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节能方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节能方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常规高超声速风洞 气动方案 节能 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飞行器
【摘要】:为了适应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要求,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建设规模向2m量级发展。但是,随着风洞尺寸的增加,风洞运行所耗费的能源剧增。如何在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试验对风洞尺寸要求的条件下,节省风洞运行时的能量消耗,已成为常规高超声速风洞设计技术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从常规高超声速风洞气动布局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索。首先总结了现有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气动布局;在此基础上,对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能量运行特点,以及不同布局中工作气体余热的处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运行特点,分析了风洞中可能采用的余热利用技术;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常规高超声速风洞布局方案,并对该方案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文中对于该方案的节能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案相对于已有的气动布局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作者单位】: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空军驻京西地区军事代表室;
【关键词】: 常规高超声速风洞 气动方案 节能 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飞行器
【分类号】:V211.74
【正文快照】: *通信作者E-mail:hbxiu@163.com引用格式:Wang T J,Shi Y D,Deng Z Q,et al.Preliminary study on energy-saving layout for conventional hypersonic wind tunnel.Journal ofExperiments in Fluid Mechanics,2016,30(6):71-75,104.王铁进,施岳定,邓志强,等.常规高超声速风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河梧;高超声速风洞测力数据的关联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2年03期
2 王玉花;孙良;郑粤蓉;;高超声速风洞大轴向力中温天平的研制[J];实验流体力学;2006年01期
3 刘刚;白本奇;冯明;;一种滚转控制装置在高超声速风洞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13年06期
4 周晓刚;胡明伦;白本奇;凌忠伟;张伟;;高超声速风洞五自由度机构技术改造[J];兵工自动化;2013年10期
5 凌静;臣墨;;印度建成新的高超声速风洞设施[J];飞航导弹;2014年05期
6 张卫民;陈河梧;李新亚;;乘波外形高超声速风洞测力试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5年04期
7 徐翔;伍贻兆;程克明;王志坚;;高超声速风洞气动布局设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中国军事文摘[J];现代军事;1997年05期
9 吴继飞;王元靖;罗新福;钱丰学;;高超声速风洞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技术[J];实验流体力学;2010年03期
10 熊琳;刘展;陈河梧;;舵面天平技术及其在高超声速风洞的应用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洁川;樊玉辰;姚民斐;张晋平;温向荣;;美国空军海军高超声速风洞——摘自“世界风洞”[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2 沈逢京;崔春;陈良泽;卜俊辉;;小型高超声速风洞的设计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5集)[C];2012年
3 谢飞;朱涛;邹琼芬;何超;;Φ1米高超声速风洞连续变雷诺数试验技术初步研究[A];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技术专委会第六届四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钟萍;刘晓波;杨斌;;分子示踪测速技术在高超声速风洞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沈逢京;崔春;陈良泽;卜俊辉;;基于小型风洞气动、结构、控制的研究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姜宗林;罗长童;刘云峰;;高超声速风洞实验数据多空间相关理论与关联方法研究[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7 罗长童;姜宗林;胡宗民;;高超声速风洞实验数据分析与关联的几种新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8 舒海峰;许晓斌;孙鹏;;高超声速风洞多天平测力试验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3年
9 黄炳修;贾英胜;孙勇堂;王铁进;;高超音速风洞轴对称喷管设计方法的比较[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郭雷涛;许晓斌;唐志共;;Φ1米高超声速风洞自由振动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A];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技术专委会第六届四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高晨;我国首次开展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N];中国工业报;2014年
2 于杰邋记者 于莘明;国家大型空气动力试验门户网站开通[N];科技日报;2007年
3 刘 军 兰小红 本报记者 邵 斌 郝东方;那山 那所 那人[N];大众科技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金山;流场/结构耦合传热算法在高超声速风洞结构传热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0年
2 赖小平;Φ1米高超声速风洞加热器试验电源及温控系统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郭雷涛;Φ1米高超声速风洞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3年
4 孙启志;Φ1米高超声速风洞M7、8喷管设计及流场校测[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00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900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