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微型四轴飞行器及控制软件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18 03:41
本文关键词:基于STM32微型四轴飞行器及控制软件的设计
【摘要】:高精度铜排是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构件,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铜板带材的第一消费大国。铜排的传统生产方法存在能耗高、含氧量高、材料利用率低等困扰学术和工程界的问题。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铜板带生产技术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连挤连轧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有色金属塑性加工方法,它是结合是结合连续挤压以及轧制特点的复合工艺。采用连挤连轧工艺制造高精度铜排,无论在产品质量和制造效率方面均比传统工艺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节能、节材、环保的铜板带加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分析连挤连轧变形过程组织演变特征,揭示连挤连轧成形的微观机理,并研究工艺参数对连挤连轧组织、性能的影响。根据连挤连轧变形特点,将变形区划分为初始压入区、刚性移动区、镦粗变形区、粘着区、直角弯曲区、扩展挤压区、轧制区七个区域,对各区的组织演变研究表明:在镦粗变形区前组织变化较小,镦粗变形区出现纤维状组织,粘着区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坯料在扩展挤压区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连续挤压铜排组织均匀,晶粒尺寸80μm。轧制区的组织有明显的晶粒取向,表面晶粒进一步细化,仅为20μ m左右。研究了不同轧制区的坯料变形温度、轧制变形量以及连续挤压模具尺寸对连挤连轧铜排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连挤连轧温度相同时,变形量由2mm增大到8mm可使铜排抗拉强度提高140MPa,相应延伸率从40%下降到15%,晶粒尺寸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减小,变形量8mm时铜排呈现明显的轧制流线。当变形量相同时,铜排抗拉强度随轧制变形时温度升高而降低,延伸率降低。随着连续挤压模具尺寸的增加,连续挤压和轧制后的铜排变形抗力和塑性都有所降低。
【关键词】:连挤连轧 组织演变 工艺参数 力学性能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7;V24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纯铜及铜排11-12
- 1.1.1 纯铜基本特征应用及发展现状11
- 1.1.2 铜排的生产工艺11-12
- 1.2 连续挤压工艺概述12-15
- 1.2.1 连续挤压原理13
- 1.2.2 连续挤压工艺的特点13-14
- 1.2.3 连续挤压生产铜排优势14
- 1.2.4 连续挤压研究现状14-15
- 1.3 轧制工艺概述15-17
- 1.3.1 轧制工艺基本原理15-16
- 1.3.2 轧制过程中金属流动与变形16-17
- 1.3.3 轧制工艺研究现状17
- 1.4 连挤连轧工艺17-19
- 1.4.1 连挤连轧工艺成形原理18
- 1.4.2 连挤连轧工艺的特点18-19
- 1.5 课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19-20
- 1.5.1 本课题研究意义19
-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19-20
- 1.5.3 本课题研究案20
-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铜排连挤连轧工艺实验21-33
- 2.1 连挤连轧实验设备21
- 2.2 参数测量21-24
- 2.2.1 温度测量21-23
- 2.2.2 轧辊辊缝测量23
- 2.2.3 其他参数测定23-24
- 2.3 连挤连轧实验过程24-26
- 2.3.1 实验准备工作24-25
- 2.3.2 连挤连轧实验过程25-26
- 2.4 微观组织观察26-29
- 2.4.1 微观组织试样的制备26-29
- 2.4.2 微观组织观察过程29
- 2.5 拉伸实验29-31
- 2.5.1 拉伸试样的设计29-30
- 2.5.2 拉伸实验仪器以及实验过程30-31
- 2.6 硬度实验31-32
-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铜排连挤连轧过程组织演变33-45
- 3.1 轮槽区33-41
- 3.1.1 坯料金相组织33-34
- 3.1.2 初始压入区34
- 3.1.3 刚性移动区34-35
- 3.1.4 镦粗变形区35-37
- 3.1.5 粘着区37-40
- 3.1.6 直角弯曲区40-41
- 3.2 扩展挤压变形区41-43
- 3.3 轧制区43-44
-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工艺参数对铜排连挤连轧组织、性能的影响45-86
- 4.1 连续挤压铜排的组织、性能45-48
- 4.1.1 连续挤压铜排的力学性能45-48
- 4.1.2 连续挤压铜排的组织形貌48
- 4.2 轧制变形量对连挤连轧的影响48-64
- 4.2.1 轧制温度350℃时铜排的组织、性能分析48-53
- 4.2.2 轧制温度450℃时铜排的组织、性能分析53-56
- 4.2.3 轧制温度550℃时铜排的组织、性能分析56-60
- 4.2.4 轧制温度650℃时铜排的组织、性能分析60-64
- 4.3 轧制温度对连挤连轧的影响64-77
- 4.3.1 轧制变形量8mm时铜排组织、性能分析64-68
- 4.3.2 轧制变形量6mm时铜排组织、性能分析68-70
- 4.3.3 轧制变形量4mm时铜排组织、性能分析70-74
- 4.3.4 轧制变形量2mm时铜排组织、性能分析74-77
- 4.4 模具尺寸对连挤连轧铜排的影响77-84
- 4.4.1 不同模具尺寸连续挤压铜排的组织、性能对比77-80
- 4.4.2 不同模具尺寸连挤连轧铜排组织、性能分析80-84
- 本章小结84-86
- 结论86-87
- 参考文献87-9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0-91
- 致谢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楠;陈荣;宁浩森;李耕;;新型铜板带可逆万能粗轧机技术特点[J];重工与起重技术;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873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7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