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流场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11:03
本文关键词:一种改善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流场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超声速进气道 自起动能力 流场控制 回流通道 数值仿真 风洞试验 气动性能
【摘要】:为改善高超声速进气道低马赫数下自起动能力进而拓宽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本文提出一种回流通道封闭式自动流场控制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带/带回流通道进气道自起动过程、流场变化特征及气动性能开展了研究。首先,完成了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几何型面设计,通过初步的数值仿真分析了进气道不起动/起动流场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工作状态下,进气道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流态特征,进气道入口前压缩面内静压分布规律发生显著变化。借助于进气道不起动流场中分离诱导激波前后静压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回流通道流场控制概念。然后,采用定常数值仿真方法对回流通道典型几何参数影响进气道流场特性和气动性能进行分析,揭示了回流通道改善流场特性的机理、获得了回流通道典型几何参数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不带回流通道进气道性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回流通道使进气道(内收缩比CR=1.6)自起动马赫数由Ma=4.7降低至Ma=3.6,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显著拓宽;回流通道进口位置对进气道自起动马赫数存在较大影响,但回流通道出口位置、回流通道宽度(8mm)对进气道自起动马赫数几乎无影响;由于回流通道使进气道工作马赫数降低,因此低马赫数时,进气道性能有明显改善,而高马赫数下回流通道对进气道性能几乎不产生影响。接着,对不带/带回流通道进气道(内收缩比CR=2.0)开展三维计算域下的CFD仿真计算及典型状态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Ma=5.0、?0??来流条件下不带回流通道进气道未能起动,进气道入口处形成较大一个呈周期脉动的分离包。而带回流通道进气道在Ma=5.0、?0??时唇口处大分离包及诱导激波消失,进气道正常起动工作。且在?4??、?6??大攻角来流工况下,进气道起动流场仍能正常建立,说明带回流通道进气道在?0??时自起动马赫数显著低于马赫5.0,进气道自起动能力得以明显改善。最后,对回流通道引流过程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发现回流通道开启的瞬间,回流量迅速上升至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直至趋于平稳,而整个过程中进气道捕获流量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通过移动后堵锥对Ma=6.0、?0??来流条件下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再起动过程进行了研究,由试验现象观察到:出口反压的持续下降使处于不起动状态的进气道实现再起动,根据各阶段流场特征可将进气道再起动过程大致划分为大幅度喘振、内通道运动波系吞入及隔离段出口附近小幅高频脉动三个过程。
【关键词】:高超声速进气道 自起动能力 流场控制 回流通道 数值仿真 风洞试验 气动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11.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注释表12-13
- 缩略词13-14
- 第一章 绪论14-2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4-15
- 1.2 进气道起动问题15-17
- 1.3 国外内研究现状17-23
- 1.3.1 变几何进气道研究现状18-20
- 1.3.2 流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20-23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3-24
- 第二章 进气道型面设计及流场控制概念的提出24-28
- 2.1 引言24
- 2.2 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24-26
- 2.2.1 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几何型面设计24-25
- 2.2.2 进气道不起动/起动流场特征分析25-26
- 2.3 回流通道流场控制概念的提出26
- 2.4 小结26-28
- 第三章 回流通道流场控制机理及典型几何参数规律性研究28-42
- 3.1 引言28
- 3.2 物理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28-30
- 3.2.1 回流通道实现模式28-29
- 3.2.2 数值仿真方法29-30
- 3.2.2.1 控制方程29
- 3.2.2.2 湍流模型29-30
- 3.2.2.3 计算网格及边界条件30
- 3.3 数值方法校验30-31
- 3.4 回流通道改善进气道自起动能力机理31-34
- 3.5 回流通道典型几何参数影响规律34-39
- 3.5.1 回流通道进口位置的影响35-37
- 3.5.2 回流通道出口位置的影响37-38
- 3.5.3 回流通道宽度的影响38-39
- 3.6 全马赫数范围内回流通道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39-41
- 3.7 小结41-42
- 第四章 回流通道流场控制方案试验研究42-79
- 4.1 引言42
- 4.2 二元高超进气道试验介绍42-53
- 4.2.1 进气道型面42-44
- 4.2.2 试验模型44-45
- 4.2.3 试验条件和测量方法45-48
- 4.2.4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48-52
- 4.2.5 试验方案52-53
- 4.3 进气道模型数值仿真方法53
- 4.4 结果与分析53-77
- 4.4.1 不带回流通道进气道自起动特性分析53-62
- 4.4.2 带回流通道进气道自起动特性分析62-68
- 4.4.3 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气动性能分析68-70
- 4.4.4 高超声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分析70-77
- 4.5 小结77-79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9-81
- 5.1 主要结论79-80
- 5.2 本文创新点80
- 5.3 工作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5
- 致谢85-86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86-87
- 附录 动态压力信号功率谱密度87-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海丰;谢旅荣;郭荣伟;;一级锥可调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初步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08期
2 袁化成;滕健;郭荣伟;;内收缩比可控的二元高超声速变几何进气道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2年11期
3 金志光;张X元;陈卫明;刘媛;;高超声速二元变几何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与调节规律研究[J];航空学报;2013年04期
4 严红明;钟兢军;杨凌;韩吉昂;;组合发动机可调进气道气动性能[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02期
5 赵亮;袁化成;李博;;溢流槽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7期
6 王卫星;袁化成;黄国平;梁德旺;;抽吸位置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4期
7 张辉;伊卫林;岳连捷;季路成;;可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初步设计[J];燃气轮机技术;2008年03期
8 常军涛;鲍文;崔涛;于达仁;;抽吸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抗反压能力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03期
9 袁化成;梁德旺;;抽吸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能力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6年06期
10 袁化成;梁德旺;;高超声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分析[J];推进技术;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843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43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