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复凝聚及其微囊的制备
本文关键词: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复凝聚及其微囊的制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作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对芯材丁香酚进行微囊化,以丁香酚微囊的抗氧化性和芯材的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微囊的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和优化。 复凝聚的研究为壳聚糖-海藻酸钠丁香酚微囊的制备奠定了基础。实验通过电导法测定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最佳复凝聚反应比例为1:2,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分别证明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之间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了复凝聚物。以凝聚产率和扫描电镜的微观结构形态为评价指标,考察复凝聚溶液的pH、温度、滴加速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复凝聚物形成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pH=3、温度为20±3℃、滴加速度为2mL/min。由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pH和温度是显著影响因素。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凝聚物产率最高为97.3%。 本实验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改良的复合法制备丁香酚微囊。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壁材溶液浓度、乳化剂、温度、pH值、固化剂等通过单因素实验进行考察。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被用于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丁香酚微囊工艺的优化,以影响丁香酚微囊包封率和丁香酚抗氧化能力的3个主要因素即芯材比,HLB,固化温度为因变量,丁香酚微囊30%的包封率和70%丁香酚保留量(丁香酚微囊经60℃加速六天后的丁香酚的保留量)作为效应值。结果显示最佳制备工艺为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2,壁材溶液浓度为1.0%,芯材比1.25、HLB为8.14、固化温度为35.6℃,反应温度10±3℃,pH=3,戊二醛体系浓度为1.5%。该工艺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干燥后的微囊易分散且流动性好,微囊包封率为89.18%。扫描电镜图片显示微囊表面形态致密光滑,,微囊呈现不规则的球形且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平均粒径为0.2~0.5μm左右。60±0.5℃下恒温放置9天,丁香酚微囊中丁香酚的保留量为59.31%。丁香酚微囊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释放较完全,释放量最高可达91.52%。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可以成功地制备丁香酚微囊。加速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所形成的凝聚物能够很好地保护芯材不被氧化。改良后的复凝聚法制备的壳聚糖-海藻酸钠丁香酚微囊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关键词】:丁香酚 微囊 复凝聚法 壳聚糖 海藻酸钠 星点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Q463.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7
- 1.1 微囊的概述11-12
- 1.1.1 微囊的概念11
- 1.1.2 微囊化的意义11-12
- 1.2 复凝聚法概述12-13
- 1.3 壁材的研究13-15
- 1.3.1 壳聚糖微囊的研究进展13-14
- 1.3.2 海藻酸钠微囊的研究进展14-15
- 1.4 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研究现状15-23
- 1.4.1 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反应原理15-16
- 1.4.2 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法制备微囊16-18
- 1.4.3 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主要影响因素18-20
- 1.4.4 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0-23
- 1.5 丁香酚的理化性质及药用价值23-24
- 1.5.1 理化性质23-24
- 1.5.2 药用价值24
- 1.6 立体依据及意义24-27
- 第2章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复凝聚研究27-43
- 2.1 仪器与试剂27-28
- 2.1.1 仪器27-28
- 2.1.2 试剂28
- 2.2 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复凝聚反应28-29
- 2.2.1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溶液的制备28
- 2.2.2 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物的制备28-29
- 2.3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复凝聚反应的最佳比例测定29-30
- 2.4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形成复凝聚物的验证30-32
- 2.4.1 傅立叶红外光谱图分析30-31
- 2.4.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31-32
- 2.5 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过程中的单因素考察32-40
- 2.5.1 浓度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物制备的影响32
- 2.5.2 pH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物制备的影响32-36
- 2.5.3 温度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物制备的影响36-37
- 2.5.4 滴加速度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物制备的影响37-38
- 2.5.5 离子强度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物制备的影响38
- 2.5.6 正交试验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38-40
- 2.6 讨论40-41
- 2.7 本章小结41-43
- 第3章 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丁香酚微囊的工艺研究43-85
- 3.1 仪器与试剂43-44
- 3.1.1 仪器43-44
- 3.1.2 试剂44
- 3.2 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丁香酚微囊44-79
- 3.2.1 实验方法的选择44-45
- 3.2.2 制备工艺45
- 3.2.3 工艺注解45-48
- 3.2.4 单因素实验考察48-55
- 3.2.5 固化剂对制备丁香酚微囊的影响55-73
- 3.2.6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处方优化及最佳工艺的确定73-79
- 3.3 讨论79-82
- 3.4 本章小结82-85
- 第4章 丁香酚微囊的质量评价85-92
- 4.1 仪器与试剂85-86
- 4.1.1 仪器85
- 4.1.2 试剂85-86
- 4.2 丁香酚微囊的微观结构特征86-87
- 4.3 丁香酚微稳定性实验考察87-88
- 4.4 体外溶出评价88-90
- 4.5 讨论90-91
- 4.6 本章小结91-92
- 结论92-94
- 参考文献94-103
- 致谢103-10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鹏举;卢俊;陈玉平;李永富;俞马宏;;添加剂对壳聚糖膜透光性和吸湿性的影响[J];化工时刊;2007年05期
2 杨红丽;王翊如;庄峙厦;王小如;;新型壳聚糖固相微萃取薄膜的研制及性能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1期
3 朱华跃;;壳聚糖膜湿热处理及结构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李磊;牛坤;马庆一;;可食性膜阻水特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年02期
5 马力;郭静;刘蒲;;壳聚糖含磷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研究[J];化学进展;2010年05期
6 刘燕;莫羡忠;甘春芳;;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年01期
7 周永国;杨越冬;侯文龙;于九皋;;化学修饰壳聚糖的血液相容性[J];高分子通报;2008年06期
8 曹晓妹;罗立强;丁亚平;;壳聚糖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年07期
9 王学宝;林丹;王贤亲;张园;叶发青;;多孔壳聚糖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广州化工;2010年06期
10 朱华跃,肖玲,刘秀芝,杜予民,徐慧;溶剂处理对壳聚糖及其交联膜性能与结构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殿信;;XH型矿物凝胶在印花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余贯华;樊瑜波;;海藻酸钠凝胶微球为制孔剂制备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志杰;王为;于炜婷;马小军;;不同渗透压敏感型酿酒酵母在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非凝胶化核心微囊(ACA)生物微反应器中的代谢生理分析[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于游;崔树勋;;可见光催化制备海藻酸钠微凝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胡波;金仙华;谭天伟;;pH敏感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溶胀特性及其对酮洛芬缓释作用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胡晶明;;大豆子叶全利用——豆乳悬浮稳定性的初步研究[A];北京食品学会青年科技论文集[C];1992年
7 季倩倩;郭培志;赵修松;;Zn-Cr LDH-海藻酸钠溶胶制备多孔碳及其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世海;蔡继业;;原子力显微镜对海藻酸钠水溶液聚集态结构的研究[A];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冯晓波;罗成刚;张勇;万洁;李子林;;海藻酸钠微球(KMG)在肿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初探[A];第三届全国肿瘤介入大会暨肿瘤介入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黄祖新;薛亮;罗招城;陈由强;叶冰莹;陈如凯;;海藻酸钠-PVA固定化酿酒酵母制备工艺的优化[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藻酸钠被膜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2 余小领 周光宏 李学斌;海藻酸钠被膜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霍峰;海带废渣再生的“三级跳”[N];青岛日报;2006年
4 孙宜;首家药用海藻酸钠生产企业落户青岛[N];科技日报;2009年
5 张东;蜂蜜葡萄珠[N];河南科技报;2006年
6 通讯员 常方元邋记者 郑华伟;成武:精细化工园区现出端倪[N];菏泽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成邋通讯员 丁健 祁晓;明月海藻:将海洋产品加工做深做精[N];经济日报;2007年
8 记者 许海坡 通讯员 韩国生;山东海龙新品通过鉴定[N];中国纺织报;2007年
9 殷萍;海藻复合抗菌纤维开发及性能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纺织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建高 本报通讯员 李可昌 刘涛;海上升明月[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辉;壳聚糖增强重组腺病毒转导效率及口服免疫效果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2 俞丹;壳聚糖对金属钯的吸附机理研究及在电磁屏蔽用导电织物制备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3 李友良;基于碱性溶剂体系制备壳聚糖新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方健;壳聚糖基膜材料的制备、性能与结构表征[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杨英;浓缩诱导含钙离子的海藻酸钠与高酯果胶体系胶凝及其应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6 冯永巍;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7 刘鹏;淀粉/聚乳酸/壳聚糖共混抗菌材料制备中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林军;诱导型复合壳聚糖骨引导膜的生物学性能评价[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丽岩;壳聚糖基活性包装膜的性能及其在食品贮藏中应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王永亮;壳聚糖水凝胶诱导合成纳米Fe_3O_4及同心层状磁性水凝胶构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鄂玮;海藻酸钠—壳聚糖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2 黄锦;魔芋多糖纳米晶/天然高分子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魏现航;壳聚糖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10年
4 李浩;N-琥珀酰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金言;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复凝聚及其微囊的制备[D];黑龙江大学;2013年
6 赵振拴;壳聚糖膜预防膝关节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7 涂智峰;壳聚糖透明质酸复合物止血粉在鼻腔止血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颜环环;洗涤剂用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包封碱性蛋白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冯凯;海藻酸钠—壳聚糖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10 赵朋;关节软骨修复用壳聚糖-PEG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复凝聚及其微囊的制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38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