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高含石量土石混合体高填方边坡稳定性与变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21:34

  本文关键词:高含石量土石混合体高填方边坡稳定性与变形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填方体 土石混合填料 剪切试验 强夯处理 高含石量


【摘要】: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部山区机场新(扩)建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山区机场建设面临的工程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主要的工程问题之一是高填方体的稳定性问题与变形问题。土石混合体体作为山区机场填方体的主要填料,具有强度高、变形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工程人员青睐,然而对土石混合体的研究尚不成熟,土石混合体的强度特性与变形特性是当今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重庆江北机场第三跑道填方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剪切试验研究不同密实度土石混合填料的剪切特性;基于现场强夯试验分析了不同夯击能和不同填料填方地基的夯击特性;基于青山沟地区复杂地形三维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填方施工过程,揭示了青山沟地区填筑体的稳定性与变形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土石混合填料的密实度越大,法向应力越低,越容易发生剪胀效应;反之,容易发生剪缩效应。密实度越大,法向应力越低,越容易出现剪切峰值。高密实度低法向应力下表现为为剪切软化模型;低密实度高法向应力下表现为剪切硬化模型。土石混合填料剪切曲线主要有硬化型、软化型和近似理想弹塑性型三种形状,剪切曲线的形状与填料的密实度和法向应力密切相关。(2)随着密实度的增加,填料粘聚力增加显著,密实度从92%增加到96%后粘聚力增加了118.8%;填料的内摩擦角受密实度变化影响不显著。(3)原地基与填筑体强夯累计夯沉量S与n+1(n为夯击次数)均呈明显的对数关系,即:naS+=)1ln(,其中a为常数。(4)对重庆江北机场青山沟地区原始地基而言,随着夯击能量增加(2000kN.m~5000 kN.m),原地基变形模量与重动力触探击数和剪切波速均呈线性增加趋势。基于《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提出的砂卵石载荷地基试验与超重型动力触探结果经验公式,对重庆江北机场土石混合填料强夯后地基变形模量与超重型重力触探击数关系式进行修正,得出E_0=2.7N120+12。(5)尽管青山沟地区底部有一层强度较弱的粉质粘土层,但由于山体对填筑体底部约束作用较强,青山沟底部稳定性较好;由于约束较弱,沟谷中心处标高330.0m~360.0m填筑体的位移较大。标高360.0m以上填筑体填筑时,上部填筑体坡脚处向渝邻高速侧滑移量大且随着填筑过程的进行增量较大,标高360.0m上部填筑体会对标高360.0m以下填筑体产生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填方体 土石混合填料 剪切试验 强夯处理 高含石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35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0
  • 1 绪论10-21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山区机场建设特点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9
  • 1.3.1 土石混合体分类12-13
  • 1.3.2 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13-15
  • 1.3.3 土石混合体研究方法15-16
  • 1.3.4 土石混合体破坏机理16-17
  • 1.3.5 高填方复杂地形边坡研究现状17-19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9-21
  • 1.4.1 研究内容19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19-21
  • 2 工程概况21-30
  • 2.1 工程背景21-23
  • 2.2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23-26
  • 2.2.1 地形地貌23-24
  • 2.2.2 地质构造24-25
  • 2.2.3 地层结构25
  • 2.2.4 水文特征25-26
  • 2.3 土石方工程特点26-29
  • 2.4 场区建设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3 土石混合体剪切特性试验研究30-48
  • 3.1 试验原理30-31
  • 3.2 样品采集及试样制备31-35
  • 3.2.1 样品采集31-32
  • 3.2.2 填料组分分析32-34
  • 3.2.3 试样制备34-35
  • 3.3 试验设备及方案35-38
  • 3.3.1 试验设备35-36
  • 3.3.2 剪切试验方案及步骤36-38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38-47
  • 3.4.1 压实度对剪切特性的影响38-39
  • 3.4.2 法向应力对剪切特性的影响39-40
  • 3.4.3 剪切过程体积变化机理40-42
  • 3.4.4 不同剪切曲线形状形成机理42-43
  • 3.4.5 剪切强度分析43-45
  • 3.4.6 剪切破坏机理分析45-47
  • 3.5 本章小结47-48
  • 4 高含石量地基强夯特征48-67
  • 4.1 强夯加固机理48-49
  • 4.2 试验布置49-51
  • 4.2.1 试验分区49-50
  • 4.2.2 处理方法50-51
  • 4.3 原地基不同能级强夯特征51-59
  • 4.3.1 不同夯击能强夯沉降特点51-52
  • 4.3.2 夯击前后干密度及压缩模量变化特点52-54
  • 4.3.3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54-55
  • 4.3.4 压实度与固体体积率特点55-56
  • 4.3.5 地基承载力特征56-57
  • 4.3.6 强夯后地基剪切波速变化规律57-58
  • 4.3.7 夯击效果相关性分析58-59
  • 4.4 土石混合填筑体强夯特征59-66
  • 4.4.1 不同填料夯击累计沉降特征59-61
  • 4.4.2 不同填料地基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61-62
  • 4.4.3 不同填料地基压实度与固体体积率62
  • 4.4.4 不同填料地基承载力特点62-64
  • 4.4.5 不同填料地基剪切波速64-65
  • 4.4.6 夯击效果相关性分析65-66
  • 4.5 本章小结66-67
  • 5 稳定性与变形三维数值分析67-97
  • 5.1 三维模型建立67-70
  • 5.1.1 Flac简介67-69
  • 5.1.2 建模方法69-70
  • 5.2 高填方体失稳标准70
  • 5.3 青山沟填方区处理方案70-78
  • 5.3.1 填筑方案70-73
  • 5.3.2 模型建立73-75
  • 5.3.3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75-76
  • 5.3.4 弹性模量参数反算76-78
  •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78-94
  • 5.4.1 计算过程78-80
  • 5.4.2 位移分析80-92
  • 5.4.3 应力分析92-94
  • 5.5 破坏机理分析94-95
  • 5.6 稳定性评价95-96
  • 5.7 本章小结96-97
  • 6 密实度对填方体稳定性与变形的影响97-103
  • 6.1 密实度对填筑体变形的影响97-98
  • 6.2 密实度对青山沟填筑体变形与稳定性影响98-101
  • 6.2.1 计算参数选取98
  • 6.2.2 不同密实度计算结果对比98-101
  • 6.3 结论101-103
  • 7 结论及建议103-105
  • 7.1 结论103-104
  • 7.2 建议104-105
  • 致谢105-106
  • 参考文献106-110
  • 附录110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10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1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亚君;刘东燕;蒋克锋;杜锦林;;西南某机场高填方地基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2 付春辉;毕聪斌;张军;;山区公路高填方涵洞的设计[J];北方交通;2008年02期

3 施发弘;;高填方工程施工中的系统控制方法[J];四川建筑;2010年03期

4 周应华;郑玉辉;廖成强;;公路高填方地基承载力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探讨[J];路基工程;2011年06期

5 肖洪萍;;山区公路高填方涵洞的设计问题[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年01期

6 王世才;上埋式高填方矩形混合涵洞的构造和计算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3年04期

7 ;建设科技信息[J];施工技术;1993年01期

8 肖勤学;碎散体高填方涵洞压力计算理论[J];地下空间;1996年03期

9 闫红伟;;几种关于高填方涵洞涵顶土压力计算方法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年07期

10 赵丽颖;;山区公路高填方涵洞的设计问题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林;彭跃;郭超;张永兴;;高填方涵洞不同顶板结构的设计对比[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2 卢小兵;范永政;吴国庆;;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工程建设方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王显斌;魏磊;吴军军;;浅析山区高填方涵洞的设计的问题研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4 徐虎城;赵新军;朱国建;仇巅;;沙漠明渠高填方段机械化施工方案讨论[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人类活动与河口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郑治;;减少山区高填方路基沉降病害的对策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吴桂兰;曹阳;;高填方涵洞结构设计的特殊性及对应措施[A];2012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专刊[C];2012年

7 朱龙昌;;高填方渠道险工隐患预防和治理技术[A];福建省第十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韩莉;张友;;高填方加筋土路堤的质量保证措施[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张友;;高填方加筋土路堤的质量保证措施[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10 刘宏;李攀峰;张倬元;;西南地区高填方机场软基加固处理[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玉;西部高原航空港的明珠[N];科技日报;2006年

2 特约通讯员倪作霖;十九局集团阿高速公路质量受到多方赞誉[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3 王霞 徐博文;发展是硬道理 创新是主旋律[N];山西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涛;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曹光栩;山区机场高填方工后沉降变形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3 孙笑;基于E_(v2)的港区陆域高填方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研究及稳定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4 姜峰林;高填方涵洞EPS板减荷技术应用及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翠;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吴屹;巴中机场五显庙深切沟谷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闫俊;机场高填方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及数据可视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谭超;巨粒混合土填料蠕变特性的大型单轴压缩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赵剑剑;土石混合料的渗水湿化对高填方体变形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戴自立;高填方荷载对锚索预应力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陈伟;黄土高填方工程监测信息可视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汪涵;基于实测资料的高填方地基安全评判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9 葛华康;高含石量土石混合体高填方边坡稳定性与变形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王程亮;山区机场已填筑高填方地基再处理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46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46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e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