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南京北郊冬春季大气颗粒物中含氮无机水溶性离子组分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18 00:31

  本文关键词:南京北郊冬春季大气颗粒物中含氮无机水溶性离子组分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大气颗粒物 含氮无机水溶性离子 粒径分布 南京


【摘要】:为了解南京北郊大气颗粒物中含氮二次水溶性离子组分特征,2014年冬春两季使用Anderson 9级采样器对南京北郊大气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利用离子色谱仪分析得到了各粒径范围颗粒物中的含氮二次无机组分质量浓度,结合能见度、相对湿度、颗粒物浓度等观测数据探讨了不同天气状况下大气颗粒物中含氮二次水溶性离子组分的含量及其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冬季和春季平均PM_(2.5)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80.81μg·m~(-3)和52.57μg·m~(-3),明显超过二类标准限值。PM_(10)中NO_3~-和NH_4~+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高达0.92,表明两种离子的来源比较相似;NO_2~-与NO_3~-和NH_4~+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就季节平均而言,冬季NO_3~-和NH_4~+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春季,尤其在0.43~2.1μm粒径范围内,这与冬季二次细颗粒物污染加剧有关;其他粒径段的浓度值季节差异不明显。不同能见度下,NO_3~-和NH_4~+质量浓度谱均呈三峰分布;当水平能见度3 km时,NO_3~-和NH_4~+最大谱峰大多在9.0~10μm粗粒径段;能见度降至3 km以下时,谱最大峰值出现在1.1~2.1μm粒径段。能见度水平越低,NO_3~-和NH_4~+的质量浓度越高,表明随着NO_3~-和NH_4~+浓度增加气溶胶的消光作用有所增强,从而导致能见度降低。霾天细模态中NH_4~+和NO_3~-的浓度较非霾天明显增加,粗模态无明显变化。NO_2~-作为中间产物其性质极不稳定,谱分布也比较复杂,但任何天气状况下均在粗粒径段出现高峰值。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创同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鹤壁市气象局;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含氮无机水溶性离子 粒径分布 南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514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350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05030104)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分类号】:X513
【正文快照】: 大气颗粒物在城市大气污染、区域及全球环境定性很差,容易被氧化成硝酸盐或被还原成氨(李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颗粒物的质量佩霖等,2016),这可以认为NO-2的存在表征潜在浓度、粒径谱分布和化学组成均对空气质量、大气的NO-+3和NH4。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刚;新的研究报告确认大气颗粒物与健康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06期

2 江英;大气颗粒物中的铂族金属[J];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01期

3 王婉,刘咸德,狄一安,赵立蔚,郭冬发,鲁毅强;天津市大气颗粒物铅的同位素丰度比测定[J];环境化学;2002年06期

4 江刚;大气颗粒物上的农药[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5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J];中国环保产业;2004年07期

6 贺斌;抚顺市大气颗粒物组成成分特征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4年03期

7 王荫淞,李爱国,魏仑,张元勋,李德义,裘惠源,李燕,张桂林,谢亚宁,张静,张元茂,山祖慈;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研究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种态[J];核技术;2004年11期

8 谢云霞,罗文峰,李后强;大气颗粒物的分形特征[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年06期

9 贺斌,张志军;大气颗粒物组分解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年01期

10 朱光华;;大气颗粒物采样膜本底值的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普;周来东;王治渊;;成都市城区大气颗粒物估计背景值研究[A];成都市科技年会分会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空气环境污染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白志鹏;;大气颗粒物环境基准研究历程与展望[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3 何翔;钱枫;李\,

本文编号:1051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051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6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