研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9年03期

6 孟繁娟,吴永芬,陈佐一;提高叶栅叶片升阻比新措施的实验与数值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7 王发民,李立伟,姚文秀,雷麦芳;乘波飞行器构型方法研究[J];力学学报;2004年05期

8 张东俊,王延奎,邓学蓥;高升阻比乘波体外形设计及气动特性计算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汤波;高云峰;李俊峰;张忠峰;;基于CFD计算和遗传算法的乘波体优化[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8年03期

10 耿永兵;刘宏;姚文秀;王发民;;锥形流乘波体优化设计研究[J];航空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熊俊涛;杨旭东;乔志德;朱标;;高升阻比跨声速弹性机翼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郭良民;侯中喜;陈小庆;;乘波体升阻特性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三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三集)[C];2008年

3 陈小庆;侯中喜;许少华;刘建霞;;乘波构型实验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庄逢甘;;序[A];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余虔;谭畅;魏建国;韩先伟;;飞行器等离子体减阻技术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6 刘周;朱自强;付鸿雁;吴宗成;;高升阻比翼型的设计[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焦予秦;周瑞兴;郗忠祥;夏玉顺;;两种风扇翼型气动性能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威;基于(火用)分析方法的多目标翼型优化[D];浙江大学;2015年

2 张骢;高升阻比乘波体气动特性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

3 杨海江;乘波体气动外形设计与计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张翠娥;锥导乘波构型的设计、优化及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李世斌;新概念宽速域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与优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肖洪;乘波机的构型设计与优化[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19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19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5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