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Y-Ti-O弥散强化FeCrAl薄板的EBPVD制备及组织与性能
本文关键词:纳米Y-Ti-O弥散强化FeCrAl薄板的EBPVD制备及组织与性能
更多相关文章: EBPVD ODS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结构 拉伸性能 电化学腐蚀
【摘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金属热防护系统(M-TPS)对装备整体技、战术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M-TPS高温结构的稳定性和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抗浸蚀能力等特性强烈地依赖TPS蒙皮材料的综合性能。本文依据M-TPS对蒙皮尺寸及服役条件需求,研究了基于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EBPVD)制备Y-Ti-O型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高温合金大尺寸薄板的工艺方法。成功制备了直径1000mm,厚度0.15mm的Fe20Cr5.5Al基Y-Ti-O型ODS高温合金薄板。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含Ti的ODS高温合金薄板的EBPVD制备工艺设计;EBPVD沉积态薄板微观组织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沉积态薄板后续强韧化处理工艺和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研究;制备薄板强韧化处理对室温、3.5%Na Cl水溶液条件下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影响规律及机理。薄板的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表征主要采用了X射线荧光谱(XRF)、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HRTEM)等方法。基于EBPVD技术可获得高度弥散分布的复相组织沉积层的特点,开展了制备Fe Cr Al基ODS高温合金薄板的工艺方法研究。为研究弥散强化相微量差规律,采用固定基板沉积技术,利用蒸气入射角和靶基距差异获成分准连续细分的沉积薄板试样。为精确控制饱和蒸汽压与其它组元相差悬殊的Ti元素含量,采用了单独沉积Ti材料来实现合金材料中Ti含量控制。根据大面积沉积薄板的成分和厚度分布的均匀性控制需求,基于电子枪束流强度、靶基距、基板材料、基板温度、基板转速等多工艺参数交互作用研究,通过制备薄板微观组织结构分析,获得了制备含Ti的ODS高温合金薄板的EBPVD工艺设计方法。对Fe20Cr5.5Al基ODS制备薄板的微观组织结进行了表征与分析,揭示了Ti、Y_2O_3对EVPBD沉积薄板晶粒尺寸、形貌特征及微空隙型缺陷分布的影响规律。采用XRF、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Ti的微合金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i/Y_2O_3含量比不同,氧化物相的成分构成和晶体结构可有显著差异。针对EBPVD沉积态薄板呈现的特殊微空隙型组织缺陷:微空隙分布于近贯通板厚的柱状晶侧面晶界,提出了以高速PVD过程阴影效应为主的形成机制。测试了不同成分沉积态薄板的室温及500℃、700℃和900℃的拉伸性能,基于拉伸性能的脆性特征来自微空隙型组织缺陷的分析,开展了消除此类组织缺陷的处理方法研究,获得了小变形量冷轧/再结晶退火对消除空隙型组织缺陷最为有效的结果,并提出了基于临界变形再结晶消除EBPVD沉积态组织缺陷的微观机制。在室温、3.5%Na Cl水溶液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组织状态薄板的电化学腐蚀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结合试样近表面及腐蚀表面形貌特征研究,获得了不同组织状态下的电化学腐蚀规律。针对EBPVD制备的ODS薄板的电化学腐蚀特征,提出了柱状晶晶界微空隙局部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微观机制。基于不同组织状态薄板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结果,获得了消除沉积态组织缺陷最有效的方法,即6.2%冷轧变形/1300℃33h再结晶退火处理工艺。
【关键词】:EBPVD ODS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结构 拉伸性能 电化学腐蚀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4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6
- 第1章 绪论16-35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6-17
- 1.2 铁基ODS合金的研究现状17-25
- 1.2.1 ODS高温合金材料体系19-21
- 1.2.2 基于粉末冶金技术的ODS高温合金制备方法21-24
- 1.2.3 MA方法制备的铁基ODS合金的组织及性能24-25
- 1.3 EBPVD工艺制备薄板材料的研究现状25-28
- 1.3.1 EBPVD工艺制备薄板材料的优势25-27
- 1.3.2 EBPVD沉积态薄板的组织特性27-28
- 1.4 ODS高温合金的变形与热处理28-31
- 1.4.1 变形对金属组织及性能的影响28-29
- 1.4.2 变形金属的再结晶29-30
- 1.4.3 ODS高温合金的致密化处理30-31
- 1.5 ODS高温合金的电化学腐蚀31-33
- 1.5.1 零件的可靠性与电化学腐蚀特性31
- 1.5.2 腐蚀的电化学评价方法31-33
- 1.6 本文研究内容33-35
- 第2章 试样制备和分析方法35-45
- 2.1 引言35
- 2.2 薄板试样制备和加工设备35-37
- 2.2.1 EBPVD设备35-37
- 2.2.2 其它处理设备37
- 2.3 试验材料37-38
- 2.4 薄板的EBPVD制备38-41
- 2.4.1 固定基板沉积方法38
- 2.4.2 旋转基板沉积方法38-39
- 2.4.3 EBPVD过程参数39-41
- 2.5 力学性能测试41-42
- 2.5.1 维氏硬度测试41-42
- 2.5.2 纳米力学探针分析42
- 2.5.3 拉伸试验42
- 2.6 组织结构分析42-43
- 2.6.1 成分分析42-43
- 2.6.2 X射线衍射分析43
- 2.6.3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43
- 2.6.4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43
- 2.7 电化学腐蚀测试43-45
- 第3章 沉积态薄板微观组织结构分析45-61
- 3.1 引言45
- 3.2 薄板成分研究45-48
- 3.2.1 EBPVD工艺参数对沉积态薄板成分的影响45-47
- 3.2.2 沉积态薄板成分分析47-48
- 3.3 EBPVD沉积态薄板XRD分析48-51
- 3.4 EBPVD沉积态薄板微观形貌表征51-56
- 3.4.1 沉积态薄板截面形貌51-54
- 3.4.2 沉积态薄板表面形貌54-56
- 3.5 沉积态薄板基体相的亚结构56-57
- 3.5.1 嵌镶块56
- 3.5.2 位错分布56-57
- 3.6 氧化物强化相57-59
- 3.6.1 氧化物强化相形貌及尺寸57-58
- 3.6.2 氧化物强化相结构58-59
- 3.7 本章小结59-61
- 第4章 氧化物弥散强化相对沉积态薄板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61-76
- 4.1 引言61
- 4.2 Y_2O_3及Ti含量对制备薄板组织结构的影响61-65
- 4.2.1 Y_2O_3及Ti含量对基体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61-64
- 4.2.2 Y_2O_3及Ti含量对弥散强化相尺寸的影响64-65
- 4.3 Y_2O_3及Ti含量对薄板硬度的影响65-66
- 4.4 Y_2O_3及Ti含量对薄板拉伸性能的影响66-72
- 4.4.1 沉积态薄板室温拉伸66-70
- 4.4.2 沉积态薄板高温拉伸70-72
- 4.5 EBPVD制备Fe-Cr-Al基ODS高温合金的弥散强化72-74
- 4.6 本章小结74-76
- 第5章 薄板的后处理及微观组织结构76-98
- 5.1 引言76
- 5.2 高温退火热处理76-84
- 5.2.1 高温退火热处理工艺设计76-78
- 5.2.2 高温退火组织表征78-80
- 5.2.3 高温退火组织显微硬度分析80
- 5.2.4 高温退火对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80-82
- 5.2.5 高温退火对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82-84
- 5.3 冷轧形变及再结晶退火84-91
- 5.3.1 冷轧及再结晶退火工艺设计84-85
- 5.3.2 冷轧及再结晶退火显微组织85-88
- 5.3.3 冷轧后再结晶退火对拉伸性能的影响88-91
- 5.4 冷锻形变及再结晶退火91-95
- 5.4.1 冷锻及再结晶退火工艺设计91-92
- 5.4.2 冷锻及再结晶退火显微组织表征92-93
- 5.4.3 冷锻后再结晶退火对拉伸性能的影响93-95
- 5.5 不同处理方法对薄板密度的影响95-97
- 5.6 本章小结97-98
- 第6章 薄板电化学腐蚀特性研究98-119
- 6.1 引言98
- 6.2 薄板基体相的电化学腐蚀特性98-103
- 6.2.1 Fe20Cr5.5Al锭料合金极化曲线98-100
- 6.2.2 Fe20Cr5.5Al锭料合金循环极化100
- 6.2.3 Fe20Cr5.5Al锭料合金的EIS100-103
- 6.3 EBPVD沉积态薄板的电化学腐蚀特性103-107
- 6.3.1 EBPVD沉积态薄板的极化曲线103-104
- 6.3.2 EBPVD沉积态薄板EIS104-105
- 6.3.3 EBPVD沉积态薄板腐蚀机制105-107
- 6.4 消除组织缺陷处理对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107-118
- 6.4.1 高温退火对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107-110
- 6.4.2 冷轧/再结晶退火对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110-114
- 6.4.3 冷锻/再结晶退火对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114-118
- 6.5 本章小结118-119
- 结论119-121
- 参考文献121-13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131-134
- 致谢134-135
- 个人简历1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清;高温合金超塑切削[J];宇航材料工艺;2005年03期
2 郭志德;;高温合金材料应用实践[J];航空材料;1983年02期
3 胡本芙;高温合金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4 李承跃;高温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1983年02期
5 胡守坤;景保林;;亚硝基R盐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的钴[J];四川机械;1984年01期
6 汪楠;我国冶炼出世界开锻温度最高的高温合金钢[J];航天工艺;1987年05期
7 ;高温合金中微量元素的控制及其作用荣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8 ;高温合金中微量元素的控制及其作用的研究[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7年S3期
9 P.E.沙林;津人;;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发展途径[J];航空材料学报;1993年02期
10 刘筱薇,黄进峰;抗氧化腐蚀高温合金的最新发展和前景展望[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增墉;;前言[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荀淑玲;闫忠强;王娟辉;王晓梅;胡敏艺;王江;;微量元素硼在高温合金中的作用[A];低碳经济条件下重有色金属冶金技术发展研讨会——暨重冶学委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涤;韩雅芳;;高温合金及其相关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趋势[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6)——航空航天材料专辑[C];2006年
4 刘庆斌;卢翠芬;李冬玲;;一种高铬高温合金的物理化学相分析[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庞晓辉;刘平;杨军红;;高温合金中铼元素的分析测定[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庞晓辉;杨军红;刘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硒[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孙晓峰;;我国高温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进展[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序[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勇;张国庆;李周;刘娜;袁华;许文勇;高正江;王孝平;P.S.Grant;;喷射成形高温合金组织演变过程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其娟;;21世纪定向凝固高温合金使用展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牛;航天工业与高温合金[N];中国冶金报;2000年
2 常宗华;第十届中国高温合金学术年会暨21世纪先进高温合金生产和应用国际研讨会举行[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3 黄秀声;我国高温合金已形成自主体系[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记者 瞿剑;我国高温合金形成自主体系[N];科技日报;2006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刘杨 彭志华;钢研高纳 打造世界级高温合金企业[N];证券时报;2010年
6 李翠红 徐爱党;新中国第一炉高温合金在抚钢诞生[N];中国冶金报;2009年
7 杭材;先进高温合金——制造先进发动机的基石[N];中国航空报;2012年
8 罗之樝 本报记者 陈岩;我省研发出高纯净度冶炼高温合金技术[N];四川日报;2014年
9 申银万国 叶培培 徐若旭;工信部重点扶持新材料产业 看好高温合金行业成长性[N];通信信息报;2014年
10 张辉;“高温合金之王”在丹阳成功生产[N];镇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跃;纳米Y-Ti-O弥散强化FeCrAl薄板的EBPVD制备及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玄伟东;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杂晶形成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3 赵坦;第二代定向柱晶高温合金DZ59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舒宇;Co-Al-W基高温合金热力学分析及合金设计[D];东北大学;2012年
5 金文中;K417高温合金真空熔铸凝固过程的电磁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陈伟;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整体精铸燃烧室机匣用高强度高温合金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杨爱民;K4169高温合金组织细化及性能优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8 刘峰;DD3高温合金的深过冷快速凝固及其快速凝固用特殊涂层[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9 徐裕来;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用高温合金Nimonic 80A成分优化、微结构及其高温强化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10 杜俊平;Ni基单晶模型高温合金中多组元势的构建及应用[D];钢铁研究总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瑞毅;GH4169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2 佟石;线性电磁搅拌作用下Incoloy 825高温合金凝固行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刘琦;高温合金立式连铸流动传热和应力的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王永锋;一种定向高温合金DZ417G铸造缺陷形成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贾清波;Ni基高温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工艺、组织及性能[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王志冰;微细切削高温合金GH4169有限元仿真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7 刘永康;GH4169高温合金热锻—冷轧细晶工艺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储继影;高温合金加工刀具选择与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王兴雅;K417G返回料合金组织及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冯士诚;Ni-Cr-Mo高温合金真空扩散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67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6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