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轨道卫星高精度悬停编队最优滑模控制器设计
本文关键词:静止轨道卫星高精度悬停编队最优滑模控制器设计
【摘要】:针对静止轨道上卫星悬停编队问题,考虑空间摄动力及测量误差,建立卫星编队的相对运动模型.根据上述模型,取优化指标函数,将跟踪问题转化为LQR问题,求得最优控制解.综合滑模控制方法,提高最优控制解的鲁棒性,并用Lyapunov第二法证明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全局渐近稳定,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最优滑模控制器对静止轨道卫星编队控制性能优于LQR控制,在200 m的编队距离,相对位置控制精度达到毫米量级.
【作者单位】: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市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关键词】: 悬停编队 静止轨道 LQR 最优滑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1302127)
【分类号】:V448.2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高精度对地观测领域兼顾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需求,发展静止轨道高分光学观测系统已经获得极大关注,尤其是新型薄膜衍射成像光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现途径.美国MOIRE计划即是在静止轨道部署衍射成像空间望远镜,通过单星薄膜光学展开及支撑的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光;张景瑞;周志成;;静止轨道卫星在轨延寿技术研究进展[J];宇航学报;2012年07期
2 李于衡;张瑛;易克初;;天体对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影响研究[J];飞行力学;2005年04期
3 郭永富;;静止轨道卫星在轨温度参数变化规律研究[J];航天器工程;2011年01期
4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J];中国无线电;2012年03期
5 Wilbur Pritchard;芮香宛;;非静止轨道卫星——90年代卫星通信的技术和政策问题[J];航天器工程;1994年03期
6 ;航天简讯[J];国际太空;1996年09期
7 刘波;郭强;;基于ITU-R模型的降雨衰减特性研究与仿真[J];上海航天;2011年06期
8 李晖;张乃通;张钦宇;张岩;许洪光;;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考虑通信中断的服务质量分析[J];电讯技术;2007年01期
9 俞朔春,高益军;基于GPS的静止轨道卫星自主定轨技术研究[J];航天控制;2005年04期
10 ;一体化设计思想适用于小卫星的系统设计[J];国际太空;199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国华;俞洁;;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平台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袁莉芳;杨慧;定宇;罗耀辉;米红;;静止轨道卫星姿态偏置对天线方向图及卫星性能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3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严;韩首颗静止轨道卫星因技术问题延期发射[N];科技日报;2010年
2 邰举 薛严;韩首颗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3 钱铮;日本首颗3吨级静止轨道卫星升空[N];人民日报;2006年
4 记者 杨健;“鑫诺二号”十月底升空[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磊;桁架式静止轨道卫星平台多学科多任务设计优化[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昕;准静止轨道卫星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王伟;宽带静止轨道卫星系统接入控制方法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5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4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