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数学模型化的自动驾驶仪软件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13 18:47

  本文关键词:数学模型化的自动驾驶仪软件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自动驾驶仪 数学模型 Simulink Coder 自动代码生成 DO178C 嵌入式系统


【摘要】:民用飞机自动驾驶仪软件作为机载软件的一部分,必须满足适航性条例要求,软件需符合DO178C的开发和验证标准。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其能否作为机载软件最重要的指标,传统的自动驾驶仪软件设计有周期长、难度大、高风险、高成本等缺点,开发的过程并没有严格按照DO178C标准来开发,使得软件的认证过程困难且繁琐。本文提出数学模型化的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将自动驾驶仪数学模型化,由于数学模型的表达具有一致性,软件需求与数学模型一一对应并能对模型进行实时验证和确认,所以基于数学模型自动生成的代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数学模型化的自动驾驶仪软件设计能够自动生成符合DO178C标准的认证文档,简化了软件的认证过程。因此,数学模型化的自动驾驶仪软件设计具有周期短、效率高、低成本的优点。本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给出了通用飞机自动驾驶仪的总体设计方案,即自动驾驶仪的基本组成及功能。描述了自动驾驶仪的基本部件以及部件间的联系,定义了自动驾驶仪具备的基本功能及其性能。其次本文给出自动驾驶仪软件的需求分析,定义了自动驾驶仪软件的组成模块,为后续编写自动驾驶仪软件提供依据。根据软件需求分析,将自动驾驶仪软件分成数学模型化实现与手工实现两种不同的途径。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自动驾驶仪数学模型,按照其功能不同分为方式选择模型和控制律模型两部分。分别利用Stateflow和Simulink对方式选择模型和控制律模型建模,并利用Simulink Coder自动代码生成工具箱将模型生成标准C代码。为生成高效、稳定的代码,工具箱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并详细分析了自动代码生成报告。最后为验证数学模型化的自动驾驶仪软件设计方法,将MSP430F5438A芯片作为自动驾驶仪的飞行控制计算机处理器并编写底层驱动,进行了开环验证测试及闭环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自动驾驶仪 数学模型 Simulink Coder 自动代码生成 DO178C 嵌入式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41.4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基于数学模型的设计方法与实现11-14
  • 1.2 数学模型化的自动驾驶仪设计前景14-15
  • 第2章 自动驾驶仪的基本组成及功能15-20
  • 2.1 驾驶仪的基本组成15-17
  • 2.2 自动驾驶仪系统的功能与性能17-19
  • 2.2.1 自动驾驶仪自检及初始化功能17-18
  • 2.2.2 自动驾驶仪飞行控制功能18-19
  • 2.3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自动驾驶仪软件需求分析20-31
  • 3.1 软件的定义及实现方式20-21
  • 3.2 自动驾驶仪方式选择21-22
  • 3.3 自动飞行控制律22-30
  • 3.3.1 VS控制方式22-23
  • 3.3.2 ALT控制方式23-25
  • 3.3.3 PALT控制方式25-26
  • 3.3.4 配平控制26-28
  • 3.3.5 HDG控制方式28-29
  • 3.3.6 GPS控制方式29-30
  • 3.4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自动驾驶仪方式选择模型的建立31-40
  • 4.1 Simulink模型结构31
  • 4.2 Simulink/Stateflow逻辑模块31-39
  • 4.2.1 按键逻辑初步设计32-35
  • 4.2.2 驾驶仪按键控制逻辑35-38
  • 4.2.3 驾驶仪旋钮复用逻辑38-39
  • 4.3 本章小结39-40
  • 第5章 自动驾驶仪控制律模型的建立40-50
  • 5.1 横侧向飞行控制模式40-44
  • 5.1.1 横侧向飞行控制模型结构40-41
  • 5.1.2 HDG飞行控制律41-43
  • 5.1.3 GPS飞行控制律43-44
  • 5.2 纵向飞行控制模式44-48
  • 5.2.1 纵向飞行控制模型结构44-45
  • 5.2.2 VS飞行模式45
  • 5.2.3 ALT飞行模式45-46
  • 5.2.4 PALT飞行模式46-48
  • 5.3 显示帧数据模块48-49
  • 5.4 本章小结49-50
  • 第6章 基于模型的自动代码生成50-66
  • 6.1 模型中变量配置50-54
  • 6.1.1 标准C中设置变量作用域50-52
  • 6.1.2 Simulink中设置变量作用域52-54
  • 6.2 模型的优化及验证54-56
  • 6.2.1 模型的层次化管理54
  • 6.2.2 模型规范化工具54-55
  • 6.2.3 模型定点化工具55
  • 6.2.4 DO验证工具箱55-56
  • 6.2.5 模型优化结果56
  • 6.3 模型的配置56-59
  • 6.3.1 设置模型求解器56-57
  • 6.3.2 硬件平台设置57
  • 6.3.3 代码生成设置57-59
  • 6.4 自动代码生成报告59-64
  • 6.4.1 代码概要59
  • 6.4.2 子模块报告59-60
  • 6.4.3 模型接口函数报告60-62
  • 6.4.4 代码可追溯性报告62
  • 6.4.5 静态代码度量报告62-64
  • 6.5 自动生成代码的分析与集成64-65
  • 6.6 本章小结65-66
  • 第7章 自动驾驶仪系统测试及功能验证66-74
  • 7.1 自动驾驶仪系统底层驱动66-69
  • 7.1.1 异步通信模块66-68
  • 7.1.2 定时器模块68
  • 7.1.3 GPIO按钮模块68
  • 7.1.4 GPIO编码旋钮中断68-69
  • 7.2 底层驱动与生成代码的集成69-70
  • 7.3 驾驶仪原型的功能验证及测试70-71
  • 7.4 驾驶仪原型的闭环测试71-73
  • 7.5 本章小结73-74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74-77
  • 8.1 全系统的数学模型化74-75
  • 8.2 工作总结与展望75-77
  • 8.2.1 工作总结75-76
  • 8.2.2 工作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7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79-80
  • 致谢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thWorks发布2013b版MATLAB和Simulink产品系列[J];电气时代;2013年11期

2 刘然,陈英,赵小林;基于UML的CASE平台的代码自动生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吴璐璐;姚勇涛;韦莉;沈玉琢;;车用变换器故障诊断及代码生成[J];汽车工程;2007年12期

4 冯江波;刘亚军;;与AUTOSAR兼容的Matlab/Simulink自动代码生成技术[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田伟,熊晋魁;Simulink模型的C/C++代码实现[J];应用科技;2004年11期

6 王杨;陶振凯;;基于SSH框架的代码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自动代码生成和Arduino控制器[J];工业设计;2012年12期

8 王跃;李丹;董晓;李志刚;;基于Matlab自动代码生成的储能变流器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4年05期

9 张礼兵,吴婷;基于软PLC编译系统目标代码生成的研究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9期

10 李启发;肖然;周明;;高压共轨轨压PID控制算法自动代码生成应用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颖;高翔;王国仁;于戈;郑怀远;;OQL预处理器代码生成算法的设计[A];第十六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盛刚;闫振福;;应用ACGS进行有效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英文)[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发动机ECU开发应集中于软件[N];中国电子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乐;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聚;基于FreeMarker引擎的代码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谌志涛;基于模板的软件构建自动化技术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孙石;基于模型的OBD故障诊断仪设计[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左春雪;地震资料道集流设计及自动代码生成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冯璨;基于模型的无功补偿控制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曹流;一种基于OCL的约束验证框架[D];南京大学;2013年

8 章枧;数学模型化的自动驾驶仪软件设计[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汪畅;基于动词属性的模板化自动代码生成[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张腾;代码生成技术研究及其在电信增值业务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5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45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1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