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SM内插算法的北斗GBAS参考站布局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LSM内插算法的北斗GBAS参考站布局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LSM内插法 DIM内插法 地基增强系统(GBAS) “三轮”式地面参考站布局设计
【摘要】:为提高机场空域利用率,进近等级和进近效率,提出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三轮"式地面参考站布局设计方案。基于GPS的GBAS参考站的适用于20 km范围,其通过平均法计算差分校正量不能满足对差分校正值准确描述。通过实验和仿真对比,分析了低次曲面内插法(LSM)、基于距离的内插法(DIM)与平均法三者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LSM、DIM内插法与均值法在计算差分校正时,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低次曲面法(LSM)用于"三轮"式地面参考站布局,并给出了相应的进近方案。
【作者单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LSM内插法 DIM内插法 地基增强系统(GBAS) “三轮”式地面参考站布局设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433115) 中航工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专项(CXY2012SH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4_CXJJ-TX_12)资助
【分类号】:V351.37;P228.4
【正文快照】: 中航工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专项(CXY2012SH16)、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4_CXJJ-TX_12)资助近年来,空中交通流量迅速增长,空中交通效率受到雾霾天气和各类复杂气象条件影响。在民用航空领域,为提高机场空域利用率,进近等级和进近效率,提出将GBAS用于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乐韬;黄丁发;徐锐;高淑照;;一种网络RTK新技术——增强参考站[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黄丁发;周乐韬;李成钢;熊永良;;增强参考站网络RTK算法模型及其实验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11期
3 甄鑫强;李兆华;;浅析城市参考站网络建设通讯方案[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年01期
4 瞿稳科;邹本杰;陈天立;;基于数据融合的增强系统参考站外频标的设计[J];全球定位系统;2011年03期
5 张月华,葛林林;河北省永久性GPS参考(网)站建立的研究与探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年05期
6 周兴华;赵吉先;黄长军;;GPS台站网在新世纪中的应用前景[J];全球定位系统;2005年06期
7 侯至群;丁仁军;;KMCORS系统一些应用问题的探讨[J];城市勘测;2007年06期
8 严航;姚山峰;;基于参考站的低轨双星定位误差校正分析[J];电讯技术;2011年12期
9 柯福阳;王庆;潘树国;;基于Voronoi图D-TIN CORS参考站网络的自动构建与空间关系组织[J];测绘工程;2011年01期
10 黄丁发;;基于WEB和移动计算的增强VRS理论及其完备性研究[J];学术动态;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彦田;程鹏飞;蔡艳辉;徐宗秋;;中长距离参考站间网络RTK虚拟参考站算法研究[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5卫星导航增强与完好性监测[C];2012年
2 周宁江;张金曦;;法国Scorpio 6502 GPS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付先国;;利用TEQC软件对参考站点位环境进行测试分析[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4 王帅;;GPS参考站系统在丁集矿井的建立与应用[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一)·地质专业[C];2010年
5 吴星华;吕振业;JoelVanCranenbroeck;王贵武;吴俐民;;徕卡最新主辅站技术在昆明市GPS参考站网中的应用[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6 吴星华;吕振业;Joel VanCranenbroeck;王贵武;吴俐民;;徕卡最新主辅站技术在昆明市GPS参考站网中的应用[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7 钱闯;刘晖;杨宽军;王千明;;JXCORS参考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3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2013年
8 李炬;张子曰;李艳;张本志;;北京中央商务区热环境流动观测试验[A];城市气象论坛(2012年)·城市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12年
9 车作光;赵刚;;RTK GPS定位中最佳参考站点位的分析与研究[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10 许春艳;曹亚杰;姜蔚明;施洲洲;;利用OMR和参考站方法对南通地区城市化影响的分析[A];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甘勃;连续参考站网 轻松搞定高精度测量[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马林邋付川;山区测量GPS当主角[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记者 韩红新 实习生 张瀚元;我市建成卫星定位参考站系统[N];兰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黄滢;“数字南宁”又添新平台[N];南宁日报;2007年
5 张阳成;石家庄市GPS固定参考站系统建设项目通过鉴定[N];中国测绘报;2008年
6 通讯员 张阳成邋武兰忠 记者 李铁兵;石家庄GPS固定参考站系统通过鉴定[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7 张福林;长春建成独立固定GPS参考站系统[N];中国测绘报;2004年
8 吴俐民;昆明建成连续运行GPS参考站系统[N];中国测绘报;2005年
9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谭志彬 戴连君 毛东军 彭凯;信息技术支撑北京GPS服务网[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董笑舟;西安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系统建设启动[N];中国测绘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彦田;基于长距离参考站网络的B/S模式动态定位服务理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2 李成钢;网络GPS/VRS系统高精度差分改正信息生成与发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李黎;基于参考站网的实时快速PPP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殷海涛;基于参考站网络的区域对流层4D建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喻国荣;基于移动参考站的GPS动态相对定位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田;基于不同时空区域的VRS连续参考站网络对流层改正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党相振;网络RTK通讯关键模块研发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韩菲;参考站网络稳定性自动监测及其时间序列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陈澍;利用参考站网络数据建立精确大气层析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凤霞;网络RTK的质量控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徐彦田;网络RTK参考站间大气改正数实时生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李永川;基于VRS法GPS测量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邓文彬;基于网络GPS和GIS的联合技术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9 林瑜滢;主辅站技术定位原理及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10 毛海峰;VRS算法研究及定位精度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5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6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